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關于立冬節氣的知識
關于立冬節氣的知識
更新时间:2025-11-25 15:30:02

關于立冬節氣的知識?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關于立冬節氣的知識?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關于立冬節氣的知識(關于立冬節氣的知識有什麼)1

關于立冬節氣的知識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在現在,人們在立冬之日,也要慶祝一下。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古時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後世大體相同。《呂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齋。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高誘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邊社稷者,賞其子孫;有孤寡者,矜恤之。”晉崔豹《古今注》:“漢文帝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又“大帽子本岩叟野服,魏文帝诏百官常以立冬日貴賤通戴,謂之溫帽。”

在食俗方面,立冬則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立冬時,到市場買倭瓜,已很少見。這種倭瓜是夏天買的,存在小屋裡或窗台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做餃子餡,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為什麼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同時,古代認為瓜代表結實,所以《禮記》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說法。冬至,中國古有“冬至節”的風俗。冬至也叫“過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賀,民間互相拜賀、宴請。普通百姓則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來新生。

而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炖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
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是壯族的節日也是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苗族等民族傳統節日,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三月三歌節是哪個民族的節日是壯族的節日。也是廣西壯族、漢族、瑤族、侗族...
2025-11-25
陝西省澄城有什麼特色小吃
陝西省澄城有什麼特色小吃
澄城柳池芯子是以祭藥王神為初衷,一般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時間。正月十四日下午先要祭風神,祭杆。兩社在自己搭建的簡易台前,由一位身穿黑禮服,頭戴黑禮貌,如紳士模樣的人主持,一位化妝打扮成縣太爺身份的人,先後經過上香,叩拜、祭酒,宣讀祭文...
2025-11-25
古代的出恭
古代的出恭
古代的科舉比較嚴格,考官提前一個月就把考生關在号裡。考試的時候三天一科,三天就在那麼小一地方(比桌子稍微大一點)不能出去,就在裡邊蜷着睡覺。因為怕考生出去作弊,所以連上廁所都需要申請“出恭入敬牌”,所有考生出恭入敬時都得安安靜靜。領了“出恭...
2025-11-25
2022年九九是幾月幾日
2022年九九是幾月幾日
2022年九九是幾月幾日?2022年的九九天是3月3号~3月11号也就是剛春節過後的一個月,結束了熱鬧的假期,一切都在準備回歸正軌上寒冷的冬天終于要畫上一個句号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2022年九九是幾月幾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2025-11-25
普洱的糯香怎麼來的
普洱的糯香怎麼來的
寫這篇文章前其實我是關注了很久這個茶的,這個茶在我理解中完全就是個新興事物。我反正在茶葉市場那麼久都沒看見多少商戶有賣這個茶的(也可能我孤陋寡聞),基本主要銷售渠道都是在網上,而且這個詞我最早看見也是在網上看見的。那我也買了一點試試,當然不...
2025-11-2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