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情感
/
古詩詞思想情感的常見類型
古詩詞思想情感的常見類型
更新时间:2024-05-03 16:21:45

  古詩詞思想情感的常見類型(古詩詞鑒賞把握情感内涵)(1)

  古詩情感 一、古詩常見情感六大類型

  1.憂國憂民類

  

分類

示例

①抒寫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②反映離亂的痛苦

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

白居易《賣炭翁》

④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

杜甫《登高》

⑤表達廣大勞動者或正直人士的呼聲,反映現實生活

杜荀鶴《山中寡婦》

2.建功立業類

  

分類

示例

①建功立業的渴望

曹操《龜雖壽》

②保家衛國的決心

王昌齡《從軍行》

③報國無門的悲傷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④山河淪喪的痛苦

陸遊《示兒》

⑤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歎

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

⑥揭露統治者的窮兵黩武

杜甫《兵車行》

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

3.思鄉懷人類

  

分類

示例

①羁旅愁思,叙寫漂泊之苦,抒發孤獨、凄涼、思鄉之情

孟浩然《宿建德江》、溫庭筠《商山早行》

②感念親情之深,思親念友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轼《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③邊關思鄉,思念親人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④閨中懷人

王昌齡《閨怨》

⑤抒發厭惡戰争、思念家鄉親人之情

柳中庸《征人怨》

4.生活雜感類

  

分類

示例

①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

王維《山居秋暝》

②昔盛今衰的情懷

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

劉禹錫《烏衣巷》

④青春易逝的傷感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

白居易《琵琶行》

⑥告慰平生的喜悅

杜甫《春夜喜雨》

5.送别漂泊類

  

分類

示例

①依依不舍的留戀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陳心志的告白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④思鄉念親之情

李白《渡荊門送别》

⑤漂泊哀傷之情

蔣捷《虞美人·聽雨》

6.兒女情長類

  

分類

示例

①對戀人的摯愛

《詩經·靜女》

②對自由幸福的追求

韋莊《思帝鄉》

③對負心者的不滿

《詩經·氓》

④控訴扼殺愛情的罪惡行徑

《孔雀東南飛》

二、分析概括情感的方法

  1.詞語定情(見《大一輪複習講義》學案49“活動一”)

  2.借景察情(見《大一輪複習講義》學案49“活動一”)

  3.詠物傳情

  詠物傳情即借物抒情,也是古詩常見的抒情方式。解答此類情感題目,應抓住描寫物象的語言,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彩、味道)和内在品性以及環境特點,并能深入其裡,聯系詩人自身的經曆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找準物與志的契合點。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的情感一般是雙層的,一關乎物之情,一關乎物後志。

  4.緣事析情

  古人寫詩,因一點事由而生發,因離家而思鄉,因離别而傷懷,等等。像送别懷人詩、邊塞征戰詩、詠史懷古詩等,都是一種即事感懷。

  5.典故挖情(見《大一輪複習講義》學案49“活動一”)

  6.時空顯情

  詩人的情感在詩中有時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富于變化的,那麼如何把握這變化的情感呢?其中一個重要路徑就是抓住詩中時間、空間的變化。從時間上講,詩人的情感有過去、現在與将來的變化,如回憶過去,感到很美好;駐足現在,覺得很傷感;展望将來(想象),充滿期待。讀詩要善于分出不同的時間段,找出不同的情感。像離别詩,一般分成離别時和離别後兩個時間段,離别時自然是痛苦,離别後自然是思念之苦、重逢之盼。從空間上講,空間不同,情感自然也就不同。如在家中,家人聚在一起,很溫暖;在外鄉的路上,頗有羁旅之苦。空間不同,實際上是不同景物對象的轉換,讀時如能抓住不同空間裡的不同描寫對象,自然就能捕捉到因空間變化而産生的情感變化。

  7.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是解讀詩歌,尤其是把握詩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對于詩作者,要從詩人的身份、遭遇、品性、文化背景、創作意圖和動機出發,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思想或觀點态度;二是對中國古代詩人的人生經曆和情懷作共性梳理,從中把握他們抒發感情的緣由和内涵。

  古代詩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道路:

  古代詩人的理想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和“功成身退”,“儒”和“道”成了詩人的兩大思想主流。“窮”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懷才不遇;“達”即建功立業,功成名就。其中,“獨善其身”,可視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濟天下”,可視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為的詩人大多不能“功成”,隻好走三條路:其一,憤世嫉俗,郁悶傷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閑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淵明、孟浩然;其三,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卻又心有不甘,飽受出世與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王維、蘇轼。“身退”後,不再關注天下,而是更多地關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三、古詩情感答題術語

