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博物館良渚玉器
博物館良渚玉器
更新时间:2024-05-02 06:52:36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

良渚文化雙孔玉钺(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4:221)

玉钺為軍事指揮權的象征。最早始于崧澤文化的石钺,至良渚文化時期,玉钺與玉琮、玉璧一起構成了用玉制度的核心,是顯貴者階層特定身份地位的玉質指示物。良渚文化玉钺一般有長方梯形玉钺和扁方梯形玉钺兩種類型,其最高形式一般由钺身、冠飾、端飾三部分組成。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

良渚文化玉璧(良渚博物院舊藏)

玉璧是良渚文化中出現的新生事物,為良渚文化玉器乃至中國玉器的典型代表之一,由扁圓形玉瑗或玉環沿着邊寬變大、孔徑變小的趨勢演變而來。一般呈扁圓形,孔徑絕大多數不到直徑的一半。多素面,少數有鳥立柱、鳥形刻符等紋飾,是最為盛行的良渚重器,出土時一般位于墓主人胸腹以下直至腳端的部位。玉璧一般被認為是祭天用的禮器,也有學者認為是财富的象征。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

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三叉形器(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26)

三叉形器出土時位于墓主人頭部,應屬冠帽上的飾物。其外緣輪廓一般為圓弧形,上有三個分叉,三叉上一般都有鑽孔,中叉的孔均為上下貫通的豎孔,兩邊叉上或為豎孔,或為牛鼻狀隧孔。出土時中叉相對處往往有玉管相接,使用時應是貫穿于一起的。根據紋飾一般有素面、一面紋飾、雙面紋飾之分;依據背面特征有平面和有凸塊兩類;依據鑽孔可分為中叉貫孔、三叉均有直孔、兩叉有系孔、兩側有穿綴孔及底部有鉚孔等。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

良渚文化镂空獸面紋玉牌飾(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55)

平面略呈三角形,整器采用透雕和陰線刻技法,雕琢為獸面紋。兩角各對鑽1個圓孔為眼,眼兩側以線切割技法锼擴成弧邊三角形的镂孔,組成眼眶和眼睑,周圍再用陰刻線勾勒。兩眼之間的額頭有不規則的長條形镂孔,鼻孔為陰刻的卷雲紋。鼻下端有弧邊十字镂孔,可能為嘴。眼眶以下的兩側各有1個鋸齒狀突起,很像青蛙的爪子,十字镂孔及其兩側的形态更像青蛙的後腿,所以整件器物像一隻蹲伏的青蛙。寬7、高3.9厘米。

反山M16:3透雕璜形佩的形制和紋飾與此甚為相近,這類圖像中與神人獸面像中的獸面像有所分别,與龍首紋也不同,但是大眼的特征完全等同于崧澤文化晚期陶器上濫觞的圓和弧邊三角組合紋樣,有研究者認為是“亦龍亦獸”的過渡圖像。同時,這兩件玉器特别紋樣的雷同也反映了兩地之間的内在聯系。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5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6

良渚文化玉鳥(1986年反山遺址M14:259)

鳥形平展,尖喙短尾,兩翼外張,作振翅奮飛狀。鳥眼重圈,雙眼之間因為兩側眼部的切磨而顯得起脊。背部各向兩翼作斜向切磨,另外鳥頭與背部之間尚還有幾道橫向的切割線。背面鑽有一對橫向的隧孔。 良渚文化的玉墜件器形很多,有半圓形、月牙形、牌飾、三角形、半球形、鳥形、龜形等,體量小、制作精緻,它們一般與玉管、玉珠等組成組佩件,為項飾、手腕飾品或腳飾等。長4.36、兩翼寬5.33、厚0.93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7

良渚文化簡化神人紋玉方錐形器(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23)

錐形器是良渚文化玉器中較特殊的一類,見于大中小各等級墓葬,跟管、珠一樣是良渚玉器中最普及和最平民化的器類。但玉錐形器的使用仍有很明顯的等級烙印,如琢紋或集束狀的錐形器都隻見于等級身份較高的顯貴者墓葬。錐形器一般上端做成錐尖狀,下端一般做成短榫狀,往往有小孔,也有無鑽孔的。出土時一般位于人的頭部至腳端等多處位置,其用途有玉簪說、玉砭說、實用箭镞的玉禮化說等,但位于頭部呈集束狀出土的應是頭飾。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8

