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前兩天跟媽媽聊天,她老人家突然感慨,帶孩子真的太不容易了,真的得時刻盯着他們,一個稍不注意,孩子就有可能有危險,并發給我一個新聞鍊接。
原來是一個3歲的寶寶鼻子難受了一個月,鼻孔腐爛發臭了才被帶去醫院檢查,最後在鼻孔裡發現了紐扣電池。電池已造成了鼻腔粘膜的嚴重腐蝕傷,鼻中隔穿孔。
而這樣的事情實際上屢見不鮮。
不少寶寶把鼻子當成了“玩具屋”,塞入塑料珠、衛生紙、棉簽、果核以及各種不易發現的顆粒物。而這些異物在鼻腔内随時可能引發危險,家長要格外留意。
01 出現這些情況要警惕有時候孩子鼻腔内塞入異物,家長并不能及時發現。但當孩子有以下症狀的時候,家長就需要提高警惕,檢查孩子鼻腔了。
- 寶寶不停摸鼻子、挖鼻孔,甚至哭鬧
3歲以上的寶寶具備了基本的表達能力,當鼻腔内有異物時,可以直接跟家長說。但是3歲以下的寶寶表達能力比較弱,當不小心塞入異物時,經常會有不舒服、鼻塞、疼痛的情況,但又不能完整地表達出來。因此,當孩子出現不停地撫摸鼻子、挖鼻孔,甚至不明原因哭鬧的時候,家長就需要檢查一下孩子的鼻腔了。
- 鼻子有惡臭味的膿性分泌物
如果異物在寶寶鼻腔内一直沒被發現,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一側鼻孔被堵塞,甚至充滿膿性分泌物的情況,更嚴重的還會伴有鼻出血及鼻臭。
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以上現象時,首先就要想到是否有異物堵塞了鼻腔。
02 發現鼻腔異物如何處理?當家長已經發現并且明确寶寶鼻腔内存在異物時,先不要慌,切不可冒然幫寶寶取出異物,需要先仔細觀察異物的位置和情況,及時去醫院尋求醫生幫助。
及時就醫,盡快處理
當寶寶鼻腔内發現異物,并且位置比較深時,家長先不要自行處理,應及時就醫,醫生會用專業的工具,如小鉗子、抽吸機等幫助寶寶取出異物。
如果異物已經取出,也最好進行一次專業的鼻腔檢查,查看寶寶鼻腔内部是否存在多個異物,必要時還可以使用滴鼻劑或抗生素等來預防感染。
正壓技術法
如果大人非常清楚寶寶鼻腔内塞入的是什麼東西,并且位置很淺時,可以先在家嘗試處理,但一定要小心。
鼻腔内的異物表面光滑,而且完全堵塞前鼻孔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堵住異物對側的鼻孔,同時擤鼻子,方法簡單且常能成功移出異物。 1 這種方法叫“正壓技術法”,通常适用于 3 歲以上且自己能配合的孩子。對于還不會擤鼻涕的小寶寶來說,這種做法并不可取,寶寶過度緊張反而會将異物吸入更深。
“媽媽的吻”處理法
如果能夠肉眼看見異物,可以采用嘴對嘴呼吸的方法迫使異物出來。事先告訴孩子你要做什麼,如果孩子太小不能理解,就告訴他你要給他一個大的親吻。
用嘴蓋住孩子的嘴,用手指捏住沒有異物的那個鼻孔,然後用力吹氣。可以重複1-2次,如果試過3次均無效,應及時去醫院就醫。2這種處理辦法被稱為“媽媽的吻”,也是正壓技術法的一種。
(“媽媽的吻”演示)
在使用這種方法時,家長還需要注意這些風險:
(1)如果吹氣的家長正處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期或者唾液中帶有可導緻疾病傳播的細菌或者病毒時,不要使用這種方法。
(2)如果鼻腔内的異物表面粗糙,甚至比較尖銳、鋒利(例如石子等),或者是棉球、泡沫等可吸脹的東西時,也不要使用這種方法,可能會滑傷鼻腔黏膜導緻鼻出血。
(3)如果異物在鼻内位置比較深時,也不要貿然使用,有可能會導緻異物誤吸入氣道,引發窒息危險,還可能造成肺部損傷。
因為“媽媽的吻”操作比較難,很多家長在遇到寶寶鼻腔内塞入了東西時,本身就已經很慌了,很容易因操作不當引發更大的危險,所以還是不太建議沒有相關經驗的家長使用。
03 警惕鼻腔異物,做好這些很關鍵小寶寶對身邊所有的事物都充滿好奇 (當然,也包括他自己的身體) ,他們試圖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探索和認知身邊的世界。
想要避免兒童将異物塞入鼻腔,就需要家長們更加細心,盡可能早的将這些隐患拒之門外。
小件物品要收好
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總會驅使寶寶不斷地接近危險,甚至制造危險。因此,家長要将家裡的小件物品收好,從源頭上減少寶寶将物品誤吞,或不小心塞入鼻腔或耳道的機會。
家中如果有這些東西,如紐扣、玻璃珠、紙卷、小顆粒玩具、紐扣電池、果殼、花生、果核、各種豆類和米粒、巴克球、水彈槍吸水彈等,一定要放在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
除此之外,當孩子外出遊玩的時候,也盡量少接觸小顆粒狀玩具,如遊樂場中的決明子沙子等。
小編還要再次提醒家長,一定要收好紐扣電池,它們含有鉻、汞、镉、鉛、錳、鎳等重金屬,進入鼻腔後會發生化學反應,導緻電池包殼破損,有毒物質滲漏,會嚴重腐蝕鼻腔黏膜。文章開頭的寶寶因為紐扣電池導緻鼻中隔穿孔,後續還需要多次治療修複鼻中隔,想想都心疼。
家長要加強監護
警惕寶寶鼻腔異物,家長一定要加強監護,當寶寶在玩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手機,盡量陪孩子一起玩。
平時要對寶寶強化教育,反複告訴孩子哪些物品是危險的,例如告訴孩子紐扣、果核、豆類等東西,不能随便玩,更不能往鼻孔裡塞,逐步幫寶寶建立安全意識。
當發現孩子有往鼻子裡塞異物的舉動時,一定要及時制止。并蹲下身來,視線跟寶寶眼睛保持平衡,嚴肅地告訴他們:“這些東西放入鼻子會很危險,絕不允許這樣做~”
不在寶寶吃東西時逗他們
孩子天生可愛,家長們也總想參與到他們每一個成長的瞬間,總會忍不住逗孩子笑,逗他們玩。但是,一定不要在孩子吃東西的時候逗他們,這樣很容易會讓食物嗆入鼻子或者氣管,更嚴重的還會引發窒息,危及生命。另外,不要給1歲以下的寶寶吃堅果,這些很容易讓寶寶有嗆噎的風險。(再小再碎也不行!)
雖然我們今天讨論的話題稍微有一點嚴肅,但其實小編想告訴家長們的就是,在寶寶的成長發育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任何微小的危險元素,我們要鼓勵寶寶勇敢探索,但也要保證安全哦~
趕緊收起家裡的小物件吧,讓它們離寶寶越遠越好~
對了,這麼實用的幹貨文,可别忘記随手轉發到朋友圈,守護寶寶安全,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參考資料:
1、Friedman EM. VIDEOS IN CLINICAL MEDICINE. Removal of Foreign Bodies from the Ear and Nose. N Engl J Med 2016; 374:e7.
2、[美]卡拉·泛米蓮·納特松,崔玉濤譯.《1-4歲寶貝健康從頭到腳》.北京出版社,2016: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