淩晨四點,整座城市睡意昏沉。星光黯淡,廣州塔頂的燈也滅了,月偏食天象在天空靜靜上演。圖by 黎湛均 張志韬
北京時間17日2時44分至8時18分之間,我國上空出現一次月偏食,大部分地區都能觀測到月偏食初虧階段。東部地區包括廣州,一些天文愛好者度過了不眠之夜或早起,欣賞到“帶食月落”。
如果要發生月全食,三個天體都要排成一條直線。這意味着月球穿過地球陰影中最黑暗的部分,然而,由于這是一次月偏食,隻有部分月球穿過地球的全“影”。在這種情況下,月全食時,隻有一小部分月亮會被陰影覆蓋。數億年來,月球不停歇地繞着地球轉動。在不明真相的古人眼裡,月食天象被視作一種可怕的現象,稱為“天狗食月”。
月食象征“死亡新生”,意味帶來結果、完成、收獲、終結、放手。從來自黑暗中的不确定,到迎來早晨的光明,月偏食發生期間睡夢中的你,可能隻是在做着一場關于清理的夢。
月偏食發生之前的星空朗月。星特朗80EQ天文望遠鏡連接iphone手機成像。圖by 陳軍
月偏食發生時,殘月在初期呈現白色、後期變成古銅色的美麗“模樣”。清晨5時31分“食甚”,是這次月食缺角最大的時候,缺角約占月面的66%。因月亮西落,後段不可見。随後東方日出,天明。(索尼a7m3相機 200-600mm鏡頭拍攝。) 圖by 高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