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宗良勤)“彩蓮船哪,喲喲;慶豐年哪,呀嗬嗨。盛世時代,呀兒喲,衆民歡哪,劃着。喲喲,呀嗬嗨。衆民歡哪,劃着。”2月1日,位于武漢經開區軍山街的長山村西邊湖生态農莊廣場上,由當地居民組成的彩船隊正歡天喜地的表演,吸引村民與莊内的客人共同駐足觀看,這個承載村集體經濟引擎功能的莊園,一派生機勃勃,活力盎然。
作為長山村當地傳統民俗,彩蓮船長約六七尺,寬約三四尺,頭尾上卷高翹,中間為樓閣式船篷,用五彩色紙裱糊和五彩綢绫紮成錦團花簇。當天的彩船表演,坐船美婦腳尖着地,碎步走動,雙手操作船體,微微顫動,如行雲流水;前面的船工,邁着圓場步、橫跨步、悠悠步、點水步、十字步、轉船步各類步伐,翩翩起舞的表演引船。精彩的表演讓場外觀衆看得如癡如醉。
富起來之前,長山村的村民就是用這種形狀的“梭子船”在長江、東荊河捕魚補貼家用,日子緊巴巴的。借力各類發展機遇,在村黨支部帶領下,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充分挖掘“山水、村落、生态”等旅遊資源,打造西面湖休閑農業項目落地,開發田園采摘、家庭自助式就餐、互聯網銷售平台等農業延伸特色服務。“日子紅火了,街坊們也口袋鼓起來了。”正在觀看彩船表演的村80歲老黨員張可餘滿眼都是幸福。2022年,長山村民集體分紅資金達195萬元,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緻富村。
“火紅日子也是精神文明富足的好日子。”作為村文娛活動骨幹的婦聯主任王妹利深有體會。她說,口袋鼓了的長山村有更長遠幸福目标。從2016年開始,村集體堅持開展“十星級文明家庭”評比、“五好文明家庭”創建、“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評選等活動,尊老愛幼、鄰裡和睦逐步成為村民關系的新時尚。村集體還探索開展德行積分制度,建立起3支40餘人的志願服務隊伍,形成道德行為、量化積分、年底分紅的“德行儲蓄所”鄉村治理新模式。“言談看舉止、緻富看能力”慢慢成為村民精神生活的新追求。長山村也成為當地“響當當”的文明村。
“新春新征程,我們還要按照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的要求讓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好日子一定能越來越甜。”長山村黨支部書記簡幫力信心滿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