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學語文論語五則子貢問曰
大學語文論語五則子貢問曰
更新时间:2024-04-28 22:05:42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于個人公衆号,也請你多多指教。

大學語文論語五則子貢問曰(讀論語公冶長第五)1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子路聽到一個道理或一件事,還沒有做,生怕再聽到第二件。】

子路曾經嘯聚山林,性子直率,孔子始終強調“讷于言而敏于行”,但子路是敏于行又敏于言,想說什麼張口就來,對孔子也是直言不諱,甚至生氣“罵”孔子。“有聞”大抵是明白一個道理,或者是答應一件事,習得孔子或者其他人的教誨就去踐行,答應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甚至不過夜。論語原文:“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孔子說子路聽到一句話就能對案件下結論,加上他許諾的東西不過夜,可見子路骨子裡就是急性子。當初衛國内亂,孔子讓子路不要摻合,但子路說已經答應了小皇帝,最後以身死踐言,與這句話剛好對應上。

與之對應的還有後文一段對話: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子路問聽到就要去做嗎?孔子說先問問父兄;冉有問同樣的問題,孔子說那就做吧。兩種回答自相矛盾讓人疑惑,不過孔子給出了答案,原來“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兩個人性子不同,一個急一個慢,急性子容易出錯,所以問問父兄,磨磨唧唧容易錯過,所以趕緊去做。

到底是一件一件的做,還是同時做多件,或者某些事慢慢做?在我看來,“未之能行,唯恐有聞”的做事态度過于偏執和消極,一件一件的做沒有效率,現實生活中總是多件事一起發生,需要同時進行,就像學校裡的課程,每天會有不同的科目。另外很多事需要一輩子去做,比如學做君子仁人,短期的刻意為之成不了,必須持之以恒。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