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子孫與祖輩名字同音
子孫與祖輩名字同音
更新时间:2025-10-28 22:29:47

  男,甲骨文(田,田野,莊稼地)+(力,體力),表示種地的勞力。造字本義:名詞,在田間出力做事的雄性勞動者。會意字。從田,從力。表示用力(一說指耒)在田間耕作。也有“甲”“刀”的形意。男,和平時是勞力,戰争時是士兵。《說文解字》:男,丈夫也。

  從田,從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女”為未婚女性女,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個屈膝跪坐的人娴靜地交疊着雙手。有的甲骨文頭部位置加一橫指事符号,表示發簪。造字本義:名詞,能生育、哺乳的人類中雌性。古代稱“未婚的女性”為“ 女 ”,稱“已婚的女性”為“ 婦 ”,而現在通稱“婦女”。

  《 說文解字》:女,婦人也。代稱“未婚的女性”為“ 女 ”,稱“已婚的女性”為“ 婦 ”,而現在通稱“婦女”。

  《 說文解字》:女,婦人也。

  “婦”本義為在家掃地做家務的女主人婦,甲骨文(帚,掃箒,家庭潔具)+(女),表示女子在家做掃地等家務。造字本義:名詞,在家掃地做家務的女主人。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 依然表示表示手持掃帚。《說文解字》: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 意思是:婦,服侍男人的女人。字形采用“女、帚”會義,表示女人持帚在家灑掃。在造字時代的古人看來,“婦”* 是主内、做家務的女人;“男”是主外、開荒耕種的勞動主力。

  祖的本字為“且”祖的本字為“且”。“且”本形為“男根”,本義為“生育”,這是受郭沫若1929年所發表的《釋祖妣》影響,但是,現在又有相當多的反對意見,認為“祖”字本為陶罐之形,仰韶文化有不少祖先陶罐,并有将陶罐上部塑成人頭狀,故後人以陶罐狀之“且”為祖先之且。

  也有認為“且”像神主牌位之形。

  還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且”,甲骨文是指事字,在肉塊“夕”上加一橫指事符号,表示切肉,将肉塊切成均等的若幹塊。有的甲骨文在肉塊的正中間位置加“等号”,強調“平分”。在原始的共産平分時代,食物是平分的重點對象,因此平分食物精品的肉食,就成為祭祖敬神日的重要儀式。當“且”的“祭祖”本義消失後,甲骨文再加“示”另造“祖”代替,表示祭祖日殺牲宰畜,族長平分肉食。造字本義:動詞,祭奠先民,平分食。《說文解字》:祖,始廟也。從示,且聲。

  “父”的本義是手持石斧,獵捕或勞動

  “父”是“斧”的本字。父,甲骨文在“又”字上加一豎指事符号,代表手上持握的石斧或石鑿之類的工具。造字本義:動詞,手持石斧,獵捕或勞動。金文畫出尖銳的石斧形狀。篆文承續金文字形。隸書将篆文字形中的“又”寫成,字形變化較大。當“父”的“持斧”本義消失後,再加“斤”另造“斧”代替。遠古時代利用工具進行體力勞動,對開創生活具有重大意義,受到特别尊重,因此“父”是古人對從事勞動的男子的尊稱。《說文解字》: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意思是:父,是規矩的代表,是一家之長,是帶領、教育子女的人。字形采用“又”作邊旁,像一手舉杖教訓子女的樣子。

  “母”為嬰兒的生育、哺乳者

  母,甲骨文在“女”的胸部位置加兩點指事符号,表示婦女因生育而發達的兩乳。造字本義:名詞,嬰兒的生育、哺乳者。金文、篆文承續甲骨文字形。隸書有所變形。《說文解字》:母,牧也。從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意思是:母,像養牛一樣哺育

  子女。字形采用“女”作邊旁,像懷抱孩子的樣子。另一種說法認為,“母”的字形像給孩

  子喂奶的樣子。

  “爺”古代指父親,爺,複音為 爺爺 。從“ 父 ”部。古指父親,今義兩種:全國大多數地方指 祖父 或祖父級男子,全國很多地方還是指父親或父親級男子。在 粵 語中可以指伯爺。形聲字。繁體字(爺)從父,從耶,耶亦聲。“耶”意為“耳邑”,即“耳朵城邑”,古代大國的邊境城市,具有監聽外國動向的功能。古代的邊境城市多為臨時歸屬性質,今天你強大,就臣服于你,明天他強大,就臣服于他。在古代,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國家,有它自己的君主,君主把自己看作國民的父親,國民把自己看作君主的子民。而一旦臣服于某大國,作為小國的君主,就把大國君主視為父親,大國君主視小國君主為自己的兒子,那麼小國國民就是大國君主的孫子輩了。“ 父” 指父親。“ 父” 與“ 耶” 聯合起來表示“ 耳邑之

  父”、“小國國君的父親”。本義:小國國君的父親。引申義:小國國民的祖父)

  爺在一些方言中還保留古意,代表的就是父親,爺娘指的就是爹娘。如《木蘭詩》裡說: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娘”古漢語中一般指年青女子娘,甲骨文(良,純潔美好)(女),表示在新婚男子心目中新婚妻子是天下最美好的女子。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回廊形狀的寫成篆文以“襄”(助理)代“良”,表示妻子的“賢内助”的家庭角色。造字本義:名詞,新婚男子心目中的純潔美女,即新婚妻子。俗體楷書回歸甲骨文字形結構。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娘”(嬢),繁體正字從女,從襄,襄亦聲。“襄”意為“包容”、“包裹”。“女”和“襄”聯合起來表示“身體包裹了嬰兒的婦女”、“懷孕期婦女”。本義:懷有身孕的婦女。引申義:育齡期婦女。再引申義:婦女,多指妙齡少女。

