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是慵懶自由的美好時光,也是萬千宅男宅女被“人在旅途”的朋友們曬出風景照虐慘的時刻。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簡直被勾引得不要不要的。
如果你也和堂主一樣,空有一顆想要出遊的心,奈何沒辦法出門遠遊,而且那不能出門的諸多因素裡,除了窮、熱愛工作,更重要的是——暈車!!!!
暈車的滋味可真不好受,渾身無力還會嘔吐不止。
而且這還與耳朵的前庭蝸器密切相關,在内耳中骨迷路及膜迷路是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感覺的主要部位,調節着人體位置的平衡能力,而前庭蝸器和前庭神經與中樞神經相連。
當我們乘坐汽車、船、飛機時,身體都會遇到一些不規則的體位改變,也就是晃動,這種晃動的感官刺激着内耳中的前庭蝸器産生神經沖動,過神經調節就産生了暈車的一些類反應,這其實是一整比較正常的生理現象,可是對于耐力比較差的人,暈車的反應會比較強烈。
為何隻一小部分人會暈車?
福特公司于4月份公布了的暈車研究結果顯示:
▲這項研究是福特汽車“研究與創新中心”聯合一些運動醫學方面的專家一起開展,福特想通過這種研究,為将來改善汽車的乘坐舒适性和減輕暈車症狀打下基礎。
車上的乘客盯着屏幕(比如玩兒手機、平闆電腦)平均看上10分鐘左右,會出現不适症狀;
幼兒和青少年最容易受暈車的困擾,金魚也會暈車(可憐的金魚!已經超越小白鼠的科研貢獻了),不過,學會走路前的嬰兒不會暈車。
為什麼會這樣?
由于每位朋友基因遺傳以及身體素質不一樣,通常父母有暈車的,子女暈車的情況也是會高些。與此同時也是和大家内耳庭器也是有關系!
内耳前庭器也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大家内耳前庭器所感受到運動刺激之時,那也會對大家中樞神經有所刺激,每人所受到此刺激之時都會有限度以及時間,一定限度以及時間之内大家不會有不好的反應,不過每個人對此些刺激強度以及時間忍受性限度都會不一樣,此限度就是區分暈車和不暈車了!
伯内特說,“從進化角度來看,能造成這種感覺混亂的,除了營養不良就是中毒”,所以大腦才會通過讓人嘔吐來解毒。
這也是為什麼人乘車時看書、玩手機更容易暈車,而看向窗外就會好些。而兒童大腦由于正處在發育中,因此特别容易暈車。但随着年齡增長,大腦系統逐漸變得更有效率,暈車現象就越來越少。
為何汽車越好就越易暈車?
人對于高頻噪音也是敏感些,通常會感覺到吵的噪音就是高頻噪音。豪車一般會加大車體阻尼系數,将車子高頻振動給抑制成低頻振動。這也表明,車在做隔音之時,先去降低振幅,與此同時也可将頻率給降低。
将人耳朵敏感高頻噪音個降低成了人耳朵不太感冒的低頻噪音,這也是好的車子關門以及震動聲較沉悶的緣由。這種低頻噪音讓大家認為噪音小,不過有些人會比較敏感,身體也難以去适應這樣的低頻,進而會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
影響暈車的其他因素
1. 睡眠的質量比較差或者睡眠不足,以及過度的身心疲憊的時候乘車,都可能有暈車的症狀發生。
2. 當我們饑餓的時候,胃液會大量的分泌,如果不能及時補充能量,就會出現血糖過低,出現低血糖的症狀,再加上激烈的搖晃,就會加劇暈車這一生理現象,相反的,吃的過飽,血糖突然的升高也會加劇暈車的反應。
3. 有些經常暈車的人,一看見車甚至是想到就會産生條件反射,這是一種心理暗示。
怎樣預防暈車?
根據以上結論,要減少暈車症狀的發生,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着手:
1.遠行前要保證睡眠充足,放松心情,飽滿的精神狀态是确保一切順利的良好基礎。
2.保持通風,充足的氧氣有助頭腦清醒。
3.進食不宜過飽也不宜過少,以恰好不餓為度。
4.盡量避開高峰時段或選擇地鐵以減少擁堵造成的走走停停。
5.選擇開車較穩的司機,啟動及停車時可以勻變速的司機師傅是不暈車的護身符。
6.減少會産生能耗尤其是花費腦力和視力的動作及行為(如看手機),同時座椅和坐姿盡量舒适,可以适當聽點舒緩的音樂。
7.盡量避開逆行的座位,容易暈車的人倒着坐會比站着都難受。
8.用活性炭包又或有些香水味水果去給車内空氣淨化下!
9.大家暈車嚴重的可提前去備點暈車藥以及風油精等對暈車藥物又或食物也會有效果!
扒了這麼多,是不是對暈車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準備好出去嗨了嗎,我們路上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