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生園中久腐處。
世人呼為馬屁勃,紫色虛軟,狀如狗肺,彈之粉出,敷諸瘡用之,甚良也。馬,大也;勃,粉末也。體大輕虛,彈之見粉塵如煙,故名之。
彈之見粉塵如煙
《中藥大辭典》
為馬勃科植物脫皮馬勃、大頹馬勃、紫頹馬勃的幹燥子實體。7~9月,當子實體剛成熱時采收,拔起後,去淨泥沙,曬幹。本品在黴雨季節生長很快,4~5日即成熟,應注意适時收采,過早過遲均影響質量。
脫皮馬勃:生于草地上。分布内蒙古、河北、陝西、甘肅、新疆、江蘇、安徽、湖北、湖南、貴州等地。
大頹馬勃:生于曠野草地上。分布遼甯、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肅、新疆、青海、江蘇等地。
紫頹馬勃:生曠野草地上。分布河北、新疆、青海、四川、湖北、安徽、江蘇、廣西、福建、海南等地。
性味功效《本草經集注》陶弘景
味辛,平,無毒。主治惡瘡馬疥。
《玉楸藥解》黃元禦
治咽喉痹痛,久嗽失聲,骨鲠吐衄。
歸肺經
《中藥學》 淩一揆主編馬勃 (《别錄》)
【性味歸經】辛,平。歸肺經。
【功效】淸肺,利咽,解毒,止血。
【應用】
1. 用于肺熱咳嗽、失音、咽喉腫痛等證。本品有清肺熱、利咽喉的作用。可單用研末含咽,或與玄參、闆藍根等配伍;若咽喉腫痛,難下飲食之證,可配伍芒硝、射幹、升麻等,如射幹湯。
2. 用于血熱吐血、衄血。本品有止血作用。可單用或配伍其他止血藥;外傷出血,可用馬勃粉撒敖傷口。
3〜6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