  

情感分類

常見術語

被貶

[自己]孤獨、無奈、苦悶——基本心情

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生活狀态宦海沉浮(仕途數起數落。如辛棄疾、白居易、蘇轼)

[别人]仕途不順——生活狀态

人情淡薄、世态炎涼(無人理會)——感歎奸臣當道、小人得志、賢愚不分(皇帝是非不分)

[社會]憂國憂民(擔心國家和人民)

思鄉

[自己]孤獨、無奈、苦悶——情感

漂泊羁旅——狀态

[别人、社會]思鄉懷人之情

惜春

[自己]孤獨、無奈、苦悶

[社會]對春天的熱愛

對春天的挽留之意

惜春(惋惜)之情、傷春(悲傷)之情

送别

[自己]孤獨、無奈、苦悶

[友人]惜别、留戀之情;稱贊;感謝;友情深厚(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友人還沒有走:叮囑(囑咐友人記得做一些事情);寬慰(安慰,雖然分開,但是不用難過);祝福(多為好友上任);勉勵(鼓勵)

友人已經走了:思念之情

戰争

戰勝

(1)戰勝,繼續作戰

[自己]勇敢殺敵,必勝的信念

[别人]全殲敵人的決心

[社會]愛國主義

(2)戰勝,停止作戰

[自己]愉悅之情,凱旋

[社會]對戰争的反思、思歸之情

戰敗

(1)戰敗,繼續作戰(一般是正在打仗的人寫的詩)

[自己]英勇殺敵、必勝的信念、力挽狂瀾的決心

[社會]愛國之情

(2)戰敗,停止作戰(國破)(将領一般不會說“停止作戰”和認輸,這樣說的大多是文人,詩中多形容“慘狀”,即“國破”。少數将領則是訴說戰敗的無奈)

[自己]孤獨、無奈、苦悶

[别人]對君主無能的痛心、對敵人入侵的痛恨、對百姓離散的同情

[社會]對國家昔盛今衰的感慨、對國家破敗的感懷、亡國之痛

(可能還會出現對戰争的厭惡,對和平的渴望,對國家破敗、分裂的感懷等)

山水之樂

[自己]愉悅之情、歸隐之情、閑适淡泊(狀态)

[社會]對大自然的喜愛與贊美(情感)

豁達之情

困境中依然樂觀(困境:被貶、分别、思鄉)

被貶:先答懷才不遇,再答樂觀豁達

分别:先答依依惜别,再答樂觀豁達

思鄉:先答孤獨、無奈、苦悶、羁旅漂泊,再答樂觀豁達

[自己]愉悅之情

曆經坎坷

樂觀豁達

功名哲理

不貪圖功名(一般是由無法得到官職之人所作的詩);

人生哲理(結合詩句情境、作者本人與寫作對象進行分析);

對讀者的一種告誡與勸慰(看寫給誰,該怎麼做)

分析概括情感 一、熟悉古詩常見情感類型及内涵

  1.請分析下列詩詞句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的類型。

  (1)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杜甫《兵車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其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轼《江城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悲天憫人,關心百姓 (2)建功立業,報效國家 (3)思念亡妻,纏綿悱恻 (4)懷古傷今,物是人非 (5)歸隐田園,親近農家 (6)辛苦久戰,親人分離 (7)寄情山水,遠離紅塵 (8)老而彌堅,報國無門

  2.下列詩詞中均有“愁”,請分析每一首詩詞中“愁”的具體内容。

  (1)《長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鹧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對雪》(杜甫):“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瓢棄樽無綠,爐存火似紅。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閨中懷人之愁 (2)國破家亡之愁、報國無門之愁 (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 (4)羁旅之愁

  (5)亡國之愁 (6)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二、重點掌握分析概括情感的方法

  1.詞語定情——找出“情語”,準确“定情”

  找出“情語”,是最準确、快捷的路徑。這些“情語”有哪些呢?

