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茶即是烏龍茶,烏龍茶即是青茶,兩者說的是同一類茶。有人說青茶是烏龍茶的别稱,也有人說烏龍茶是青茶的别稱,不管誰是誰的别稱,都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其實要在打小就知道茶,自小就有飲茶習慣的南方人來看,說青茶可能還是有許多的人并不理解,但一說烏龍茶沒人不知道。
青茶其實是按照制茶加工工藝,按照茶葉的發酵程度來進行命名的,介乎于紅茶和綠茶之間,屬于半發酵茶,要論顔色來講,它不像綠茶那般翠綠,又不像紅茶那般成墨綠色。有人曾說這茶被命名為烏龍茶是因為在福建的方言中,“烏龍”是“糊裡糊塗”的意思。比如本身應該毫無疑問的一件事情結果本末倒置,就會說成是搞了一個大烏龍。
據傳說記載,雍正年間的時候,福建安溪村裡有一位茶農恰好也是一位打獵的能手,他的姓名是蘇龍,沒錯,是姓蘇名龍。因為他長得很是健壯,皮膚黝黑黝黑的,鄰裡鄉親便親切地稱呼他叫“烏龍”。幼年春天時他為了追一頭山獐緊追不舍後面終于捕獵成功,那後面就是一家人美美地享受了一頓野味卻把他一早制茶的事全部忘記了。
等到第二天清晨的時候,一家人才記得起來,于是才開始忙着炒制昨天便采回來的“茶青”,這個時候茶青因為放置了一夜,茶葉的邊緣已經變成了紅色,但卻是散發着陣陣清香,于是他們将茶葉加工好之後意外獲得了滋味清香濃厚的茶,跟以往的苦澀大不相同,于是就開始用心琢磨、實驗制成品質優異的新茶類——烏龍茶。
誤打誤撞也好,無心插柳也罷,結果總歸是好的,而且還成為了相當受歡迎的一類茶,像我們所熟知的鐵觀音茶,還有東方美人,這都是青茶——烏龍茶的代表,名聲響當當的好。另外,烏龍茶比綠茶來說,茶性會溫和許多,且更耐泡一些,做工夫茶也更為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