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壯族三月三的傳說
壯族三月三的傳說
更新时间:2024-05-07 21:52:17

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壯族的重要傳統節日——“三月三”。

随着2014年“壯族三月三”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以及“三月三”成為廣西法定假日,“壯族三月三”已然成為承載和展示壯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平台,有助于将壯族文化及廣西民族文化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那麼,你知道這個節日的起源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追溯“壯族三月三”的由來吧!

壯族三月三的傳說(節日起源追溯)1

由于上巳節與清明節、寒食節的時間幾乎重合,從宋朝開始,中原地區上巳節、寒食節漸漸與清明節三節合一了。有些節日習俗相互融合,有些逐漸消失,有些習俗則殘留了下來,如清明祭祀、踏青、插柳、戴柳圈等最初都是上巳節的習俗。中原地區三月初三上巳節與清明節、寒食節在時間上和風俗上合而為一,導緻了上巳節的逐漸統一。

而在壯族地區,上巳節卻演變成為“三月三”歌節傳承至今。秦始皇統一嶺南之後,随着漢族人不斷從中原南遷,壯族先民與漢族人民的交往、交流日趨頻繁深入,三月初三上巳節便在壯鄉大地生根、發芽,并在與當地文化的交融中煥發出勃勃生機。壯族自古是一個稻作民族,三月初三正是播種的時節,祈求豐收和人丁興旺便成了這一時期節日的主題。同時,祭祀、祓禊、求子等上巳節習俗也傳入了壯族地區并與壯族的風俗習慣等結合形成了一些新的節日民俗,如壯族地區“三月三”祭拜“花婆神”求子。壯族自古是一個歌唱的民族,唐代以後出現的歌仙劉三姐是“歌圩的女兒”,劉三姐這一傳說人物聰慧機敏,歌如泉湧,美麗動人,深受壯族百姓們的喜愛。壯族“歌圩文化”與“三月三”上巳節相融合,壯族的“三月三”就成了為紀念劉三姐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節日——歌仙節。

壯族的“三月三”歌節,至遲在宋代已經成形。《太平寰宇記》中就有記載:“壯人于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嶺外代答》也說:“交趾俗,上巳日,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抛之,謂之飛馳(繡球)。男女目成,則女受馳而男婚已定。”“三月三”正是春耕農忙的時令,在這個時候人們除了需要祭祀神靈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之外,人們也在田間地頭對歌,既能消除疲勞,又能通過對歌來擇偶,他們認為三月既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候,也是人類繁衍的好時辰。

明代,“三月三”成了壯族人每年趕歌圩的時間。歌圩的形式和内容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明代邝露的《赤雅》中關于“浪花歌”的描述亦常常為後人引用:“峒女于春秋時,布花果笙箫于名山。五絲刺同心結,百紐鴛鴦囊。選峒中之少好者,伴峒官之女,名曰天姬隊。餘則三三五五,采芳拾翠于山椒水湄,歌唱為樂。男亦三五成群,歌而赴之。相得,則唱和竟日,解衣結帶相贈以去。春歌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節。三月之歌曰浪花歌。”浪花歌,便是壯族青年男女佳節聚會唱歌和進行活動的一種形式。

壯族三月三的傳說(節日起源追溯)2

清代是壯族民歌最繁盛的時期,“三月三”歌圩節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清代詩人趙翼對德保歌圩曾作描寫:“春三二月圩場好,蠻女紅妝趁圩嬲。長裙闊袖結束新,不睹弓鞋三寸腳。誰家年少來唱歌,不必與侬是中表。但看郎面似桃花,郎唱侬酬歌不了。”清代龍州壯族文人黃敬椿也有詩篇:“木棉飛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聽誰慧舌制新詩。”

壯族的“三月三”歌圩自形成以來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壯族的“三月三”也成了壯族地區最為隆重的歌節之一,它既發展了趕歌圩的節日民俗,又繼承了祭祀、掃墓等多種多樣的節日傳統,成為壯族兒女一年一度娛樂休閑的盛會。

來源:賀州市圖書館

轉載:賀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系我們修改删除

壯族三月三的傳說(節日起源追溯)3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