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短視頻行業開始進入爆發期,并在2017年也迎來了迅速崛起。這一新風口的出現,自然也吸引了大量互聯網企業的争相入局,也有着為數衆多的應用不斷湧現,而在這其中最為突出,無疑是當時騰訊旗下的微視、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由工具型産品轉型而來的快手和秒拍等。但在經過了激烈的競争後,如今“戰局”已經逐漸明朗,抖音與快手也已經成為了其中翹楚。
由于相對較低的表達成本,也使得諸多名不見經傳的草根用戶憑借這一風口,搖身一變成為了網絡紅人。例如抖音用戶溫婉,就憑借着一個在地下車拍攝的視頻迅速走紅,粉絲量更是在短短幾天内就飙升至超過1000萬,甚至超過當時一些明星的粉絲量。由此也讓不少投機取巧的創作者打起了“嘩衆取寵”的念頭,一時間“低俗”、“土味”内容更是呈現出現泛濫之勢。
但從2019年上半年開始,各大短視頻平台紛紛開始尋求差異化,并意圖尋求新的增長點。而在日益精細化運營的過程中,抖音與快手在内容方向上也發生着天翻地覆的變化,但除了視頻時長逐漸加長這一共同點之外,兩者在内容端的轉型可以說是有着截然不同的選擇。
大勢所趨,短視頻平台放開時長限制
在百度百科中顯示,短視頻的定義是指在互聯網新媒體上傳播時長在5分鐘以内的視頻内容,而快手方面則定義為57秒的豎屏短片,抖音則限定為15秒。但此前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趙添認為,57秒的短視頻應該被稱作“小視頻”,短視頻新标準應為4分鐘,并表示,“4分鐘這是目前短視頻最主流的時長,也是最适合播放的時長”。不過在短視頻時長标準并未達成行業統一的情況下,各大平台也已經開始逐步開放時長限制。
随着内容形式的不斷變化和用戶需求,快手和抖音方面不斷加長的視頻時長,也讓用戶不再局限于不足一分鐘的視頻内容。2019年3月,抖音将為内容創作者開始開放5分鐘長視頻權限,但當時範圍僅限于知識類創作者,其中包括抖音科普顧問團(首批成員包括13位兩院院士、25位專家),以及DOU知短視頻科普大賽通過初選的參賽隊伍。而在這之前,抖音上的視頻時長僅為15秒,隻有粉絲量超過1000,才能申請1分鐘以内的時長。
同年7月,快手則針對部分用戶開放了上傳長達10分鐘視頻内容的權限。而在此之前,快手上的普通用戶最長隻能錄制11秒至57秒的短視頻内容。而随着時限的延長,自然就使得短視頻所能夠展現的内容更為豐富。
平台引導,内容由單一走向多元
随着短視頻時長限制的開放,自然就讓創作者有了更多發揮的空間。此前受限于時長,也使得内容更多的是模仿和抄襲,也使得用戶體驗方面面臨着一定的問題,而随着快手及抖音開始引導用戶進行創作,并給予相應扶持,自然也就使得平台上的内容質量得以加強,并開始逐步更加多樣化。
此前受限于時長,短視頻内容盡管創作難度低,但可觀賞性卻着實不高,而海外短視頻軟件Dubsmash所研發的對嘴表演模式,則解決了創作難度的問題。通過音頻台詞,用戶僅需在極短的時間類進行對嘴表演,通過這無疑使得可觀賞性大幅上升,但難以避免的卻是缺乏新意。
為解決這一問題,2019年4月快手就開始為平台上的豎屏短劇開辟快手小劇場,用戶在發布豎屏短劇作品時帶上#快手小劇場#标簽或者@快手小劇場,就将有機會被收錄。目前快手小劇場以單獨的頁面收錄了戀愛、校園、霸道總裁、搞笑、古風、都市、友情、魔幻、逆襲、鄉村、家庭動畫等一級類目,并且每天還會根據短劇的訂閱量、點擊量和播放量三個指标進行綜合排序。
而抖音方面在去年3月,就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中國科學報社、中國科技館一起聯合發起了“DOU知計劃”全民短視頻科普行動,号召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及其他具備科普内容創作能力的機構和個人,基于抖音短視頻平台創作科普短視頻。
用戶選擇,自制内容引發新浪潮
在平台方面的扶持下,快手與抖音上很快就湧現出了一批“大制作”的内容。在快手上不少短劇創作者開始自編自導自演,展現自身的表演和編劇才能,例如從2018年9月開始,短劇作者“禦兒”就已經在快手上發布了20部系列短劇,規模也由最初的每部五、六集,擴展到現在的三十餘集。而其2019年9月發布的新劇《人魚村莊》,在更新至第七集時就已經累積播放量達10193.4萬,《這個王爺我想退貨》的總播放量實現27549.8W,平均每集播放量超過千萬,訂閱量高達35.5萬,截至目前為止,這一作者的粉絲數更是已經超過870萬。
而抖音則憑借着知識方面的内容開始“傳道授業解惑”,此前官方曾表示,在中國首個短視頻知識普惠行動“DOU知計劃”的推動下,已經形成立體化的知識内容生态,并成為國内最大的知識普惠平台。截至2019年12月2日,抖音上粉絲過萬的知識内容創作者數量已經超過7.4萬名,而這些創作者累計上傳1985萬條内容,累計播放量超過1.9萬億。
對于快手小劇場,不少用戶直呼“真的上頭了”、“ 我就想問看到的小劇場怎麼找續集啊”、“小劇場也太有意思了,津津有味看了兩個小時”。而對于抖音方面力推的知識方面内容,則無疑吸引了更多用戶的求知欲。
流量聚集,變現之路已不再遙遠
但無論是抖音力推的知識方面内容,還是快手小劇場,這兩家短視頻平台選擇從内容方向入手,無疑同樣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據《2019快手内容生态報告》顯示,其日活用戶在2019年5月已經突破2億,月活則突破4億。而在日前抖音方面發布的《2019抖音數據報告》中顯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4億。而如此大流量的聚集,自然也使得平台在惠及創作者的基礎之下,為盈利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在線視頻行業中,不僅僅是短視頻的時限開始變長,各視頻平台也開始嘗試差異化運營,并通過系列短劇短綜來進行差異化競争。不久前優酷方面也宣布将入局短視頻領域,并發出短劇短綜招募令,向全行業開放15分鐘以内的内容合作,不限制故事類型或橫豎屏,而合作方式則分為自制、合制、分賬、采購四種,以鼓勵更多優秀的内容生産與創作團隊。
随着賽道内選手不斷增加,無疑也使得視頻行業的競争未來将愈發激烈。對于以短視頻作為起點的選手來說,差異化内容俨然已經成為趨勢,而此前長視頻賽道選手的進入,則将為其帶來更多的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