良渚文化玉管串

玉管、玉珠為良渚文化玉器中數量最多的,是組成組玉佩挂飾的基本元素。它們或單獨組裝成串,出土時一般位于墓主人頭前到腳端的多個位置;或與玉璜複合成串,出土時一般位于頭部或胸腹部,應為頭飾或胸飾;或與玉墜組成佩挂飾,出土時一般位于胸腹部或手腕部。玉管一般有圓柱形、琮形、鐘形等。玉珠的器身大小不一,素面,中有對鑽圓孔,少數為隧孔。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9

良渚文化龍首紋玉镯(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1:30)

白色。外壁用減地浮雕方式雕琢四組順向環镯外壁的龍首紋。龍首重圈凸眼,眼睛上方陰線刻劃一對短角狀紋樣,短角的後方以示意性的浮雕顯現近方形的兩耳,闊鼻,鼻梁部位陰線刻劃雙線菱形圖案,内填刻橢圓形紋樣,闊鼻下豎刻短線表示嘴巴。出土時高出墓底約20厘米,原先應放置在葬具蓋上。高2.65、外徑8.2、孔徑6.1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0

良渚文化球形隧孔玉珠(1987年瑤山遺址M7:78、79)

球形,有牛鼻形隧孔,直徑2.1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1

良渚文化獸面紋玉墜(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56)

垂囊形圓柱體,整器制作精緻。一端有圓凸榫,并對鑽小孔,另一端圓尖。中部一道陰刻弦紋将器表分成兩部分,上部光素無紋,下部用淺浮雕琢出2隻眼睛和兩個鼻,并以陰線刻飾。長3.2、直徑0.9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2

良渚文化玉珠串(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7:57)

南瓜黃,玻璃光澤強,均鼓形珠,個别留有線切割痕迹。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3

良渚文化玉鼓形大珠(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23:24)

雞骨白,器呈鼓形,中間對鑽一圓孔,光澤感好,兩端面上均留有線切割痕迹,其中一面單向,另一面相向。長3.2、最大直徑3.2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4

良渚文化橢圓形玉縫綴片(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7:35)

南瓜黃,器呈橢圓形,正面弧突,背面較為平整,近中部鑽有橫向的隧孔。長2-2.1、寬1.1、厚約0.6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5

良渚文化帶隧孔牙形玉飾(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7:33)

南瓜黃,偏淺蘭色,光澤感好,呈盾形,正面弧突,背面平整,且鑽有一橫向的隧孔。長2.2-2.25、厚0.55-0.6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6

良渚文化玉管串(1991年瓶窯鎮彙觀山出土)

圓柱形,中間對鑽一孔,大部分為白色,其中一節殘缺。部分夾雜黃褐色或青灰色筋斑。長1~3 、直徑0.9~0.6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7

良渚文化玉管串(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7:32)

南瓜黃,其中2件束腰形,8件“單面鑽”的标本是鑽孔後的玉管一分為二而成的。長0.9-3.8、直徑0.6-1.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8

良渚文化玉筒形器(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23:95)

南瓜黃,磨制較精,外壁向内弧凹,呈束腰狀。出土時位于上肢兩側,整器呈高筒形,從墓内的其它随葬器物定位分析,可能為腕飾。通高3.98、外徑7-7.07、孔内徑5.6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19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0

良渚文化玉璜(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23:67)

半璧形,兩側對鑽有小系挂孔。正面略弧突,中間以減地淺浮雕雕琢神人獸面紋,其中神人獸面紋之神人以寶蓋頭結構浮雕代替,獸面紋有橢圓形眼、鼻梁的橢圓形刻劃以及曲尺形鼻部,獸面紋眼部為管鑽,與鳥形象的主體結構一緻。高5.75、寬13.88、厚0.8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1

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三叉形器(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26)

南瓜黃,左右兩叉平齊,上端略向外突,中叉較低,有豎向直孔一個。一面有精美刻紋:左右兩叉刻側面相向的神人頭像,神人頭戴羽冠,方形臉龐,單圈眼,嘴内用陰線刻出上下兩列平齊的牙齒。中叉上端飾五組直向羽狀紋,象征正面的神人像;下端陰線刻獸面圖紋。高4.8、寬8.5、厚0.8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2

良渚文化玉卯孔端飾(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4:141)

端面大且弧突,外壁内凹。卯孔管鑽而成,尚留有明顯的台痕,管鑽芯中心部位經過打磨顯得内凹。高4.13、端面直徑4.8、卯孔面直徑2.96-3.05,卯孔外徑1.3、深1.4、管鑽壁厚約0.1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3

