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齒鲨》,不知道大家看沒有看過。主演是李冰冰和傑森斯坦森,李冰冰的電影我很少看,但是我對傑森斯坦森絕對是鐵杆粉絲。很喜歡他演電影的風格,不拘一格而又不失硬漢風格,簡直帥爆了嘛。
看完《巨齒鲨》的第一感覺就是傑森斯坦森怎麼現在也演這麼弱智的電影了啊,簡直是拉低自己的檔次啊。(大家先不要急着噴我,讓我把話說完了,再噴也來得及的嘛)
電影劇情就是一幫科學家研究海底生物(這個研究方向我個人非常喜歡,雖然我都沒有見過真正的大海,但是很向往),然後無意發現了海底之下竟然有一個隔層,進入隔層發現的生物都是之前人類科學沒有發現過的(可謂是一個大發現,可喜可賀),然後我們故事的主角——巨齒鲨,就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海底世界中,但是它卻對光線比較敏感。
根據生物進化論來說,一個特殊的環境肯定會選擇和淘汰掉适應環境和不适應環境的生物。那麼在海底隔斷這樣一個絕對黑暗的環境下生活的生物,他們應該是從來都沒有見到過光線的才是!其實不僅是海底隔斷這樣的自然環境了,就連我們的深海底部也是從來都沒有見到過光線的啊(太陽光線的照射深度哪裡能夠達到幾百甚至幾千米呢是吧),所以在這樣絕對黑暗的環境下,動物的趨光性基本都消失了才是,眼睛也會慢慢的退化掉,反正都是一抹黑,眼睛能看到個啥。
所以這樣的環境下的生物應該是對聲音和氣味變得更加敏感才是,水中的動作波動及血腥味都逃過不過他們的感官發現。所以在電影《巨齒鲨》之中所描述的,巨齒鲨這種動物竟然是對光線比較敏感我感覺特别荒謬,導演編劇難道沒有一點生物學的常識嗎?這點情節讓人頗為不懈。
其次,我們都知道,在深海區水壓是非常大的。隻因為水壓太大,所以很多潛艇導緻不能進入海底最深處,因為潛艇的深潛是對潛艇的耐壓性的巨大考驗,如果外表強度不夠,那麼在深海的潛艇是很容易被巨大的海水壓力給弄的支離破碎的。
電影劇情中的巨齒鲨是生活在深海區的動物,那麼從自身來說,它的機體應該是完全能夠适應這種強壓的,但是一旦适應了強壓的生活環境,那麼一旦把它帶到水壓很小的生活環境中,它的第一個反應應該是死亡!我們在市場上買的帶魚就是個最好的例子,有誰見過活着的帶魚呢,這就是因為帶魚屬于深海魚,而當被人打撈上來之後因為外邊壓強太小,導緻帶魚身體不适而死。
所以劇情之中巨齒鲨不但能從深海潛到淺海,還能夠在外邊興風作浪,這種适應力如此強悍的生物也隻能在電影裡演演而已吧。太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識了,還是把我們這些觀衆當成弱智兒童了呢,我對這個表示不解,從而對這部電影産生了不好的印象。
還有就是主人公竟然隻穿一套潛水服就潛入深海,然後還能跟大鲨魚進行殊死搏鬥!我不得不佩服主人公的勇氣,也不得不佩服編導的瞎掰能力!人類裸潛的最大深度是多少呢?不好意思目前的裸潛世界吉尼斯記錄是332米。這個跟我們的深海概念還差得好遠好遠的吧。所以電影中主人公僅帶了一個氧氣瓶,穿一套普通的潛水衣就能在深海遊來遊去這樣的世界奇迹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啊。
電影也許永遠是電影,是一種藝術表達形式而已,我們觀衆也許不應該像我一樣這麼吹毛求疵。但是還有一句話說得好,藝術來源于生活啊。雖然你演的是科幻片,但是也不能太過于夢幻了吧。
不管怎麼說,電影裡的主人公還是通過一些形式表達了自己的電影風格,李冰冰依然是女神範,傑森斯坦森依然有他的硬漢範。最後一句話,演員是好演員,隻是劇本爛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