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教育護航青少年成長?近日,教育部印發《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強調要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規範化和常态化,提高普法内容的适用性和實效性,為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以法治教育護航青少年成長?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以法治教育護航青少年成長
近日,教育部印發《全國教育系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強調要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規範化和常态化,提高普法内容的适用性和實效性,為深入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普法工作要向青少年講清講透思想背後的道理、學理、哲理。教育系統工作人員要持續提升法治素養,以學習普及宣傳憲法、民法典等作為重點内容,推動學習制度化、常态化。
青少年普法工作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開齊開足開好法治課程。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樹立憲法法律信仰,需要系統完整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律體系,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學校在不同學段開設法治課程,推動法治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構建分階段、分專業、分層次的一體化法治教育體系,實現青少年普法工作的有效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以憲法教育為核心全面推進法治教育,切實将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設置法治知識課程。教師應根據不同學段的課程要求,将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根據學生特點合理教學,講好新時代的法治故事,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入耳入腦入心入行。此外,青少年普法工作要以課堂為主渠道,離不開一批有學識、涵養高的教師隊伍,這就需要進一步推動實施法治教育名師培育工程,創新法學人才培養機制,廣泛推行教師集體備課活動,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青少年普法工作落地落實,需要建好開好用好“社會大課堂”。法治教育課程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在社會生活中講。青少年将課堂所學的法律知識升華為法治觀念,一條重要路徑就是在社會大課堂中實踐。通過定期開展系列普法活動,增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儀式感。持續開展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以多種方式激勵學生通過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持續參與憲法學習。在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畢業儀式等活動中,設置“禮敬憲法”環節,增強青少年的法治認同感。通過設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擴大法治社會大課堂的活動範圍。各級各類學校應積極與本地法院、檢察院簽署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更好實現學生走出校園旁聽審判、法官檢察官走進校園宣講的雙向互動。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各類法律博物館,打造體驗式、沉浸式法治教育展館,以适應各類青少年接受法治教育的需求。
通過多方聯動凝聚合力,構建全社會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大格局。通過學校、政府、家庭、社會組織多方協作,以教育管理、宣傳引導、志願服務等形式營造良好法治氛圍,用潤物無聲的方式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不斷樹立青少年憲法法律信仰。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湖北省婦女理論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教育報》2021年12月22日第2版
作者:薛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