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2022年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是幾月幾日
2022年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是幾月幾日
更新时间:2025-07-06 01:12:13

  在中國的文化中,是多種文化形成了中國文化,而在不斷的發展中,民間的習俗也在不斷的變化,那麼2022年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是幾月幾日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宗教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問:2022年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是幾月幾日?

  答:2022年釋迦牟尼佛成道日是12月30日,農曆臘月初八,星期五

  釋迦牟尼佛成道日的曆史起源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為尋求人生真谛與生死解脫,毅然舍棄王位,出家修道,曾到伽耶城南優婁頻羅村的苦行林,修習苦行。經過六年苦修,經常是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以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釋迦牟尼認識到如此苦修不是通往解脫的正确道路,決定放棄苦行,另辟蹊徑。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獻乳糜供養。他吃了之後,體力有所恢複,來到岸邊一棵畢波羅樹下,靜坐沉思,發誓“今若不證無上菩提道,甯可碎此身而終不起于座”!經過七天七夜的思考,釋迦牟尼終于豁然大悟,認識了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滅除痛苦的方法等真谛,得到對宇宙人生真實的徹底悟,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佛”或“成道”。後世把釋迦牟尼成佛的這一天,稱為“佛成道日”,為了紀念這一天而舉行慶祝活動,就稱為“成道節”、“成道會”。

  傳統習俗

  中國傳統的佛成道節是在十二月八日,也就是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臘八粥通常是用五谷雜糧加上棗、杏仁、核桃仁、栗子、花生等,放在一起,用微火慢慢煮熟熬爛,别具風味。在佛成道日煮臘八粥供佛,取法于牧女向佛獻乳糜的傳說,在民間則有慶賀五谷豐登、驅逐鬼邪瘟疫的意義。時至今日,我國許多地區如北京、江浙、皖中、膠東、東北、西北等地,仍然保留着喝臘八粥的習俗。

  很早以來,我國老百姓即有在農曆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過“臘八節”的風俗,這是由教徒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一個風俗。據此傳說,漢傳佛寺每年的臘月初八都要以各種形式予以紀念。如《百丈清規》卷二中說“臘月八日,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衆,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馐,以申供養。”其熬粥供佛成為常儀。佛教認為食粥有很多好處,因此寺院一般在早晨都有食粥的習慣。至于臘月初八煮臘八粥就更講究,通常都用蓮子、紅棗、薏仁、雲豆、白果、黍米、白糖花生等八種東西一起煮,稱為“八寶粥”。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忙罷節的來曆
忙罷節的來曆
忙罷節的來曆?忙罷會,農村人一般也稱老姑娘會、新女婿會、娃娃上舅家、媳婦熬娘家和女婿拜丈家古時,在麥子收割、碾打完畢後,人們按照祖傳日子,招呼姻親嫡系,“借機”大吃大喝一通據說,在過去,土地寬闊、生活富裕的村子,其忙罷會總是過得比較晚,一來...
2025-07-06
幾号是萬聖節
幾号是萬聖節
幾号是萬聖節?萬聖節又叫諸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裡,常常把萬聖節前夜(Halloween)訛譯為萬聖節(AllSaints'Day),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幾号是萬聖...
2025-07-06
趙林山來曆簡介
趙林山來曆簡介
趙林山來曆簡介?趙林山,長春電影制片廠導演,悅影堂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美國YYTENTERTAIMENT導演,中國廣告節長城獎評委,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趙林山來曆簡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趙林山來曆簡介趙林山,長春電...
2025-07-06
秋千節這天還是什麼節日
秋千節這天還是什麼節日
秋千節這天還是什麼節日?秋千節這天還是清明節唐代時,蕩秋千這個活動已經盛行,并且已經成為了清明節習俗的重要一環而後來,元明清三代将清明節定為了秋千節,它的這個稱呼,因此得來,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秋千節這天還是什麼節日?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
2025-07-06
龍的來曆簡介
龍的來曆簡介
龍的來曆簡介?早期社會生産力低下,人們在嚴酷的自然環境裡生存,還不能獨立的支配自然力,也不能解釋自身來源,對自然界充滿幻想、憧憬乃至畏懼,崇拜各種比人類更強大的自然或超自然力量,這就是龍和鬼神産生的社會基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龍的來曆簡介...
2025-07-06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