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
更新时间:2024-06-03 22:44:44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1

南京:石頭城

東漢末年,那時候的南京地盤隻有巴掌大,下轄不過幾座小縣城。到了三國時期,特别是赤壁大戰之後,孫權為了進一步穩固父兄基業,不斷加強長江中下遊的軍事、經濟、文化建設。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他從京口(今鎮江)遷至秣陵(今南京)第二年,發誓要為江東父老建立新業,改秣陵為建業。229年,他在武昌稱帝後就還都建業,在南京石頭山修建了石頭城,用它作為保護東吳京師建業的資本;預備軍事石材,石材基地多建造了烽火台,用來立即發出報警信号,因地理位置十分接近,所以稱南京為石頭城。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2

無錫:梁溪

梁溪,水名,為流經無錫市的一條重要河流,古稱“梁清”溪,其源出于無錫惠山,北接運河,南入太湖。梁溪的得名有兩種說法,《無錫志》(元·王仁輔)裡記載有“古溪極狹,南北朝時梁大同(公元535—545年)重浚,故号梁溪,南北長三十裡 。”也有相傳東漢時著名文人梁鴻偕其妻孟光曾隐居于此,故而得名。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3

徐州:彭城

徐州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于今市區所在地,為大彭氏國,自始起徐州稱彭城,是江蘇境内最早出現的城邑。夏禹治水時,把全國疆域分為九州,徐州即為九州之一。當時“徐州”隻是作為一個自然經濟區域的名稱,彭城邑成為這一區域的中心城市。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4

常州:龍城

傳說常州西北有座九龍山,山上古廟當家和尚弘智夢見東海龍王的九太子托九龍山山神寄夢,與龍兄争占常州,弘智率全廟衆僧擊鼓撞鐘,念佛誦經助九太子取勝。從此常州安居樂業,故每年五月初五,郡城百姓建造六色龍船,在白雲溪競渡紀念,故常州便被稱為“龍城”。另一說,南北朝時期常州出了齊、梁兩代15個皇帝,古代龍是皇帝的象征,傳說常州古有龍氣,因而出了這麼多皇帝,所以又說常州為龍城。據史料記載,明隆慶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觀民建“龍城書院”,書院取名龍城,可見,常州400多年前就有龍城之名。清乾隆皇帝六次巡視江南,三次到常州天甯寺拈香禮佛,并禦筆題寫了“龍城象教” 的匾額。皇帝是一國之君,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威,他能為常州之寺題寫“龍城象教”大匾,便足可表明連當時的皇帝都對常州稱作龍城給予了确認。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5

蘇州:姑蘇

蘇州有一個典雅的别名“姑蘇”。“姑”的發音為輔音G,當地土語音,發聲詞,無意義,常作專用名詞的前綴詞。相傳,在夏代之前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謀臣叫“胥”。他不僅有才學,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幫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敬重,封為大臣,冊封江東。從此江東便有“姑胥”之稱。周代,因胥有獄卒之義,不符周禮,故擇《詩經》中“山有扶蘇”的“蘇”字為地名。“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即是講的蘇州。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6

南通:通州

因地處河運輸交通要道,是糧食、物資的重要運輸樞紐而得名。《讀史方輿紀要》卷23揚州府通州:“州據江海之會,由此曆三吳,問兩越,或出東海,動燕齊,亦南北之喉吭矣。周顯德五年取其地,始通吳越之路,命名通州,良有以哉。清代時為避免與現北京通州重名,在南方的通州名字前面加上一個“南”字,以示區别。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7

連雲港:港城

2006年,連雲港市正式确定“港城”為其城市别稱。“港城”這一稱呼在連雲港由來已久,且是對确立“國際性海濱城市、現代化港口工業城市、山海相擁的知名旅遊城市”發展戰略定位的呼應,充分地概括和反映了連雲港的城市特點。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8

淮安:楚城

相傳,楚霸王在淮安登基的時候,淮安城裡曾發生這樣一件事。一日,楚霸王坐在望海樓上觀望,隻見城門旁邊,興風作浪,水色茫茫,刹那間水勢暴漲,隻見水已到城門腳下,而且水勢還在上漲,楚霸王圓睜雙眼,定眼一看,原來是一條青妖作怪。于是吩咐手下拿箭,楚霸王搭好箭,拉滿弓,一箭射去,正中青妖的頭上。從此,妖怪再也沒有打淮安的主意,淮安城一直留至今天。人們為紀念西楚霸王勇猛除害,把淮安城稱為“楚城”。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9

鹽城:瓢城

鹽城在地圖上看起來就像用葫蘆做的瓢一樣,在古代,"瓢"是專門生産,輸送鹽的工具。由此得名為“瓢城”。鹽城雖取大海之鹽,但也屢有水患之害。鹽城“城形似瓢也”,如此鹽城便可“瓢浮于水,永不沉沒”。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10

揚州:廣陵

廣陵,古城揚州的先名,曆史上的揚州。廣陵區,是揚州的中心城區。位于廣陵區域的揚州古城占地5.09平方公裡,是國内曆史風貌保存比較完好的古城之一,體現揚州古代文明的核心區域。春秋時期,今揚州市西北部一帶為邗國。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在蜀崗上築邗城,并開鑿中國曆史上最早的人工運河之一--邗溝,溝通江淮水系,為揚州開發之始。戰國時楚懷王在夫差邗城舊址上二次築城,揚州是丘陵地帶,因此“廣被丘陵”,取義廣陵。廣陵之名始于此。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11

鎮江:京口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這首《泊船瓜洲》脍炙人口。

京口是現在鎮江市的京口區,也是鎮江主城區核心部分。京口最出名的時期在東晉,它具有“内鎮優重”的地位,是都城建康賴以補給和拱衛的戰略要地。東漢末年,孫權稱霸江東,于公元209年在北固山前峰築鐵甕城,号稱“京”通稱京口。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12

泰州:鳳城

泰州城又名鳳城,起源于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泰州桃園裡有一塊形如鳳凰的石頭。據說那是鳳凰姑娘舍生取義、涅槃重生的英雄化身,這也是泰州又名鳳城的由來。另一種說法,就是古泰州城與水緊密相連,城内外水網密布,街渠相依,形成了以稻河為南北長軸,兩座城池為其雙翼,外城河與城内的玉帶河交錯環繞,水繞城、城抱水、街河并行、水城一體的城市格局,因其形似鳳凰(南門為鳳頭,城河為鳳尾)。故泰州城又有鳳凰城之美名。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13

宿遷:鐘吾

鐘吾,古國古都,東周時鐘吾子爵封地,建立"鐘吾國",在江蘇宿遷,宿遷也稱鐘吾。千百年來,宿遷人民一直以鐘吾後裔自居。清代乾隆皇帝在詩中也稱宿遷是鐘吾大地,宿遷人是鐘吾父老。

江蘇每個市的别名(江蘇省各地市别稱由來)14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