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有一句玩笑話,“從歌樂山上逃出來的”,外地人不清楚,本地人都明白,指的是從歌樂山上精神病醫院跑出來的,當然,歌樂山作為沙坪壩區知名的森林公園,有影響力的東西挺多,除了精神病醫院,還有渣滓洞,白公館以及防空洞等,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旅遊景點。
渣滓洞,白公館是婦孺皆知的景點,這裡不再多說,防空洞可能有些詫異,别急,聽小編娓娓道來,地處歌樂山健身步道附近,沿着索道起點站向上爬山即可,要不了多久就能到達,友情提示,由于是未經開發的野景點,可能不是很好找,最好請教健身的市民。
防空洞并沒有真正的名字,這裡便于描述,姑且稱之為歌樂山防空洞,曆史并不悠久,是建國以前,為躲避日寇的炮火開挖的,規模特别大,共有三層,總共有數千米長,由于防空洞處在城郊位置,孔祥熙、吳國桢的公館附近,用作儲存黃金及貴重資料等。
歌樂山防空洞完全是人工開鑿出來的,工程難度特别大,洞口有“*隐洞”字樣,由于風化嚴重,第一個字看不清楚,進入洞中,邁開小型儲水池,就是主幹道,主幹道高約2.5米,寬2米,長度在300米左右,道路盡頭是出口,同樣處在深山密林中,甚是隐蔽。
歌樂山防空洞曆史上承擔着重要的作用,結構肯定不簡單,除了主幹道,每隔數十米,還有分支,分支隧道口徑略比主幹道小一點,但結構更複雜,裡面有石室,有排水溝,還有通風口等,更讓人驚奇的是,分支裡面還有上下層,總體感覺就是錯綜複雜,猶如迷宮,在裡面遊玩,稍不注意就迷路了。
歌樂山防空洞盡管所處位置不錯,又有曆史底蘊,但畢竟是還沒有旅遊開發,安全設施嚴重缺失,進洞道路也是人為踩踏出的羊腸小道,道路崎岖,雜草叢生,洞子裡面,沒有照明,一片漆黑,更嚴重的是,由于廢棄多年,無人管理,局部地方還有塌方的痕迹,可以說,進洞探險,隐患無處不在。
不過,有意思的是,歌樂山防空洞以前默默無聞,如今在新媒體的推動下,俨然成了網紅景點,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探秘,有些遊客很專業,當然無可厚非,但更多的遊客水平差一些,防護意識不強,多少都有一些危險,不建議前往,畢竟還是要注意安全呀,你說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