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寵物
/
關于狗十三的故事
關于狗十三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8-08 02:46:51

在電影《狗十三》中,李玩的人生沒有脫離重男輕女的俗套,她的父親和家人,對家中的弟弟格外嬌慣疼愛,而對她卻是冷漠與忽視。

關于狗十三的故事(同是李家的女兒)1

可奇怪的是,同是李家的女兒,作為李玩姐姐的李堂,貌似卻沒有李玩的痛苦與壓抑。相反,李堂在父親李玩,終甚至繼母面前,都表現得很如魚得水。

愛因斯坦走丢後,李堂願意陪着李玩,去四處尋找愛因斯坦。當繼母找來了新的“愛因斯坦”的時候,李堂也願意在繼母的眼色下,去幫着她一起騙李玩說,這就是真正的愛因斯坦。

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許久以後,李堂李玩發現了當初正主的愛因斯坦,可李玩已經選擇放棄了,李堂卻跟愛因斯坦的新主人辯論了半天。

關于狗十三的故事(同是李家的女兒)2

李堂這樣的人,細細一品,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貌似都見過。他們心地不壞,表面上感覺或冷漠,或沒心沒肺,骨子裡卻很善良。

他們做什麼事情,好像都不會很用力很較真,但被惹急了,也會發出巨大的能量來。比活的較真的人相比,李堂們活得更灑脫一下。比活得麻木的人,李堂他們則活得更熱心一些。

像李堂這樣性格的人,我覺得要麼是像李玩一樣吃了許多苦頭,自己變得老實了。要麼就是本性如此,喜歡順其自然,該争取的時候争取,争取不到就自動放棄了。

關于狗十三的故事(同是李家的女兒)3

在電影裡,李玩在遭遇了一系列的不公平的待遇後,她終于學會了跟生活妥協,終于學會了向命運低頭,做一個父親長輩眼裡的乖孩子。

我同情李玩的遭遇,但是不喜歡她的性格,用力的時候,超負荷的把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力都用上。當發現自己竭盡全力後,換來隻有失望,就失去了所有的力量,連一點正視反抗的勇氣都沒有了。

所以在性格上,相對于李玩,我更欣賞李堂的。李堂這樣的人,雖然是父親繼母眼中的乖孩子,但她是敢于或者是有能力在長輩面前耍花招,去拒絕那盆代表妥協的肉的。

關于狗十三的故事(同是李家的女兒)4

李堂李玩還有他們弟弟的人物設置,真的是非常巧妙,他們之間的人物對比,很容易讓人引發深思。曹保平真的是一位很棒的導演,從《烈日灼心》到《狗十三》,他的每一部電影,都能讓人感受到真實的力量。

作為影迷,希望曹保平導演,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作品。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大熊貓咬人事故
大熊貓咬人事故
據台媒報道,台北市警局捷運警察隊29日發布新聞稿稱,16日當天,台北捷運警察隊第三分隊警員巡邏時,接到通報稱忠孝新生站有旅客需要協助,2人趕到現場調閱監控後發現,一名女乘客在站台候車時,突然被一隻松鼠爬上身并咬傷右腳後膝處,該乘客趕緊向站務...
2025-08-08
鹦鹉魚治療
鹦鹉魚治療
鹦鹉魚屬于大中型魚,應該把它放入較大的缸裡飼養,并且加強水的清潔和輸氧,熱帶魚壽命短,一般隻有2~3年(小型魚),魚患病及時治愈是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鹦鹉魚常見病的防治要點如下:病态表現有時不同的病有相同症狀,這就需要根據特殊症狀做為确診的...
2025-08-08
少林寺出的正宗十三棍僧
少林寺出的正宗十三棍僧
當年看《少林寺》印象最深的就是李連傑吃狗肉這一段,沒辦法,那時候窮,吃不上肉,誰看見肉都饞。狗肉好不好吃不知道,但和尚們吃的是真香。說到這,擔心愛狗的朋友不理解,需要詳細解釋下。雖然影片上映于1982年,但這段吃狗肉的情節其實被安排得很自然...
2025-08-08
藍色毛的鹦鹉是什麼品種
藍色毛的鹦鹉是什麼品種
平時看公園的大爺們玩鳥,都是綠色黃色的鳥,可能是我分不出品種,感覺就是非常普通的樣子。要讓我們這些外行人感興趣的鳥兒,必須是第一眼能給我們造成顔值上的沖擊。日本一主人養4隻可愛的柏克氏鹦鹉,其中一隻粉紅色的鹦鹉,更是讓不管男生女生都覺得十分...
2025-08-08
為什麼稱聶遠為大豬蹄子
為什麼稱聶遠為大豬蹄子
一部《延禧攻略》,男主角聶遠也随之大火,現在機場也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雖然在劇中坐擁後宮佳麗三千還被叫做“大豬蹄子”,但現實中,聶遠與妻子可是非常恩愛的,這不倆人就穿着情侶裝出來了~聶遠當日一身打扮也是非常清爽的,一點都看不出是40歲的人!...
2025-08-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