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孩子行為最重要的手段,不是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批評他,而是在他做對的時候告訴他“為什麼是對的?”
誇孩子是特别有利于塑造孩子行為的表揚方式。優秀的孩子是誇出來的,但如何誇孩子是門深奧的學問。
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中,關于誇孩子有一個很恰當的比喻一一“稱贊,就像青黴素一樣,絕不能随意用。使用強效藥有一定的标準,需要謹慎小心,标準包括時間和劑量,因為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99%的媽媽都不會正确誇孩子,那到底如何誇才正确呢?
1、誇具體不誇全部
孩子越是小的時候,媽媽們越會脫口而出誇孩子“你真棒!”,而不懂得告訴孩子“哪裡做得好”,會讓孩子無所适從。當孩子随手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媽媽與其誇“你真棒”,不如告訴孩子“謝謝你幫扔垃圾,媽媽很開心!”
針對具體的誇贊,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并知道自己今後應該怎麼做?
如何“具體誇”孩子?
- 誇習慣,“我發現你今天寫完作業,自己把書包整理整齊。”
- 誇獨立,“你是一個很獨立的孩子,因為你自己起床洗臉刷牙,不需要媽媽叫了。”
- 誇勇氣,“上台發言是挺難的事,但媽媽看到你很勇敢上台了。”
- 誇細心,“你提醒媽媽帶雨傘,真是細心的孩子!”
2、誇努力不誇聰明
“真聰明!”也是媽媽慣用的詞。對孩子的進步,如果都用“聰明”來定義,結果是孩子覺得“好成績”=聰明。浸泡在“聰明”中的孩子,會變得“自負”而非“自信”,習慣性回避挑戰,不敢接受挑戰,因為害怕出現與“聰明”不相符的結果。
有這樣一個實驗:讓孩子回答一些問題,然後,對一半的孩子說“答對了8道題,你真聰明”;對另一半孩子說“答對8道題,你很努力”。結果在新任務的選擇中,被誇“努力”的孩子多數選擇了“有挑戰性的難題”,而被誇“聰明”的孩子則大多隻選擇完成“簡單問題”。
如何誇孩子的“努力”?
- 誇努力,“你完成了這麼多這麼難的數學作業,你真努力!”
- 誇思考,“你的方法真是很好,你怎麼想出來的?”
- 誇态度,“今天練琴的時候,我發現你特别認真!”
- 誇堅持,“整個比賽挺難的,媽媽發現你沒有放棄。”
3、誇事實不誇人格
媽媽們會經常将“好孩子”挂在嘴邊。“好孩子”就是典型的“人格”标簽。如果家長總是“言過其實”地誇孩子好,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壓力。一旦某件事情做不好,孩子容易感到内疚、自卑,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好孩子”。那孩子會怎麼辦呢?那就是在你誇完他的時候,就做出讓你頭疼的事情,以示“真誠”。因此,贊美孩子最好有一說一,不可盲目誇大。
如何“誇孩子的事實”?
- 誇善良,“媽媽今天有看到你幫助跌倒的同學找創可貼!你真是個善良的孩子!”
- 誇信用,“約定每天隻玩pad30分鐘,你說到做到,堅守了承諾,你是守信的孩子。”
- 誇領導力,“你帶領院子裡的小朋友排隊蕩秋千,你真是會領導。”
- 誇責任心,“出門的時候,你關燈關空調,你真有責任心。”
孩子的起跑線不是幼兒園,孩子的起跑線不是重點小學。孩子的起跑線是媽媽會不會在孩子做得對的時候,加強孩子的積極轉變;在孩子做對的時候口頭表揚方式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
你要懂得如何口頭表揚孩子。
關于親子關系,你是否有同樣的苦惱?
你說了很多,孩子卻充耳不聞!
你說得似乎都對,但孩子不照做!
你忍不住對孩子生氣,你義正辭嚴,指責和抱怨,将孩子越推越遠。
你一直以為你所說所做的一切,是因為“愛”但事實為何卻變成了“害”。
聚尚美《女性情感智慧》課程,
本質性、系統化、體驗式帶你走出迷霧,
看到情感、婚姻曙光。
幫助你在親子關系上掌握有效的溝通方法,
助力孩子成長,成為人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