良渚文化玉長管(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7:9)

對鑽孔,鑽心偏離,硬性物質直難以接貫穿,對鑽孔一側邊緣有直向的擦痕。通高12.48、最大直徑1.4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4

良渚文化玉長管(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7:24)

光澤感好,孔内壁經過打磨,僅一端依稀可辨橫向的鑽痕。一端鑽孔内壁可見縱向的擦痕,是否打磨還是使用痕迹不明。

長9、直徑約2.7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5

良渚文化龍首紋玉長管(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2:7)

長圓柱形,中間鑽孔但不規整。器表淺浮雕并陰線刻琢出圖紋,圖紋以2周凸棱分成上、中、下三組,每組一周上下各四個圓凸,上圓凸中陰刻圓圈,周圍以圓弧陰線相連。長6.75、直徑1.5、孔徑0.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6

良渚文化龍首紋玉镯(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1:30)

整體作寬扁的環狀,内壁平直,外壁浮雕4個凸面,利用外壁的寬平面琢刻同向的“龍首”形圖紋,并延伸至镯體上下端,組成立體的龍首圖紋。高2.65、直徑8.2、孔徑6.1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7

良渚文化成組玉半圓形器(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23:14-17)

南瓜黃,偏灰褐色,微沁蝕。器呈半圓形,正面弧突,背面弧凹,鑽有三對隧孔。可能為額飾。高4.5~4.2、寬7.17~7、厚0.56~0.6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8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29

良渚文化镂空獸面紋玉牌飾(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55)

器形平面如倒置三角形,底角圓鈍呈弧形,器體扁薄。全器用透雕和陰線刻技法琢出神獸圖紋。寬7、高3.9、厚0.42厘米 。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0

良渚文化玉帶鈎(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53)

南瓜黃,略呈長方體,表面略有凹弧,制作精緻,底面平直。一端橫穿直徑圓孔,另一端挖琢成深槽狀的彎鈎。圓孔及彎溝内均打磨光亮,底面有1道弧線狀切割痕迹。長5、寬2.75、厚2.2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1

良渚文化玉瑗(1989年瓶窯鎮采集)

綠色帶棕黃色斑紋,扁薄圓形,中部有一小孔,厚薄不均。直徑11.5 、孔徑5.5 、高0.9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2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3

良渚文化玉龜(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7:39)

南瓜黃,偏黃褐色,沁蝕。頭頸前伸,中部有一道折脊線,四爪短小,作爬行狀,背上有縱向脊線。腹部平整,有一對橫向的隧孔。

長3.2、寬2.22、厚0.5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4

良渚文化簡化神人紋玉琮式管(1987年良渚鎮安溪瑤山采集)

白色,方柱體,橫截面為圓角方形,中間鑽對孔,有4個凸面,凸面夾角大于90度,每面直向淺槽分割圖紋,以轉角線為中軸琢刻神人紋,圖案被四周淺槽分成六組,整器共24組。高10.2、射徑22.5、孔徑1-1.1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5

良渚文化玉琮式管(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2:21)

方柱體,中間對鑽孔略偏。圖紋被2條橫向凹槽分為上、中、下三組,均以轉角線為中軸刻簡化的神獸圖紋,整器共有12組神獸圖紋。高3.5、射徑1.4、孔徑0.6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6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7

良渚文化帶蓋玉柱形器(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8)

器蓋:南瓜黃夾白色筋斑,一面平直,另一面弧凸;平面有一對隧孔。厚1.6、直徑3.8厘米。

玉柱形器:南瓜黃夾白色筋斑,扁圓柱體,中間鑽一小圓孔。一端面有弧線狀切割痕。高2.9、直徑5、孔徑0.7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8

良渚文化玉冠狀器(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4:174)

又名玉梳背, 南瓜黃,光澤感好。冠頂切割呈寶蓋頭結構,其下為近圓形的對鑽孔,對鑽略有錯位。兩側邊内收,下角凹弧。下部切割為短榫,上有兩個對鑽孔,對鑽孔略有錯位。高3.02、上端寬5.76、榫寬3.9-4.2、厚0.59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39

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冠狀器(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2:1)

玉冠狀器,又稱玉梳背,為良渚文化玉器中的典型器類,出土時一般位于墓主人頭側。不僅出土數量較多,且器形的變化規律也相當清楚。早期頂端平直或有圓弧形凹缺,榫部與背體間沒有明确分界。後期冠狀器底部出現扁榫并逐漸變薄變小。海鹽周家浜三十号墓中玉背象牙梳的出土,證明了它實為鑲嵌在梳子上的梳背。

