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
更新时间:2025-04-19 09:12:18

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西安,五千年中國看山西。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1

五千年時光的浸淫,成就了山西特有的民俗文化,她時而厚重,時而婉約,時而悲怆,時而诙諧。各成一體,各具特色。在介紹民俗文化之前,先說說山西的文化根基。

隻要是山西人,他的血液裡就流淌着山西特有的精神,如忠,如義,如禮,如信,如孝,而這些都離不開山西特有的文化的根基,即孝道,商道,佛道。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2

中國五千年的曆史,孝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主線,當然,很多人會以為這樣說很落伍,但是,誰也不能否認,是君臣父子家國這些維系了中國千年的曆史。也正是忠孝之道,使中國人,或者山西人顯得更有人情味。

其次是晉商文化。

天下最富是山西,當然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國之殇而落幕。但是晉商文化确成為山西的寶貴财富,也融進了現代山西人的血液裡。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3

山西五千年文化底蘊不僅給山西沉澱下深厚的文化知識,更給後代子孫樹立強有力的榜樣。

再次是非遺文化物質。

剪紙:山西的剪紙藝術,從風格上說,基本上分為粗犷、質樸的單色剪紙和婉約柔麗的彩色點染刻紙兩大類。前者遍布晉南、晉東南、晉中、晉西北,後者集中于雁北一帶,其中尤以廣靈稱最。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4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5

在山西的民間剪紙中,有不少紋樣,是用諧音手法設計的。如用“雞”、“馨”、“如意”的形象表示“吉祥如意”;用“蓮”、“魚”形象表示“連年有餘”;用“蓮花”、“桂花”等形象表示“連生貴子”等。還有的紋樣是傳說中的象征物表示的,如“鹿”、“鶴”表示長壽,用“龍”、“鳳”組在一起表示婚喜,即“龍鳳呈祥”。在大量的剪紙作品中,可以看出以“龍”、“蛇”、“魚”、“蛙”為内容的紋樣最多,這正是以龍蛇為圖騰的華夏民族文化的最大特征。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6

山西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璀璨的山西民俗文化)7

山西民間剪紙不僅寫實生動,而且藝術想象力極為豐富。山西的民間剪紙還和各地群衆的各種民俗活動,包括一年四季的傳統節日、禮俗及生、婚、壽、喪等緊緊相連。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春節風俗活動
春節風俗活動
春節風俗活動?新春掃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早在堯舜時代,我國就已經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因為“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就賦予了新的含義,有“除陳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地出門,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春節風俗活動?以下内容希望...
2025-04-19
春分立蛋的原理和由來
春分立蛋的原理和由來
春分立蛋的原理和由來?“春分”節氣在古老的傳說中,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國,當時是為了慶祝春天的來臨“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一直流傳到現在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我來為大...
2025-04-19
酒的來曆
酒的來曆
酒的來曆?中國釀酒最初起源于夏初或夏朝以前的時期,距今已經有四千餘年的曆史了夏朝初年,儀狄用桑葉包飯釀成“酒”獻給夏禹,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酒的來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酒的來曆中國釀酒最初起源于夏初或夏朝以前的時期,距今已經有四...
2025-04-19
孝感名字的由來
孝感名字的由來
孝感名字的由來?孝感,原名“孝昌”,是根據當地孝子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衾溫被和孟宗哭竹生筍等孝子感天動地的故事,也因“孝昌”之名犯了莊宗祖父名諱,于是改“孝昌”為“孝感”,“孝感”因此得名,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孝感名字的由來?我們一起去了...
2025-04-19
吃餃子的來曆
吃餃子的來曆
吃餃子的來曆?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吃餃子的來曆?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吃餃子的來曆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2025-04-19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