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随着二次元手遊的強勢崛起,很多遊戲迷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二次元手遊,但是你真的玩懂了嗎?又或者說,你想玩二次元遊戲,想和小夥伴交流,卻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不怕,讓小編我給你科普一下那些二次元手遊的專業術語,讓你裝逼不再慌!
氪金(課金):其他術語你可以沒聽過,但這個詞你一定要知道!所謂氪金,就是在遊戲裡付費,不管你是買道具還是抽卡,隻要花了錢就是氪金玩家,是不是突然覺得好高大上?而沒有氪金的叫無氪玩家,氪了很多錢的就叫重氪玩家。不要再猶豫了,氪氪氪!不氪金怎麼能變強?!
歐洲人/非洲人/看臉:我們來看個等式就明白了,抽不到好卡好道具=運氣差=臉黑=非洲人,同理可得,抽到好卡好道具=運氣好=臉白=歐洲人。所以靠運氣我們也稱作“看臉”,血統如何,看臉就知道了!而我們這些非洲難民的終極目标就是打倒歐洲貴族,拜歐皇抽好卡,偷渡歐洲!(有點出息好嗎?
想要臉變白,就要多洗臉啦!另外,有些歐洲人抽到好卡會喜歡曬給大家看,我們稱之為“曬臉”。不過小編奉勸在座的各位歐洲人,曬多了是會變黑的(微笑)
玄學:所謂玄學就是指一些來自民間的毫無根據的抽卡偏方,比如說“半夜12點抽卡可以抽到想要的卡”、“在手機前轉三圈喊一聲汪就能抽到稀有卡”。因為太過于魔幻,所以稱之為玄學。說白了就是歐洲人為了騙那些妄圖偷渡歐洲的非洲人去抽卡,而編出來的抽卡偏方——來自親曆者的悲傷自述
其實上面這3個術語,小編是故意放在一起解釋的,朋友你聽說過一句話嗎?“氪不改命,玄不救非”(被群毆
卡池:很多二次元手遊中都有卡牌系統,所以也就有抽卡一說,而抽卡的地方我們就稱之為卡池。
石頭:二次元遊戲中,抽卡時需要消耗的道具。因為很多遊戲喜歡取名為XXX石,于是漸漸地“石頭”就成了抽卡道具的統稱。
歐洲券/飛機票:也是抽卡時需要消耗的道具之一,但因為抽卡券通常能從稀有度更高的卡池内抽卡,所以更容易抽到好卡,也就是更容易脫非入歐。比如說,最高稀有度是五星,若石頭可以抽三、四、五星的卡,那歐洲券就能抽四、五星的卡。歐洲券顧名思義,就是前往歐洲的門票,飛機票也是同樣的意思,因為從非洲去歐洲要坐飛機……
墜機:意外無處不在,别以為坐上了去歐洲的飛機就真能移民歐洲!途中說不定還會墜機……同樣是上面的例子,當使用飛機票抽四、五星的卡,而你卻隻抽到了四星,就說明你墜機了,歐洲并不需要你(手動再見)。
單抽/十連/十一連:二次元遊戲裡的抽卡模式通常有兩種,一次隻抽一張卡叫做單抽,一次抽10張卡叫做十連(和十一連的意思一樣,隻不過有些厚道的官方會在你抽十連的時候多送你一張)
保底:良心遊戲通常在你十連的時候,會保證你至少抽到一張第二高稀有度的卡,讓非洲人不至于那麼可憐(喂!),這就叫做保底。
狗糧、喂卡:在二次元遊戲中,一些稀有度低的卡或者重複的卡通常都會淪為給高稀有度卡提供經驗升級的道具,還有一些專門用來提供經驗的卡,我們把這兩類卡稱為狗糧。而用狗糧給某張卡提供經驗的操作,就叫做喂卡。于是非洲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又抽到狗糧了!”……