此件器物整器平微凹,凸面光素無紋。凹面陰線刻紋,上部刻神獸圖紋,上端兩角各刻一簡化飛鳥紋圖案。獸面下有一橢圓形镂孔。器的底邊裝飾一道卷雲紋帶。高5.8、寬7.7、厚0.3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0

良渚文化玉錐形器(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4:107)

白色,光澤感好,橫截面為圓形。長9.6、最大直徑1.07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1

良渚文化簡化神獸紋玉錐形器(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2:25)

長條方柱體,一端錐尖,另一端有小榫,其上對鑽孔。中部刻簡化神獸圖紋,用一橫上下凹槽分成兩部分。每組神獸紋以轉角線為中軸,上端飾弦紋帶,左右相鄰兩組共享一圓圈表示的眼睛。長8.9、寬0.9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2

良渚文化簡化神獸紋玉錐形器(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2:11)

長條形,首端圓錐,尾端有凸榫,對鑽小孔。有柄端呈圓角方柱形,正背兩面各用極淺的浮雕琢出簡化神獸圖紋。長10.2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3

良渚文化玉方錐形器(1999年瓶窯鎮采集)

綠色,間有棕黃色斑紋,長方柱體,一端鈍尖,另一端有突榫,上面對鑽二小孔,器身有加工玉器留下的切割痕,此器抛光精緻。長11.6、直徑0.6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4

良渚文化玉钺(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4:221)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5

良渚文化玉钺冠飾(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4:177-1)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6

良渚文化玉钺端飾(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4:177-2)

【玉鉞】上端面留有雙向片切割痕迹,其中中間部分還保留有斷茬。玉钺上端一角缺損,但切割成台階狀,與另一也切割成台階狀的“補缺”的玉件相吻合、拼接,其中兩者的切割面均經打磨,補缺玉件的頂面也保留有雙向的片切割痕迹,但切割的狀況與玉钺體頂端的不一緻,也可以證明原來這是兩個不同的個體。長14.1、上端寬9.3、刃部寬11、最厚約0.9厘米。

【玉钺冠飾】整器橫截面呈扁橢圓形,橢圓形卯孔為一排實心鑽掏膛而成,實心鑽可辨6個,卯孔底部劃磨而成凹弧狀。卯口約0.6-2.2,深約1.2,整器高3.35、寬約6.9、最厚1.25厘米。

【玉柄端飾】整器橫截面呈橢圓形,上部突榫部位鑽有卯孔,兩側各鑽有橫向的固定卯銷的小孔,端面切割呈橄榄形凸塊。橢圓形卯孔也以6個一列的實心鑽掏膛而成,卯孔底部也經過劃磨而成凹弧狀。卯口約0.65-2,深約1.5,卯孔底部磨劃成凹弧狀,整器高3、寬6.2、最厚1.7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7

良渚文化斜邊玉璧(2003年後楊村遺址M4:60)

白色夾雜灰色斑紋。切割琢磨成扁平的近圓形,其中有管鑽的圓形孔。整器最具特色的就是器身邊緣都是呈現斜邊,形成一面大,一面小的效果。出土時與一木漆盤鑲嵌。厚1.2、外直徑23.2、内外徑22.3、孔徑4.7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8

良渚文化玉璧(1990年餘杭區仁和鎮東塘金家墩龍頭嘴采集)

青灰色,帶有大量白色細紋,夾雜黑、白、黃褐色斑,中部有一對鑽圓孔,孔壁留有錯位台痕及細旋紋,中厚邊薄,近緣有兩處切割痕迹,器表平素無紋,抛光精緻。厚0.9直徑23.5孔徑3.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49

良渚文化玉璧(1988年餘杭區良渚鎮安溪石料一廠采集)

青灰色,帶鐵褐色斑紋,扁薄圓形,中有一對鑽圓孔,孔壁留有錯位台痕及旋紋,器形完整,器表光滑,抛光精緻。厚1.5、直徑22、孔徑5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50

良渚文化玉璧(1986年反山遺址發掘:M14:223)

南瓜黃,抛光精美,凹缺部位也打磨較好。器呈圓餅狀,中間鑽有一對鑽孔,但孔内壁打磨修整較好,上下幾乎貫直。整器比較規整,僅依稀可辨兩面的線切割痕迹。直徑16.2、中間厚1.3,邊緣厚1,孔外徑6.2;孔内徑6.0厘米5。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51