  (1)直接标明情感的詞語。如“喜”“愁”“悲”等字眼。

  (2)表示情态、語氣的虛詞。如“但”“惟”“空”“又”等字眼,它們委婉地提示情感。

  (3)描摹色彩、形态的詞,提示了情感内涵。如“黃”“紅”等暖色調詞,表明心情愉悅;“白”“藍”等冷色調詞,暗示心情傷感。不過,這些詞語所标明的樂景有時會反襯哀情。

  (4)典故詞語暗示深刻複雜的情感。

  (5)具有獨特意義的表明時間、地點的詞語。如時間詞:春(含生機或暮春傷春)、秋(常見悲秋)、西風(秋風,含愁情)、節日(向往團圓)、夜(夜不能寐,心事重重,有所思)。地點詞:塞外(建功立業或表明戰争殘酷,環境艱苦)、他鄉(颠沛流離之苦)、遠離京城之地(仕途坎坷)。

  圈點出下列詩句中能夠提示詩歌情感的關鍵詞,并據此推斷出詩句所要表達的情感。

  (1)細草微風岸,危樯獨夜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獨”,表明孤獨感;“夜”,有一種漂泊感。

  (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淚”,内心傷感。

  (3)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入淺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形态詞:明、淨。色彩詞:深紅、淺黃。時間詞:夜、霜。合起來說,雖說已處深秋,深夜霜降,但山水明淨,景色鮮豔絢麗,表現出詩人并不悲秋,反而有愛秋之意。

  (4)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副詞:自、空。“芳樹”“春山”雖好,卻無人欣賞,詩人用宜人的景色襯托自己寂寞凄涼的心情。

  (5)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地點詞:荒城、古渡、山。時間詞:落日、秋。景色黯淡、凄涼,反映了詩人凄清的心境。

  (6)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典故語:羊公碑。副詞:尚。直接情語:淚。羊祜建功立業,永被後人銘記;反觀自己,傷心流淚,功業未成。

  2.借景察情

  古詩内容,無非“情”“景”二字,借景抒情是古詩抒發感情最主要的方式,因此,借景察情應當成為學習古詩的基本功。

  請品讀下列寫景詩句,說出它們所要表達的情感。

  (1)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闊峨眉晚,天高岘首春。(杜甫《贈别鄭煉赴襄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辛棄疾《鹧鸪天·送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凄清、傷感 (2)與戀人分手後的孤獨、痛苦 (3)遊覽古戰場,見到壯麗景象所産生的豪邁之情 (4)寒夜難挨,國破家亡後的哀愁 (5)與朋友遠離,戀戀不舍 (6)送别朋友,依依不舍;朋友遠行,心情郁悶

  如何把握景物中的情感?

  (1)揣摩所寫景物的特點,包括聲、色、形、态、味、虛、實、時令方面的特點,進而把握情感,這裡尤其需要注意從景物色彩中揣摩情感。景物是情感的載體,我們可以通過景物的冷暖色調或時令色彩等來揣摩作者的情感情緒。明麗絢爛的景色一般表現愉悅的心态,而色彩黯淡的景物往往表達傷感之意。當然也有特例,以哀景寫樂情或以樂景寫哀情,這種情況要結合詩作具體内容另當别論。景物也有時令色彩。一般而言,早春之景給人的感覺是充滿生機,富有生命力,抒發喜悅、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敗紛亂,抒發感傷、惋惜之情;秋冬之景給人凄涼蕭瑟之感,抒發悲哀惆怅之情。

  (2)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飾語及後面的動詞、形容詞,把握景物特征,從中捕捉背後的情感。

  (3)把握景與情之間的内在關系。景與情的内在關系有兩種:一是情與景之間的一緻性(相似性),即通常所說的“哀景哀情,樂景樂情”;二是情與景之間的相反性,即通常所說的“樂景哀情,哀景樂情”。

  3.典故挖情

  (2016·全國乙)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金陵望漢江

  李 白

  漢江回萬裡,派作九龍盤①。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後②,三吳不足觀③。

  我君混區宇,垂拱衆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長江在湖北、江西一帶,分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吳:古吳地後分為三,即吳興、吳郡、會稽。④這兩句的意思是,當今任公子已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比喻已無危害國家的巨寇。任公子是《莊子》中的傳說人物,他用很大的釣鈎和極多的食餌釣起一條巨大的魚。

  詩中運用任公子的典故,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以水無巨魚代指世無巨寇,表達了對大唐一統天下、開創盛世偉績的歌頌;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覺得在太平盛世沒有機會施展才幹,不免流露出一絲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失落。

