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母嬰
/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
更新时间:2025-07-11 23:40:06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1

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一個人社會适應能力的好壞,往往是他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這也就是很多社會教育學家都會認為EQ比IQ重要的原因。那麼什麼是社會性行為呢?社會性行為指人們在交往活動中對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現出的态度、言語和行為反應。它在交往中産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如果幼兒擁有積極的社會性行為,就會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認可,形成正确的人際交往策略,從而更易于融入不同的群體。而一個處處受到歡迎的孩子,自然也更容易建立自信,獲得成功。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2

/.

人際交往是社會适應性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發展曆程是從親子交往到同伴交往逐漸過渡。三到四歲孩子的人際交往,往往是要依賴于成人在觀察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引導和幫助的。很多家長都會對很小的孩子說,為什麼不主動跟XXX打招呼呢?其實這是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了。幼兒期的孩子就是需要家長的引導、幫助和提醒才會意識到要與别人進行互動;等到了四到五歲的時候,孩子就會随着語言表達、思維能力的發展,嘗試選擇一些策略來跟不同類型的人或者同伴進行交往;到了五六歲的時候,随着幼兒的能力越來越強,不管是跟陌生的同伴或陌生的客人,都能夠正确地選擇交往策略來完成交往的過程。所以,孩子的年齡會決定他是否能夠獨立地運用一些策略來進行社交活動,也決定了家長對他要有不同的要求和幫助。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3

//.

遠方的人屬于遠方

積極的社會性行為可以促進孩子順利地融入到不同的社會群體。孩子是否能夠得到社會人群的接納、喜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是否能夠遵守社會行為規則。當然,學會對規則的遵守首先離不開成人的提醒和引導,然後再逐漸形成主動遵守的意識,并在成人的監督下慢慢地學會遵守行為規則,最後甚至會利用這個規則來評價别人不正确的行為,并提出反對的意見。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學前兒童社交技巧發展的過程: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4

年齡/社交表現

0-1歲

以哭、笑或發出不同的聲音及改變身體姿勢以表達個人情緒;

認出熟悉的人的面孔及對别人的逗笑有反應;

聽到自己的名字會有反應;

開始模仿别人的聲音,例如:“PaPa”及“MaMa”;

開始模仿别人的身體動作,例如:拍手、揮手拜拜;

開始重複會引人注意及發笑的動作


1-2歲

用手指出想要的事物或拉大人到他想去的地方;

開始模仿别人的表情,能理解别人笑及生氣的意思;

開始利用簡單的短句與人溝通,例如:“打打車車”;

在引導下開始懂得與人打招呼,例如:叫“姐姐”、“阿姨”;

能遵從簡單的口頭指示,例如:在聽到“不準”後會停止動作;

能獨自或與熟悉的成人一起玩耍;

開始發展平行遊戲,在其他孩子身旁玩耍,但各自玩不同的東西;

在引導下與另一個孩子一起玩耍;

會模仿其他孩子的動作,例如:模仿對方搭積木


2-3歲

開始知道有男女不同的性别;

開始分辨及明白多種不同的面部表情;

有多種感情的表達,例如:開心、驚慌;

在引導下懂得說:“對不起”,“謝謝”;

開始懂得選擇想要的東西;

能自發地玩耍、唱歌及跳舞;

開始學習與别人分享玩具及食物;

主動和同伴玩遊戲;

開始發展聯合遊戲,能與2、3個同伴一起玩,分享相同的玩具,例如:玩溜滑梯、蕩秋千等;

開始與同伴玩合作性遊戲,例如:接力傳球;

在成人引導下,開始與同伴玩假裝遊戲,例如:喂娃娃喝奶,當娃娃的爸爸或媽媽;

在成人引導下,開始與同伴玩集體遊戲,例如:音樂傳球;

從遊戲中開始懂得輪替及遵守規則


3-4歲

開始用簡單的句子與人溝通,例如:“我想吃XX”;

喜歡與人分享自己所有的東西;

能向父母提出個人要求,例如:穿什麼衣服、買什麼玩具;

