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為什麼大難後必有好運
為什麼大難後必有好運
更新时间:2025-09-08 16:48:09

  1、古語反映的是大量事實基礎上的客觀規律。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這是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古語,或說“俗話”,那些傳頌至今的古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都是人們在千百年來長期的生活觀察中,在大量的事實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客觀規律,如果總結的規律不準确,人們也不會說出來,即使說出來後來的人們也不會相信并往下傳承,所以,大難不死者必有後福,即使不是百分之百,也必然是絕大多數都是這樣,這是客觀事實,這是客觀規律。

  2、偶然與必然的疑問。

  大難不死這是偶然,必有後福這是必然。換句話說,大難不死那是他幸氣好,偶然一次的好幸氣為什麼會必然帶來以後連續不斷的好運氣呢?就比如一個人偶爾一次中了大獎,難道從此以後就會好運連連嗎?沒有這個道理呀。其實,這是表面上看來沒有道理,實際上卻是很有道理,關鍵之處在于,這裡的“偶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春節傳統民俗活動有哪些
春節傳統民俗活動有哪些
春節傳統民俗活動有哪些?新春掃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早在堯舜時代,我國就已經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因為“塵”與“陳”諧音,所以新春掃塵就賦予了新的含義,有“除陳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地出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春節傳統民俗活...
2025-09-08
民俗的特點和來曆
民俗的特點和來曆
@秦楚刊号​在人際交往中有各種各樣的稱謂。中國人的稱謂最為複雜且富有特色。無論親疏長幼、輩分遠近,各種稱呼一應俱全。以親屬間的稱謂為例,父親一族的有祖父母、伯叔姑母、堂兄弟姐妹、侄兒侄女、孫兒孫女、侄兒媳婦等;母親一族的有外祖父母、舅舅姨母...
2025-09-08
全國各地區正月十五鬧元宵
全國各地區正月十五鬧元宵
來源:甘肅廣電-絲路明珠網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自漢代以來,民間就有元月十五張燈、賞燈的習俗。按照我國民間的傳統,在...
2025-09-08
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大全
民間俗語諺語歇後語大全
文|玉河微瀾在我的故鄉—山東省平原縣前曹鎮南宮村,有一個人所共知的諺語:梢瓜打驢—去一半子。意思是,做某件事兒,幹某個活兒,進度很快,一會兒就完成過半。還有層意思,就是無論吃飯,喝水,在短時間内,食品和飲水消耗很快。當然,有時候地裡的莊稼或...
2025-09-08
古曆2月16是空亡日嗎
古曆2月16是空亡日嗎
1、慈航道人聖誕慈航道人即慈航真人,又稱慈航仙姑真人,也稱慈航大士,道教女真,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有登場,天道聖人元始天尊的第九位弟子,慈航真人是元始天尊門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佛教稱觀世音菩薩,在佛教中是慈悲的象征,從某種...
2025-09-0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