  解析 本題屬于用典抒情,首先要理解典故表達的内容,然後結合全詩理解作者用在此處表達的思想情感。通過注釋④來看,善釣的任公子如今也無須垂釣了,因為江海中已無巨魚。這裡作者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無須垂釣,暗指自己的滿腹才華無用武之地。因為,當今是大唐盛世,國君賢能,天下統一,國力強大,世無巨寇。作者運用這個典故,表達了對盛唐一統天下的豐功偉績的贊揚,也暗含自己作為盛世才子無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

  1.積累古詩常用典故的出處與含義

  例如“樓蘭”。樓蘭國王貪财,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故“樓蘭”常代指邊境之敵。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又如李白《塞下曲》:“願将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2.把握古人用典的方式

  (1)明用典與暗用典。明用典,即在詩中一眼就能看出來,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掌握暗用典,要靠自己的積累。如“起舞聞雞酒未醒”,如果有積累,就知道這裡是暗用典,它用了祖逖聞雞起舞的典故。

  (2)正用典與反用典。作者使用典故,有時與典故意一緻,叫正用典,如辛棄疾使用“廉頗”的典故;有時與典故意相反,叫反用典,如王維《山居秋暝》尾聯“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原典故是“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這裡反其意而用之,“王孫”偏要“留”下來。

  3.把握典中情要注意“兩面”情感

  “一面”是作者對典故中的人、事的情感态度,“一面”是作者借此要表達的對現實、對自己的情感态度。

  活動二 掌握情感題的審答規範 (2020·全國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任務。

  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①

  陸龜蒙

  雖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詩②。

  因吟郢岸百畝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

  栖野鶴籠寬使織,施山僧飯别教炊。

  但醫沈約重瞳健⑤,不怕江花不滿枝。

  注

   ①襲美,即陸龜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懸挂的帷幕,指教書。裁詩:作詩。③《楚辭·離騷》:“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比喻培養人才。④商崖:這裡泛指山崖。⑤沈約,南朝詩人,史載其眼中有兩個瞳孔。這裡以沈約代指皮日休。

  鑒賞 詩歌首句表達了詩人因不能與友人相聚,一起賦詩飲酒,欣賞春色而深感遺憾。第二句則寫自己一直在教書育人,沒有和人一起賦詩。言外之意,因為你不在,所以我隻能教書而不想寫詩,要寫詩也得和你一起啊。第三句借用《楚辭》之句,寫自己正好趁此機會培育優秀學子。言外之意,其實我也并未閑着,我正在努力地教書,培育人才。第四句借用“伯夷和叔齊采薇”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生活樸素,卻清高堅貞自守。言外之意,希望好友不用擔心自己,即使吃着野菜,我也堅定不移。第五句寫自己如野鶴一般,不受約束。言外之意,自己現在沒有在官場,也并不會期待投身官場。第六句寫詩人雖然吃着樸素的飯菜,但心安理得,非常惬意。言外之意,雖然貧窮,生活樸素,有才難現,但我内心寬闊,沒有束縛。第七句,詩人期待友人的眼疾盡快好起來。言外之意,我很擔心你,希望你一定要戰勝病患。第八句寫詩人對未來的美好展望,用“不怕”二字表達對好友的信心。言外之意,你要快快好起來,我們再相約痛飲,看江花滿枝,看後生成才,我們還有好多美好的事情沒有完成呢。

  精做試題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作者寫作此詩之時,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閉門謝客,與外界不通音訊。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約會被暫時擱置,作者遊春的詩篇也未能寫出。

  C.作者雖然身在書齋從事教學,但心中盼望能走進自然,領略美好春光。

  D.尾聯使用了關于沈約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測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答案 A

  解析 “與外界不通音訊”錯。标題中“奉和”指作詩詞與别人相唱和,“見寄”指“寄給我”。皮日休先寫詩給作者,并沒有與外界不通音訊。

  2.請簡要概括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表達了不能與友人相聚,一起賦詩飲酒、飽覽春色的遺憾;②寬慰友人,表達對友人能夠戰勝病患的信心和對以後美好生活的展望。

  解析 把握詩歌的情感,一方面可抓住詩歌标題、意象意境、情感關鍵詞、表達技巧等分析,另一方面可以結合詩人經曆、創作心境及創作背景等因素來理解。首聯“失”“未”二字,表達“遺憾”之情。尾聯“但醫”“不怕”,表達“寬慰”“信心”“展望”之感。另外,中間兩聯别有懷抱:①“郢岸”“商崖”之典,表達了盡心盡力培育人才的願望;②“鶴籠”“僧飯”之喻,表達了甘于清貧隐逸生活的情懷;③同時,這兩聯也富有象征意味,表達了詩人對高潔情操的追求。陸龜蒙身處晚唐亂世,舉進士不第,隐居松江甫裡,自号“天随子”“江湖散人”,在詩中表達這樣一些思想情感是可以理解的。

