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傳統端午節的來曆
傳統端午節的來曆
更新时间:2025-08-18 02:31:39

傳統端午節的來曆?【屈原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傳統端午節的來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傳統端午節的來曆(關于端午節的來曆說法)1

傳統端午節的來曆

【屈原說】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楚國百姓得知屈原之死哀痛異常,為防止魚兒吃屈原的身體,紛紛投以飯團。後來人們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并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伍子胥說】

在江浙一帶,是說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吳王阖闾信任。他忠心耿耿幫助吳王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吳國國力達到了鼎盛之勢。吳王閹闾去世後,他繼續輔佐夫差即位,幫助吳國打敗越國。伍子胥分析吳越兩國由于自然條件的因素,二者隻能存其一,所以他主張一定要滅掉越國。

夫差拒絕了他的提議,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将我眼睛挖出懸挂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吳國百姓懷念國之柱石伍子胥。千百年來江浙一帶相傳伍子胥死後忠魂不滅化為濤神,端午節即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孝女曹娥說】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号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诔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三年級英語思維導圖詞彙和句子
三年級英語思維導圖詞彙和句子
馬上快期末考試了,從史家小學英語老師推薦的思維導圖串記法記英語單詞,确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家有上小學的娃,不妨試試。首先從理論上講,大腦的運作模式是:聯想和想象,也就是說,隻要是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記憶單詞的,就是高...
2025-08-18
古代民間傳統習俗
古代民間傳統習俗
古代民間傳統習俗?彭林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學研究院院長;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全國政協“人民政協講壇”特聘教授,日本京都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法國人文之家訪問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儀禮》複原與當代...
2025-08-18
什麼地方有戴孝習俗
什麼地方有戴孝習俗
上期内容我們分享了養老送終,這期我們來分享招魂和披麻戴孝,什麼叫招魂?當人将要斷氣時,人們用輕飄飄的羽毛放在人的口鼻前,或用手掌以此來看他是否還有呼吸。如果沒有呼吸親人或巫師就大聲呼叫死者的姓名,三魂七魄來歸真,你快回來吧。其他人就附和喊,...
2025-08-18
8月16日穿衣指南今日運勢
8月16日穿衣指南今日運勢
小曆說運勢:一大串“宜”的周六這是讓我們浪浪浪的節奏!2017年6月10日,星期六,農曆五月十三,丁酉雞年,丙午月,戊辰日。宜:嫁娶;訂婚;訂盟;舉行成人儀式;買車;祭祀;開光;祈福;求子;出行;打掃衛生;砍伐樹木;搬入新房子;拆掉建築物、...
2025-08-18
室外燈籠制作
室外燈籠制作
元宵節将至,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慶氛圍,豐富轄區孩子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天(2月13日)下午,盈浦街道舉辦趣玩寒假——快樂營元宵燈籠活動,十幾組親子家庭圍坐一堂,大手小手一起做燈籠,傳承民俗情,讓孩子們認識中國傳統節日的...
2025-08-1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