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龍頭節是幾月幾日
龍頭節是幾月幾日
更新时间:2025-10-31 21:08:50

龍頭節是幾月幾日?龍頭節龍擡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擡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龍頭節是幾月幾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龍頭節是幾月幾日(龍頭節介紹)1

龍頭節是幾月幾日

龍頭節龍擡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擡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

擡頭(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鬥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擡頭”。龍擡頭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裡,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态,已出現于地表上,嶄露頭角,為生發之大象。在農耕文化中,“龍擡頭”标示着陽氣生發,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将龍擡頭日作為一個祈求風調雨順、驅邪攘災、納祥轉運的日子。

“龍擡頭”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與上古時代人們對星辰運行的認識以及農耕文化有關。“龍擡頭”雖有着久遠的曆史源頭,但成為全國性節日并出現在文獻上記載是在元代之後。“龍擡頭”相關的活動很多,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動。就全國而言,由于地域不同,各地風俗也各有差異。

龍是神話裡生活于大海中的神異生物,司掌行雲布雨,常用來象征祥瑞。自古以來,人們在仲春“龍擡頭”這天敬龍慶賀,以祈龍消災賜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農曆“二月二”,既是“龍擡頭節”,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由于節期重疊,南方部分地區“二月二”既有龍擡頭節習俗又有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二月二”(古時為立春後第五個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為主,祭龍多在“龍飛天”的端陽。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立秋吃什麼好 立秋必吃的六種食物
立秋吃什麼好 立秋必吃的六種食物
不知不覺立秋已經悄悄的過去,說明夏天的氣息即将遠離,換來的是清爽的秋季,那麼這立秋時期應該吃些什麼好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立秋吃什麼好吧!立秋吃什麼好一、立秋吃黃瓜由于夏天的天氣非常炎熱,所以人們體内的能量消耗非常大,導緻很多人都出現了食欲不振的現象,從而造成了體内熱量嚴重供給不足。到了秋...
2025-10-31
指甲的占蔔方法:從指甲看人的性格與命運
指甲的占蔔方法:從指甲看人的性格與命運
從指甲看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命運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分析,手相占蔔如掌紋、手型、指紋可以看命運,甚至是指甲也可以來占蔔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指甲的形狀分很多種,那麼不同形狀的指甲代表什麼呢?修長的指甲指甲修長的人喜歡漂亮,具有藝術特質,略有神經質。身體部份,呼吸系統,胃腸系統較弱,對自我要求很高,凡事追求...
2025-10-31
小雪節氣飲食原則 多吃“黑”少吃辣
小雪節氣飲食原則 多吃“黑”少吃辣
中醫講“千般災難,不越三條”,就是說,引起疾病發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種:即内因(七情過激所傷)、外因(六淫侵襲所傷)、不内外因(跌打損傷、中毒),所以保證心神甯靜很重要,要知道“靜者壽,躁者夭”。“在飲食上,小雪節氣過後應适度增加全麥食品、粥、雞肉等食物的攝入,有助于人體禦寒。”裴教授介紹說,此時礦物質...
2025-10-31
從面相看财運:從面相看你是否漏财
從面相看财運:從面相看你是否漏财
錢财有去有來,有的人的财富是不斷積累的;有的人雖然一段時間内大富大貴,腰纏萬貫,可是又會因為種種原因緻使錢财快速流失;有的人确是一個花錢高手有多少花多少,是手中攢不住錢的人……從面相看一個人是否漏财,就是存不住錢。下面我們總結四種漏财面相,以供大家參考。鼻子塌陷,鼻孔外露...
2025-10-31
毛發看相:從毛發看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
毛發看相:從毛發看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
毛發的主要功能,是在于保護頭腦,通常生活在強烈陽光下的人們,其毛發是呈現漆黑色的;相反的生活在寒帶地區的人們,其毛發是以長得濃密為原則。現在,跟作文庫知識百科小編一起來從毛發看相了解一個人性格。下文是從頭發看相和胡須看相進行的解釋:從頭發看出一個人的性格1、粗發粗野:充滿氣魄頭發粗的人則脾氣比較剛健...
2025-10-31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