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雲南正宗的過橋米線的吃法步驟
雲南正宗的過橋米線的吃法步驟
更新时间:2025-07-12 15:46:11

傳說:古時候秀才在蒙自南湖的一個小島上讀書,賢妻給他送來吃的。路很遠,經常很冷。一天,她端來一鍋雞湯裡面還是熱乎乎的。原來,厚厚的雞油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她受此啟發,經常給丈夫端上雞湯米線。送飯的時候她要過湖中間的橋,所以有人叫它“過橋米線”。過橋米線的名字是因為吃米線時,米線在兩碗之間形成一個連續的“橋梁”故名“過橋米線”是雲南風味小吃之一、味道鮮美,吃法獨特,家喻戶曉。「鍊接」

雲南正宗的過橋米線的吃法步驟(大家都知道過橋米線)1

雲南米線可分為兩大類。俗稱“酸漿米線”,工藝複雜,生産周期長。特點:米線筋骨好,滑爽香甜,有米清香,這是一種傳統的生産方式。另一種是直接放入機器壓榨的米線。壓縮成型,摩擦熱使大米糊化,稱為“幹米線”。幹曬後方便攜帶和儲存。吃的時候,重新煮熟,膨脹。幹米線咬起來硬,線很長,但缺少米飯的清香。

雲南正宗的過橋米線的吃法步驟(大家都知道過橋米線)2

過橋米線以其考究的湯料、獨特的吃法、新鮮香甜的香味,成為雲南特有的小吃。過橋米線很好吃。米線主要由湯料、肉片、米線和調味品制成。湯是用肥雞、豬骨等熬制而成,清澈透亮;将雞胸肉、豬裡脊肉、肝髒、腎髒、鮮魚肉等切成薄片,放入小盤子;米線最好是又白又硬的;同時還有豌豆尖、黃芽韭菜、小菠菜等。

雲南正宗的過橋米線的吃法步驟(大家都知道過橋米線)3

吃的時候,用一個大的“海碗”盛湯,加入味精、胡椒粉、熟雞油。碗裡沒有任何熱量,湯會很濃很濃。湯上桌後,将鴿蛋放入碗中,再将肉片放入湯中,輕輕攪拌,瞬間變得白嫩如玉蘭片。然後加入新鮮蔬菜、米線,淋上辣椒油、香油等,即可食用。碗中的紅、白、黃、綠相得益彰,美妙的香氣令人耳目一新,讓人食欲大開,欲罷不能。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元宵節文體活動
元宵節文體活動
農曆正月十五,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元宵節。為慶祝元宵節我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分别開展多種元宵慶祝活動任君選擇~一、圖書館活動“逗利是”是中國春節的一大傳統活動,每逢春節,小朋友最開心的莫過于收到利是,得到新年祝福。但拆完之後的利...
2025-07-12
恭迎菩薩聖誕日
恭迎菩薩聖誕日
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無量光,有量諸相蒙光曉,是故稽首真實明。農曆十一月十七(2018年12月23日),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發心念誦阿彌陀佛,功德億倍于平常。阿彌陀佛有大光明,具足無礙大用,善惡等攝,五乘齊入,故别名無量光。為恭迎這一殊勝...
2025-07-12
關于小年的傳說由來
關于小年的傳說由來
我們俗話說“三長兩短”是指發生意外的災禍或者生命危險的事情。我們隻知道說,那麼三長兩短到底是指哪三長和哪兩短呢?最早這個成語出自明朝的《鴛鴦棒》裡。這三長兩短呢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和棺材有關的。棺材是用六塊木闆制作而成。蓋和底分别叫做天與...
2025-07-12
端午節來曆和節日風俗的手抄報
端午節來曆和節日風俗的手抄報
2020年6月25日便是端午節了,很多老師也會布置端午節相關的手抄報作業,小編為大家準備了手抄報内容,希望能幫到小朋友們。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
2025-07-12
豎中指流行了多久
豎中指流行了多久
如此熟悉的手勢,豎中指。對于這個手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與朋友開玩笑或者表達情緒時都會用到。豎中指,在西方文化裡豎中指是一種表示情緒的動作,意義多為鄙視。豎中指在世界範圍内是一種常見的侮辱别人的方式,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表現。但...
2025-07-1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