  1.精準審題

  (1)審答題要求:概括/分析。分析題要概括加分析。

  (2)審答題範圍:局部(一句、一聯、一片等)/整體。内容越多,層級越大,情感要點越多。

  2.規範答題

  (1)内容上規範:分層作答,分對象作答(對自己/友人,國家/人生,曆史/朝廷,故鄉/自然等)。

  (2)表達上規範:使用情感術語。格式規範:情感=對(情感對象)+情由/情境+感情基調。

  随堂練習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别匡山[注]

  李 白

  曉峰如畫碧參差,藤影風搖拂檻垂。

  野徑來多将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随。

  看雲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将書劍許明時。

  注

   匡山:四川彰明縣(今江油縣)境内的大匡山,位于李白故裡青蓮鄉之北五十餘裡,是少年李白讀書學劍之地,他曾在這裡習居十年。

  1.李白少年時在匡山讀書學道,24歲時離開了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結合全詩,分析李白離開匡山時的内心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對匡山優美風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②對山中閑适隐逸生活的留戀之情;③對未來的向往期待/實現理想的決心,将把自己的文韬武略奉獻給清明的時代。

  2.結合全詩,簡析詩人在尾聯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詩人表達了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或胸懷天下的大志)。②全詩用美景和閑适生活來襯托壯志雄心,匡山美景和閑适生活固然讓人安閑舒适,但詩人“無心戀”,“已将書劍許明時”,決心把自己的

  文韬武略奉獻給清明的時代,表達了奮鬥的豪情和高遠的追求。

  鞏固學案 一、高考題組

  (2017·全國Ⅲ)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後面題目。

  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

  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長恨有風情②,十首秦吟近正聲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間富貴應無分,身後文章合有名。

  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

  注

   ①元九、李二十:分别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紳,即詩中的“老元”“短李”。李紳身材矮小,時稱“短李”。②長恨:指作者的長詩《長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諷喻組詩《秦中吟》。正聲:雅正的詩篇。④伏:服氣。

  1.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長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夠作為其詩歌創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對白居易的詩歌進行模仿,這從側面說明了白詩較高的創作水準。

  C.作者堅信自己必将因文學成就而名揚後世,因此并不介意在當時是否得到認可。

  D.在詩的最後兩句中,白居易稱,自己新編出的詩集可以成為自我炫耀的資本。

  答案 C

  解析 結合注釋,理解詩歌的主要内容。C項“并不介意在當時是否得到認可”表述有誤,這裡雖有對自己詩才的自許,但也蘊含着不平和辛酸。

  2.請從“戲贈”入手,結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詩人戲谑友人,誇耀自己,通過诙諧的态度表現出對文學成就的自得;②詩歌并非全是戲言,也透露出一絲對自己現實境況的無奈與自嘲。

  解析 解讀時要從把握詩歌的大意入手,逐句理解詩意,然後分析詩人借“戲贈”表達的思想情感,分析時應聯系詩人的生平經曆,做到知人論世。詩歌一、二句舉出自己全部詩作中最有名氣、流傳最廣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創作用心。三、四句稱元稹為“老元”,稱李紳為“短李”,又故曰“偷”“伏”,這都是朋友之間的戲言,由此可見元、李、白三人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五、六句說世間的富貴是人人都羨慕的,但“我”卻命中無分,看來隻有身後的文名聊可自慰了。這裡雖有詩人對自己詩才的自許,但也蘊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後,詩人更以故作自傲的語氣,誇飾自己新編詩集後的得意心情。

  從寫作背景來看,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的感情是複雜的,表面上是對自己文章的誇耀和對友人的戲谑,但實質上充滿不平、辛酸和自嘲,當然也不乏對自己文學成就的自得。

