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題規律:
高頻考點: (10年11考)
中頻考點: (10年2考)
二、考試要求:
考試要求
初步學會在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氧氣
能識别分解反應
知道催化劑的重要作用
考點一、工業制法(分離液态空氣法)
考點二、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化學變化)
考點三、催化劑
考點四、分解反應
三、考查方式
(一)、考查實驗室氣體的裝置選擇
對氧氣的制取實驗是中考中涉及最多的基本實驗,其考查的内容有儀器的選擇,藥品的取用,操作步驟的進行,氣體的收集,檢驗,驗滿等知識,一般得分率高。
(1)有關氧氣制取考查内容:
1、考查反應原理 2、考查實驗步驟 3、考查收集方法 4、考查檢驗方法 5、考查後果原因 6.考查實驗裝置的選擇與組裝
(2)三類典型中考題
1、裝置的選擇 2、藥品的選擇 3、實驗探究
實驗室制取氧氣反應原理: ①加熱高錳酸鉀②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實驗室制取氧氣注重事項: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破裂);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導管口開始有氣泡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當氣泡連續地較均勻地放出後再收集(因為開始放出的氣泡不純,含有空氣)③排水法收集氧氣結束時,應先撤去導管,後停止加熱(防止水倒吸入試管,導緻熱的試管破裂。)
(二)考查催化劑和催化作用
四、知識點:考點1、氧氣的工業制備
1、分離液态空氣法(原理:利用N2、 O2的沸點不同,N2先被蒸發,餘下的是液氧(貯存在天藍色鋼瓶中)
2、膜分離法
考點2、實驗室制氧氣
(一)、原理
MnO2
2H2O2=====2H2O O2↑
△
2KMnO4 ====K2MnO4 MnO2 O2↑
MnO2
2KClO3======2KCl 3O2↑
(二)、裝置
1、發生裝置:根據反應物的狀态和反應條件
(1)固固加熱型(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
(2)固液不需加熱型(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
2、收集裝置:根據氣體的密度、溶解性
(1)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
(2)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3)難溶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
(三)、操作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以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并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
1、連接儀器
2、檢驗氣密性
3、裝藥品
4、固定裝置
5、點燃
6、收集氣體
7、撤離導管
8、熄滅酒精燈
實驗儀器安裝步驟:先連接實驗裝置(從下到上,從左到右)
(四)、收集
(五)、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六)、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内
(七)、注意事項
①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藥品中殘存的水分受熱變成水蒸氣,遇冷倒流回試管底部,使試管炸裂。
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增加物質的受熱面積。
③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4~1/3處,便于加熱,松緊要适度。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導管口剛産生氣泡時不能立即收集,待導管口有連續均勻的氣泡冒出時再收集。因為開始時排出的氣泡裡空氣,若此時收集,則氧氣不純。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導管伸到集氣瓶的底部,便于空氣排出。
⑨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要正放,瓶口處蓋上玻璃片。
⑩裝藥品前必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考點3、催化劑:
1、定義:指在化學變化裡能夠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叫做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2、催化劑一定應抓住“一變兩不變”來理解。“改變”包括“加快”和“減慢”,“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不能誤認為“反應過程中不變”或“物質性質也不變”,因為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可能改變了,而在化學反應的前後是不變的。
3、實驗室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若不加二氧化錳過氧化氫就不一定不反應
4、使用催化劑化學反應不一定加快,也可能減慢
5、使用催化劑不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6、二氧化錳不一定是用作任何反應的催化劑
7、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氧氣可能用二氧化錳可硫酸銅溶液作催化劑
8、使用過的催化劑通過過濾再回收利用
考點4、分解反應
1、定義: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
2、特征是“一”變“多”。
3、表示形式:A→B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