開始自發地模仿别人的活動或玩角色扮演遊戲,例如:扮演老師、扮演警察等;

希望引起同伴注意,但對于不熟悉或者年齡不同的小朋友,受認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還不能很快融入


4-5歲

懂得安排别人的活動并發出簡單的指令;

喜歡炫耀自己;

懂得對别人表示關心;

開始簡單地制造及創作遊戲,例如:堆沙遊戲;

開始玩競争性遊戲并分辨輸赢,例如:搶尾巴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5

所以,在幼兒園階段,同伴交往是非常重要的社會性活動,它可以幫助孩子學習一些社交的策略,來促進孩子包括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自我意識等社會适應能力的發展。

根據相關研究,兒童的同伴交往分為四個類型:

1、受歡迎型:喜歡與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表現積極,展示友好行為,跟同伴有矛盾的時候,能夠合理地控制情緒,能夠聽從大人的勸解。

2、被拒絕型:喜歡與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表現積極,但是會表現出一些不友好的行為,例如,在加入同伴遊戲時,不是經過同伴同意,而是強行的或者争搶的形式。

3、被忽視型: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人交往,既不會表現的特别友好,也不會出現侵害的行為,所以容易被同伴忽視或冷落。

4、一般型:大部分孩子都是屬于這一類型。在交往過程中,他們不會非常主動,也不會表現出不友好,可能會有一部分小朋友喜歡他,也會有一部分小朋友不喜歡他。

作為家長和老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觀察兒童屬于哪一種交往類型,如果是屬于被拒絕或被忽視類型的孩子,就一定要引起重視,要多幫孩子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并且要通過一些策略引導孩子懂得如何與人正确交往。因為學前兒童社會性行為的正确建立,會對未來優秀人格的形成以及社會适應能力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6

//

那麼幼兒社會學習有哪些内容呢?主要的學習内容就是人際交往和社會适應。這兩部分内容都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基本途徑。在跟成人或者同伴的交往過程中,他們不僅僅在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同時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如何不斷地發展适應社會生活的能力。而社會适應性的産生,也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産生重要的影響。

幼兒的人際交往意識一般在3歲開始出現,并且在每一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目标: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7

而幼兒的社會适應能力在各階段也有不同的目标: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8

受歡迎的兒童如何培養(兒童社會性行為有哪些)9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性行為呢?

第一,是要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這個關系建立的好,幼兒就能夠在一個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發展出自信和自尊。在這個良好的人際關系當中,更好地學會遵守規則,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我們要引導幼兒多觀察和模仿良好的社會行為,比如,我們在外面不要亂丢垃圾,把垃圾放入垃圾箱裡;過馬路的時候遵守交通規則;或者在公交車上會主動給需要的人讓座等等。而看到不好的社會行為,也要及時明确告訴幼兒這是不對的,應該怎麼做。

第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讓學會聽認真聽别人的話,禮貌地對他人講話。比如,在有人跟孩子說話時,家長要提醒幼兒不能隻顧做自己的事而不去理睬,對說話的人要及時回應;如果對幼兒下指令,比如讓他去洗手時,孩子沒有回應,那家長就應該及時提醒并要求完成。當孩子做到了要求,家長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如果孩子沒有做到,也要給他及時的糾正,不予妥協。當然家人的榜樣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要求孩子養成好習慣之前,家長一定要做到自己行為的規範,并且在家庭環境中給孩子創造出友好和關心的氛圍。

第三,要引導幼兒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家人,關注所在的城市及周邊環境,建立歸屬感;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跟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假裝遊戲,培養孩子移情及換位思考的能力。比如,可以假裝娃娃生病了,告訴孩子如何照顧一個病人等等,讓他們可以學習到幫助别人的方法和技能。

第四,對語言發展已經比較好的孩子,可以開展家庭談話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對事件的看法,交流思想和情感。家長應該關注到孩子每天情緒情感的變化,了解他的感受以及如何看待周邊發生的事情。