良渚文化玉琮(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50)

基本完整,微受沁。南瓜黃,矮方柱體,内孔較大,孔壁有1個規則的淺圓孔。頂端較平整,底端不平整,似依原料大小切割後留下的不規則形态,但經打磨光亮。在轉角處刻琢出角尺狀凸面,依坯體不規則的形态而大小不一。其上各刻一組非常簡化的神獸圖紋,兩側陰刻半圓線意為耳。神獸圖紋刻琢後再刻以圓弧線表示臉龐,可能為管鑽而成,因此在上端弦紋帶上留有圓弧線,但不連貫。高4.2、射徑11.4—11.7、孔徑6.4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52

良渚文化帶片切割痕玉料(1973年餘杭區良渚鎮安溪瑤山石礦采集)

灰色帶棕黃色斑點,整器呈長形,一面有片鋸切割後留下的痕迹,割痕有高低台階,此器對研究良渚文化玉器加工工藝具有極高的參考、研究價值。高5長12寬5.1-6.4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53

良渚文化素面玉琮(1978年餘杭區瓶窯鎮吳家埠采集)

乳白色,并帶有綠色及灰色的細筋斑,器呈方柱體,内圓外方,中部有豎向對鑽圓孔,孔壁光潔,在四立面留有切割印痕,無射口,無神人獸面紋,通體素面,然在其上下兩端,均已勾劃出射口圓圈及弧形轉角框線,從而可以确認其為尚未完工的玉琮半成品。高7、寬8.5、射徑5.8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54

良渚文化簡化神人紋玉琮(1975年餘杭區臨平鎮小林茅山采集)

青灰色,方柱形一節玉琮,内圓外方,轉角處刻有簡化神人紋,面刻兩條突棱,寬鼻,圓眼,對鑽一孔。此琮制作規整,抛光精緻。高5.2、射徑8.1、孔徑6厘米。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55

良渚文化玉琮(1987年瑤山遺址發掘:M7:34)

南瓜黃,中空矮柱狀體,内孔壁略弧凸,外表呈弧邊方形。四個角各有一個頂視為角尺狀的凸塊,其上以轉角為中軸,琢刻神獸圖紋。高4.4、射徑7.5、孔徑6.4厘米。

文章來源于良渚博物院官網

博物館良渚玉器(良渚博物院館藏玉器欣賞)56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蘋果x黑屏但是有聲音是屏幕壞了嗎
蘋果x黑屏但是有聲音是屏幕壞了嗎
蘋果x黑屏但是有聲音是屏幕壞了嗎?一種情況,iphone本身不穩定,導緻的黑屏這種黑屏可以歸結為不穩定的自動關機,就是因為機子質量不好,導緻無故關機因為硬件其實并沒有很大的問題,所以直接按住開機鍵等其開機即可,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蘋果x黑...
2024-05-02
羽絨服内裡掉毛怎麼解決
羽絨服内裡掉毛怎麼解決
羽絨服内裡掉毛怎麼解決?注意洗滌方法,盡量局部清洗幹洗用的幹洗劑會使布料和羽絨老化,影響羽絨服的保暖性并且,殘留的化學藥水還會有害身體健康所以一般來說,如果羽絨服不是特别髒,盡量不要幹洗,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羽絨服内裡掉毛怎麼解決?以下内...
2024-05-02
成語後面兩個字是勝數前面是什麼
成語後面兩個字是勝數前面是什麼
成語後面兩個字是勝數前面是什麼?勝數位于後面的成語有兩個:數不勝數:數不勝數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hǔbùshèngshǔ,意思是數都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很難計算出自《方岩記靜》,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成語後面兩個字是勝數前面是什麼?接下...
2024-05-02
50歲媽媽好看連續劇
50歲媽媽好看連續劇
50歲媽媽好看連續劇?由杜軍執導,王雅捷、王挺、周揚、王麗雲、史光輝、李超等實力演員傾情演繹的家庭情感倫理劇《母親的承諾》将于2月24日起在吉林衛視生活頻道首輪播出,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50歲媽媽好看連續劇?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
2024-05-02
二元思維的弊端
二元思維的弊端
什麼是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簡單的來說,就是你對某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認知,隻存在2個方面,不是A便是B,沒有C,也沒有D,非常簡單。比如黑白、高矮、長短、對錯等等。這種認知規律在日常生活中能幫助我們快速地認知一個事物最基本的...
2024-05-02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