  古漢語中娘一般指年青女子,多指少女。日本漢字和ACGN( ACGN為英文Animation(動畫 )、Comic( 漫畫 )、Game( 遊戲 )、Novel( 小說 )的合并縮寫,是從 ACG 擴展而來的新詞彙,主要流行于華語文化圈)界用語中,娘則是女兒、少女或女子的意思。

  《說文解字》:娘:煩擾也。一曰肥大也。從女,襄聲。意思是:娘,煩擾。另一種說法認為,“孃”是“肥大”的意思。字形采用“女”作邊旁,采用“襄”作聲旁。

  “姐”是古人對外祖母的尊稱姐,篆文(女,母親)+(且,即“祖”,起源),表示祖母。造字本義:名詞,“祖女”,即母親之母,古人對外祖母的尊稱。在古代,“姐”是對外祖母的尊稱;客家話至今稱外祖母為“姐”,稱母親為“伊”。古代富貴之家未出嫁的年輕女子,養尊處優,地位可比外祖母,故稱“千金”或“小姐”,因此古稱中的“小姐”有“得罪不起的小奶奶”的意思。《說文解字》:“姐,蜀謂母曰姐,淮南謂之社。從女,且聲。意思是::姐,蜀地人将母親叫作“ 姐”; 而淮南地區的人則将母親稱作“ 社” 。字形采用“ 女” 作邊旁, 采用“且”作聲旁。

  “妹”本義為發育成熟但未出嫁的女子《說文解字》:妹,女弟也。從女,未聲。 意思是:妹,同一父母的女孩中比自己年紀小的。字形采用“女”作邊旁,采用“未”作聲旁。

  古人造字是集體的智慧,也是很長時間逐步成形的,也沒有留下多少造字的文獻。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成為最早最權威的書籍,然而他沒有看到甲骨文,因為甲骨文的發現在清代末期,他的很多說法也沒有完全做到追根溯源。因此,一些字的本義後來人的解讀有不同的說法,也在情理之中,不斷地釋字通文反而更增加了漢字和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妹,甲骨文(未,枝葉茂盛但尚無結果)+(每,插着發髻的女子),表示尚未生育的女子。造字本義:名詞,比喻發育成熟但未出嫁的女子。

  子孫與祖輩名字同音(男女爺)(1)

  來源:根據網絡資料剪輯整理。

  子孫與祖輩名字同音(男女爺)(2)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潑水節女子被撕扯雨衣炒作(極目銳評潑水節女遊客遭男性撕扯雨衣)
潑水節女子被撕扯雨衣炒作(極目銳評潑水節女遊客遭男性撕扯雨衣)
  近日,雲南“潑水節”,“女生顔值越高被潑得越狠”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女生在“潑水節”被過度潑水甚至被騷擾的視頻也在網絡傳播。被潑的當事女生之一小黃表示:“當時,現場人很多,我有點慌亂,水打在臉上,很痛,有人拉扯我,我有點生氣也很崩潰,覺得很沒有邊界感。”(據4月16日上遊新聞)      一些女性在潑水節上被騷擾(圖源:網傳視頻截圖)   潑水節是雲南地區...
2025-10-28
你知道每年的2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你知道每年的2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
你知道每年的2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你知道每年的2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
  達爾文日在每年的2月12日慶祝,以紀念人類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查爾斯·達爾文的誕辰。達爾文于1809年出生于英國,他通過自然選擇發展了進化論,改變了我們對物種起源和地球上不同形式生命之間關系的思考方式。      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當時是革命性的,至今仍是最被廣泛接受的科學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随着時間的推移,物種通過自然選擇的過程進化,有利的特征...
2025-10-28
子孫與祖輩名字同音(男女爺)
子孫與祖輩名字同音(男女爺)
  男,甲骨文(田,田野,莊稼地)+(力,體力),表示種地的勞力。造字本義:名詞,在田間出力做事的雄性勞動者。會意字。從田,從力。表示用力(一說指耒)在田間耕作。也有“甲”“刀”的形意。男,和平時是勞力,戰争時是士兵。《說文解字》:男,丈夫也。   從田,從力。言男用力于田也。“女”為未婚女性女,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一個屈膝跪坐的人娴靜地交疊着雙手。有的甲...
2025-10-28
杜聿明晚年回憶錄談孫立人(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
杜聿明晚年回憶錄談孫立人(杜聿明晚年談孫立人)
  大多數人聽到孫立人的名字,都會豎起大拇指,稱其一聲“抗日名将”。   在率領的新38師,在滇緬戰場上大放異彩,殺得日軍丢盔卸甲,英勇程度,就連英軍、美軍見了他,都要尊稱其一聲“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      但就是這樣一位抗日名将,在國軍高層,卻頗不受待見。   不僅何應欽對他頗有微詞,就連蔣介石都對其恨之入骨,想要除之而後快。   在解放戰争中被...
2025-10-28
馮提莫潘玮柏(馮提莫潘玮柏合唱是什麼節目)
馮提莫潘玮柏(馮提莫潘玮柏合唱是什麼節目)
  馮提莫在網絡上發展這麼多年,如今她的名氣可算是越來越高了,而且粉絲量可堪比一線明星,衆多網友對她都是非常關注的,近日,網曝馮提莫潘玮柏合唱,馮提莫全程音調在線表演毫不怯場,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25-10-2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