第五,要給幼兒提供跟同伴相處的機會和時間,關注在玩的過程中孩子的表現,引導和幫助孩子可以順利地加入同伴的遊戲。如果孩子遭到了拒絕,家長要幫助孩子認識到不是一切要求都能夠被滿足的;如果在遊戲過程中,幼兒之間發生了沖突,家長要告訴孩子正确的解決策略,并幫助幼兒化解矛盾。

第六,在安全的前題下,盡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去解決一些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多跟孩子讨論跟“我”有關的話題,說一說個人的愛好,個人的能力,個人的情緒等等。比如,家長可以引導說,“媽媽喜歡跑步,那寶寶喜歡做什麼呢?”“爸爸要去上班,寶寶想去做什麼呢?”等等,幫助孩子建立“我”的意識和“我”的能力。

第七,通過繪本、圖片、教材來引導孩子觀察這些材料中所展現的情境,跟他們分享什麼是好的行為和不好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時培養孩子好的行為常規,比如玩完的玩具要收回去,要講衛生、懂禮貌,要愛護物品和環境等等。

第八,對孩子的要求不要什麼都滿足或什麼都要立即滿足,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對相對合理的要求也可以适當做一些延遲滿足,或者做一些條件制約(但是千萬注意不要變成賄賂哦!);但是,對于不合理的要求,就堅決不能妥協。

第九,建立孩子對挫折的承受能力,遇到困難能夠想辦法克服,而不會輕易放棄或找借口逃避。

總而言之,對于幼兒社會适應性行為的建立,家長不僅要諄諄善誘,嚴格要求,更要身體力行,用自己良好的社會性行為給孩子做出優秀的榜樣,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逐漸發展出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社會适應能力。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孕婦睡姿有講究孕晚期不要仰卧
孕婦睡姿有講究孕晚期不要仰卧
要說女生懷孕後變化最大的特征,那一定是圓滾滾的孕肚莫屬了。随着胎寶寶月份的增大,孕媽媽的肚子逐漸“顯山露水”了。孕媽媽的肚子越來越大,除了下樓梯看不到自己的腳,睡覺翻身也是很不方便,怎麼睡都覺得累。睡覺,對于孕中晚期的孕媽媽更是一種痛苦與負...
2025-07-11
懷孕42天未看見卵黃囊正常嗎
懷孕42天未看見卵黃囊正常嗎
早孕期去做B超結果很多人的超聲報告結果都是宮内見囊性回聲其内未見卵黃囊,到底有沒有懷孕,寶寶是好是壞一概不知,看着手中的報告單一頭霧水,去咨詢醫生隻會讓你做一堆檢查然後回家過兩天在來複查。早期胚胎這裡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早孕的過程在懷孕的初...
2025-07-11
幹婆婆丁怎樣吃
幹婆婆丁怎樣吃
大家小時候應該都有玩過蒲公英吧,蓬松的蒲公英,摘下一顆,輕輕一吹蒲公英的白色絨毛就會被吹得遍地都是,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其實蒲公英也是一種野菜,是可以吃的。不過如果光說蒲公英可以吃的話,可能很多朋友都不太相信,但是如果說起蒲公英的别名,婆婆...
2025-07-11
寶寶大量吐奶後應該馬上怎麼辦
寶寶大量吐奶後應該馬上怎麼辦
對于新手媽媽來說,第一次碰到寶寶吐奶情況會變得手足無措。對于新生的寶寶來說,大部分的吐奶屬于正常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寶寶的胃部結構跟大人的不一樣,收縮力不夠,所以出現了吐奶情況。俗話說“樹老根多,人老識多”,老一輩人常說,“小孩子吐點奶很正常...
2025-07-11
孕婦多吃水果對寶寶好嗎
孕婦多吃水果對寶寶好嗎
1.信任許多寶媽都很關注寶寶的健康成長,什麼東西能吃?什麼不能吃一定要知道。小編精心挑選以下生果,孕媽媽多吃對寶寶有優點3.新鮮生果百香果:孕媽媽吃百香果能夠恰當的排毒,既能夠美容養顔的效果能夠增強免疫力,緩解便秘,安靖心情,鎮定安神。4楊...
2025-07-1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