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麼?
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麼?
更新时间:2025-07-25 19:28:34

  儒學的創立打破了封建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而儒家的思想也由古至今延長至今,儒家哲學注重個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和諧友好的關系,那麼,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産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隻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于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制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并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系。“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非遺版畫課程進校園
非遺版畫課程進校園
讀者現場體驗苗繡針法。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供圖中新網南甯11月6日電(孫沛然楊陳)紋樣是曆史悠久的視覺符号,也是廣西特色古老少數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在南甯舉辦“悅心讀書會·紋樣的秘密”主題閱讀分享會,帶領讀者從不同...
2025-07-25
清明節傳統風俗
清明節傳統風俗
清明節傳統風俗?掃墓祭祖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大節,與之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清明掃墓,即為“墓祭”,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清明節傳統風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清明節...
2025-07-25
12生肖的來曆
12生肖的來曆
12生肖的來曆?我國古籍中記載,我國古代的中原地區,最初使用的是“幹支紀年法”,即用10個天幹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個地支符号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來紀年,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12生...
2025-07-25
端午節的由來以及風俗
端午節的由來以及風俗
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源于古代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的圖騰祭祀,是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在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抱石跳汨羅江自盡,于是後人亦将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習俗一、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2025-07-25
當西洋樂器遇上國樂
當西洋樂器遇上國樂
一·周·演·出·資·訊2019.7.18-7.24北京2019倉木麻衣"20周年巡演計劃"巡回演唱會時間:07月19日周五19:30-21:30費用:388-3675元地點:北京展覽館劇場(簡稱北展劇場)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35...
2025-07-2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