  二、模拟題組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題目。

  送周子充①左史奉祠②歸廬陵

  範成大

  黃鹄③飄然下九關④,江船載月客俱還。

  名高豈是孤臣願,身退聊開壯士顔。

  傾蓋⑤當年真旦暮,沾巾明日有河山。

  後期淹速都難料,相對猶憐鬓未斑。

  注

   ①周子充:周必大,字子充,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大臣,為人剛正。②奉祠:宋代所設祠祿之官,不需任職,隻領俸祿。周子充在孝宗時期遭權奸排擠,請祠得到批準。③黃鹄:傳說中仙人所乘的大鳥,善高飛。④九關:天宮九重關門。⑤傾蓋:車蓋傾斜,停下車子。蓋,車蓋。《孔子家語·緻思》:“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傾蓋而語終日,甚相親。”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江船載月、月客同回,詩人想象周子充的歸鄉之途,有明月為伴,充滿詩情畫意。

  B.詩中“沾巾”一詞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的情感也與王勃詩相同。

  C.結尾詩人抒發感慨,雖然再會之期難料,但尚可喜的是彼此鬓未斑白,來日方長。

  D.這首詩語言樸素平易,寫離别不落凄切纏綿的俗套,情感豁達慷慨,深沉而爽朗。

  答案 B

  解析 “表達的情感也與王勃詩相同”錯。這首詩中的“沾巾”是離别之淚,而王勃詩中“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兩行詩貫通起來是一句話,意思是“在這即将分别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揮淚告别啊”,是不要流淚的意思。

  4.請從“送歸”入手,結合全詩,分析詩人表達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對友人的贊美與欣賞。周子充歸去如黃鹄飄然而去,有明月相伴,灑脫不羁,飄逸自在。②對友人的勸解與寬慰。離去并非博得高名,既然身退,還是姑且開懷面對。③對友人的留戀和對重逢的期許。曾經相知情深,雖然别後無期,好在我們鬓未斑白,猶可期許。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題目。

  題春歸亭

  唐 庚

  沙際春光又是歸,亭前景物故應奇。

  綠楊雅與清江稱,殘雪偏于碧嶂宜。

  流水無憑何處去,東風有準不吾欺。

  芳菲欄檻無窮興,消得新愁入鬓絲。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詩歌首聯承詩題而來,寫春天再次來臨的訊息,并因之聯想到江邊小亭的景物之變。

  B.颔聯運用平常意象“綠楊”“清江”“殘雪”“碧嶂”,進行巧妙搭配,自然新奇。

  C.頸聯中詩人借不知去向何處的流水,感慨命運無常,暗指自己無依無靠,韶華已逝。

  D.尾聯收束全詩,用“芳菲欄檻”總括前面鋪叙的景物,以“無窮興”點明景物特點。

  答案 D

  解析 “用‘芳菲欄檻’總括前面鋪叙的景物,以‘無窮興’點明景物特點”錯。“芳菲欄檻”不能總括前面的景物;“無窮興”是詩人觀景之情,不是景物的特點。

  6.這首詩中詩人的情感經曆了哪些變化?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詩的前兩聯寫在春歸亭看到的春景,表達了喜悅之情;頸聯由“流水無憑”引發了命運無常,遭受排擠的傷感之情;尾聯寫眼前的芳菲美景讓人意興無窮,那就暫時抛卻剛湧上心頭的憂愁吧,詩人的心情又快樂起來。所以,詩人的情感經曆了喜—悲—樂的變化。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後面題目。

  懷明叔三首(其一)

  趙 蕃

  結交不在早,傾蓋有餘歡。

  愧比陳蕃榻,猶吾陋巷箪。

  新來幾日别,無計百憂寬。

  世俗輕交态,相期在歲寒。

  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确的一項是()

  A.首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交友的認識:相交不在早晚,而貴在相知。

  B.與友人分别後就感到了無法排解的憂愁,以此表現出詩人深深的思念。

  C.詩人認為不必在意世俗之人的情意淡薄,與朋友相約在歲寒時節再相聚。

  D.這首詩不重寫景,而是在簡淡、平靜的叙述和議論中,傳達出深厚的情感。

  答案 C

  解析 “與朋友相約在歲寒時節再相聚”錯。“相期在歲寒”化用了《論語》中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詩人借此典故與朋友相互勉勵,要砥砺品行,如松柏一般不因艱難處境改變自身。

  8.颔聯運用了什麼典故?請簡要概括其中蘊含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典故:運用了陳蕃下榻招待徐孺子(或周瑉)的典故和顔回在陋巷箪食瓢飲的典故。

  (2)情感:①用陳蕃的典故是說自己不敢與之相比,表達了自己名位不高、對朋友招待不周的歉意和謙虛。②用顔回的典故是說自己與其處境一樣,表現了與朋友之間的交往不計清貧、自足自樂的情懷。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