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要下雨了教學要求:,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14課要下雨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14課要下雨了
14 要下雨了
教學要求:
1.會認“腰、坡”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空”,會寫“直、呀”等7個生字。
2.了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現象,初步産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問句和感歎句,能分角色讀好課文的對話。
4.借助圖片、聯系生活實際,了解“陰沉沉、潮濕”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朗讀、感悟課文内容。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标:
1.認讀生字、新詞。
2.朗讀、感悟課文内容。
教學準備:錄音,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揭示課文題目
1.聽錄音,讓學生說說聽到了什麼聲音。(嘩嘩的雨聲、轟隆隆的雷聲)
2.同學們聽到這些聲音,知道了什麼?(要下雨了)
3.下雨了,自然界有變化,那麼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麼變化呢?學習了《要下雨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就會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識。(闆書:要下雨了)
二 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生字圈畫出來。
2.同桌互查生字讀音。
3.老師出示生字卡片,點名抽讀。
4.分段接讀,糾正字音。
三 朗讀課文,感悟文意
1.小白兔是怎樣知道要下雨了呢?在小組内分角色練習朗讀。
2.燕子、小魚、螞蟻都說了什麼?分别請扮演這些角色的同學來朗讀。
3.想一想:這時候燕子、小魚、螞蟻的心情是怎樣的?
4.大家讨論一下:要下雨了,小動物們都有哪些表現?(燕子低飛,小魚遊到水面,螞蟻搬東西)
5.小白兔知道要下雨了嗎?他是怎麼做的,怎麼說的?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6.小白兔的想法前後一緻嗎?(不一緻。開始将信将疑,後來半信半疑,最後十分肯定)下雨前,小白兔有什麼發現呢?(看到天陰沉沉的)
7.請學生再次分角色朗讀。
8.學了這篇課文,誰能解釋一下,要下雨了,燕子為什麼低飛,小魚為什麼遊到水面,螞蟻為什麼要搬東西?
9.你還知道下雨前有什麼現象嗎?(蜻蜓低飛,龜背上有水珠,雞不喜歡回窩等)
四 課後延伸,練習背誦
1.同學們,要下雨了,自然界會發生變化,那麼要晴天了,自然界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請大家從課外書中找答案。
2.抄寫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反思:
1.導入時以大家熟悉的雨聲、雷聲呈現,選取學生知曉的生活常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和認知水平,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将他們引入情境,又能引出本課的課文題目,同時向學生滲透自然現象之間的聯系,為後面的教學作好鋪墊。
2.在感悟文意的時候特别要注意問題的逐層深入。這一環節的重點是讀好課文,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才能領悟課文。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以情境引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使學生讀得入情入境。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師創設的情境裡面,為後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嘗試讀好課文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體會到了課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對文中的情感因素有了深刻的體驗。有感情地朗讀不僅是方法,更是理解課文内容的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标:
1.分析記憶本課的生字。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複習檢查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并組成詞語。
二 分析字形并記憶
1.小組交流:運用什麼方法記憶這些生字?
2.說說識記方法。
(1)形近字記憶:池—潮—濕 門—悶
(2)加一加記憶:申—伸 皮—坡 自—息
(3)減一減記憶:控—空
3.猜字遊戲。
三 指導書寫
1.描紅,尋找關鍵筆畫。
2.老師出示字帖,學生說出關鍵筆畫,老師範寫。
呢 加 邊 直 呀 嗎 吧
3.學生臨寫。
4.在習字本上書寫。
5.展示評價。
教學反思:
1.讓學生互相讨論來總結一種或幾種識記生字的方法也是不錯的選擇。有的學生隻喜歡用一種方法記生字,其實對于某些生字來說,采用别的方法會更好。讓學生相互讨論可以使學生識字的方法多樣化。
2.在練習寫字的時候,很多學生的姿勢不正确,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對此,老師要有意識地提醒學生注意寫字的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