辣雞遊戲/讀心遊戲:“辣雞”是“垃圾”的諧音,因為非洲人總是抽不到好卡,于是就會罵遊戲“垃圾”。當然了如果一個遊戲很爛,我們也會說這個遊戲垃圾。而如果總是抽不到自己想要的卡,仿佛這個遊戲知道你想要什麼,會讀心一樣,我們就會說它是讀心遊戲。于是非洲人裡最流行的一句口号就是:辣雞遊戲 毀我青春 頹我精神 敗我錢财(露出關愛的眼神)
奶媽、輸出(DPS)、坦克(T)、BUFF:玩過遊戲的人對這幾個詞應該都不會陌生。奶媽就是指治愈類職業的角色,主要是在戰鬥中加血;輸出(DPS)是指攻擊類職業的角色在戰鬥中對敵人造成傷害;坦克(T)是用于抗怪的,通常是擋在敵人面前承受大部分傷害,保護隊友不受攻擊;BUFF是指增益魔法,用于增強自身能力。
肝:廢寝忘食、通宵達旦地打遊戲,因為這樣很傷肝,所以又稱作爆肝,後來就直接簡化為“肝”。例如“肝遊戲”、“肝活動”,而升級、通關很快,或者活動排名很高的人,我們就叫他肝帝。
AFK/退坑(脫坑):AFK是Away From Keyboard的縮寫,原意是遠離鍵盤,後延伸為遠離遊戲。而二次元遊戲中,玩家們通常喜歡稱呼一個遊戲為“坑”(因為要花錢or花時間,會讓人深陷其中),所以當不再玩某一個遊戲時,我們就會說退坑or脫坑。
跳坑(掉坑):同理,當開始玩某一個遊戲時,我們就說跳坑or掉坑。
跳票:指某個遊戲推遲上線時間,沒有按照原定時間開服或發售。
體力:二次元手遊中為了防沉迷,通常會設置一定的體力值加以限制,而進行遊戲(比如通關劇情、打活動)時就需要消耗體力,體力值通常是一段時間内回複一定數值的,玩家通過升級可以增加體力的上限值。而體力回複我們又簡稱為“回體”。
黑科技、封号:“黑科技”原指很厲害、不可能實現的技術,後在遊戲中又被引申為“作弊用的技術、程序”。而遊戲官方嚴禁使用作弊工具,遇到這種違規情況就會凍結或永久性封禁賬号,即為“封号”。所以說,我們玩遊戲也要乖乖遵守規則~
運營爸爸/官方爸爸:很簡單,就是指遊戲運營方。當你覺得某個遊戲很良心,對玩家很友好的時候,就跪下喊爸爸吧(不對!)不過爸爸也有親爹和後爹之分,要認清誰才是親爹,“爸爸”可不能亂喊啊!
事前:“事前登錄”的簡稱。在二次元遊戲開服前通常都會進行事前登錄,說白了就是讓感興趣的人提前報個名。而事前登錄的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時,官方都會在遊戲開服後送一些遊戲道具或者卡牌作為獎勵。
一卡線:在二次元遊戲的排名活動中,通常會送一些稀有卡牌作為排名高的獎勵,而能拿到第一張獎勵卡的排名位置,就叫做一卡線,能拿到第二張卡的排名位置叫做二卡線。如此類推,還有三卡線、四卡線、五卡線……并沒有那麼多!
審神(嬸嬸):出自遊戲《刀劍亂舞》,因為玩家扮演審神者,所以又取諧音稱玩家為“嬸嬸”。
提督:出自遊戲《艦隊collection》,玩家扮演提督,所以玩家們都會自稱提督。
P:即Producer制作人,最初出自《偶像大師》,玩家扮演偶像們的制作人,所以又自稱P。
以上列舉的是幾個比較有名的玩家稱呼,不過在不同遊戲裡,玩家扮演的人物不同,也就有不同的稱呼了。
這個二次元手遊名詞寶典大家就拿去吧,不用謝我!記住了這些二次元手遊的專用術語,以後和小夥伴們讨論就不用怕聽不懂啦!出去裝逼時甩出一堆術語,别人肯定帶着膜拜的眼神45度角向上仰視你,覺得你是個資深玩家(并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