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二十四節氣養生 立冬為啥要吃餃子
二十四節氣養生 立冬為啥要吃餃子
更新时间:2025-11-26 22:43:46

  立冬一到,北方的朋友們都吃起了熱乎乎的餃子,這是為啥?24節氣之立冬習俗就是吃餃子嗎?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立冬為啥要吃餃子?對此有兩種講法:

  一: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聽說過這句古老的諺語,南方朋友可能對此有些迷惑。其實很簡單,您仔細看看那兩邊翹翹,中間圓滾滾的餃子,長的是不是有點像咱身體上的某個器官?沒錯,就是耳朵。據說,這餃子早在三國的時候就有了,不過那會的餃子跟現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後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着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後,餃子才變得和現在一樣。餃子的原名據稱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至今還在我國民間流傳着。

  相傳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後辭官回鄉。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陽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隻耳朵紛紛被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在當地搭了一個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裡人與後人就模仿制作,稱之為“餃耳”或“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面餃”。

  由此,這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了,一來是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名醫,再來,咱不是還有句老話,叫做“吃啥補啥”嗎,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來,冬天到了天涼了,耳朵暴露在外邊很容易就被凍傷了,因此,吃點長得像耳朵的餃子,補補耳朵,這可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

  二:立冬吃餃子——交子之時

  上面那個來源,我們一說,相信您就會明白。可這“交子之時”是什麼意思哪?其實啊,這個說法意思更簡單。“交”就是交替、交接、交換的意思。您想啊,這餃子一般都什麼時候吃啊?立冬、大年三十,這可都是新舊兩個東西交接的時候啊。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的交接,而立冬則是秋天和冬天交接的時節,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是不能不吃。

  立冬吃餃子,這是北方老百姓傳統的習俗,那麼,南方的人家在這一天都有什麼好吃的哪?

  首先,潮汕人自古就有立冬進補的習俗,當地居民認為立冬日是進補的最佳日子。每到這個時節,家家戶戶要吃甘蔗,據說,這一天吃了甘蔗,可以保護牙齒。俗語曰:“立冬食蔗不會齒痛”。除此之外,他們還會選用人參、當歸、枸杞、冬蟲夏草、茯苓、黃芪等等重要配上烏雞、鹧鸪、鴿子、鹌鹑、水鴨等肉類煲出一鍋噴香的養生湯。所以這一天市場上的烏雞、鳥類都會比平時熱銷。

  在漳州,立冬的時候,農家通常會做一種叫做“交冬糍”的小吃。這種小吃是以糯米為主料,在浸泡以後再放到蒸籠裡去蒸熟,然後迅速放在石舀裡舂,直到綿變得軟柔韌。最後再趁熱将飯泥制作成各種樣子的團狀,擱在芝麻或黃豆或花生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裡滾動,即可取食。漳州人就用這種小吃來祀神祭祖,慶賀農作物的豐收。

  立冬的習俗比較有意思的還要數汕頭在那裡,人們有吃炒香飯的習俗。也就是用蓮子、香菇、闆栗、蝦仁、紅蘿蔔等做成的香飯,深受汕頭人的青睐。

  另外民間還流傳有“神仙粥”的歌謠:一把糯米煮成湯,七個蔥頭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安康。

  有些地區流行吃南瓜、軟棗,在江南要吃豆腐(冬至),在福建流行啃甘蔗。

  二十四節氣養生 立冬飲食養生注意事項

  眨眼間就來到了立冬的季節。立冬,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一個節氣,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的季節。天冷影響人體的内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增加肌體的禦寒能力,同時也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所以,立冬後要适當進補對禦寒很有好處。

  進補前先引補

  立冬後進補要給腸胃一個循序漸進的适應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比如食用性質溫和的花生紅棗湯、生姜炖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熱粥也是養生的好選擇。小麥粥可以養心除煩,芝麻粥可以益精養陰,蘿蔔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養胃。

  多溫熱少寒涼

  天冷的時候,适量增加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入,對抵禦低溫很有好處。例如多吃一些糯米、高粱、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韭菜、南瓜、生姜、牛肉、羊肉等溫熱性質的食物。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

  增加維生素A、C的攝取,可以增強對寒冷的适應能力。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的肝髒、胡蘿蔔、深綠色蔬菜等,維生素C則主要來自于新鮮水果和蔬菜。此外,冬天多吃點辣椒,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進食欲。

  鹹味入腎補益陰血

  根據“秋冬養陰”,“冬季養腎”的原則,冬季可以适量多吃點鮮味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蜇等,具有補益陰血等作用。

  結語:各地區立冬習俗各不一樣,不管如何,都是老百姓從古至今養生的一種習慣罷了。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大雪節氣吃什麼 大雪養生吃“三大”更健康
大雪節氣吃什麼 大雪養生吃“三大”更健康
24節氣中的大雪節氣過後,天氣也随着變得越來越冷了,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好各種養生工作,遠離各種疾病。那麼,在大雪節氣裡要怎麼進行養生呢?大雪養生要吃些什麼呢?大雪養生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呢?帶着這些疑問,咱們一起來從下文中尋找答案吧!皮膚幹,大白菜護膚養顔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可以起...
2025-11-26
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是什麼?三峽水電站在哪裡
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是什麼?三峽水電站在哪裡
三峽水電站,又稱三峽工程、三峽大壩。位于中國重慶市市區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于宜昌市上遊不遠處的三鬥坪,俯瞰三峽水電站并和下遊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
2025-11-26
夏至養生 6個習慣健康養生過夏至
夏至養生 6個習慣健康養生過夏至
随着春天的慢慢遠去,夏天已然悄悄來臨,夏至正是夏天炎熱天氣的預警,夏至過後,溫度一天比一天高,人的心情也越來越煩躁不安。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好夏至養生呢?今天讓小編給大家仔細的介紹一下夏至養生必須要做好6個習慣以及不同地區夏至吃什麼等!夏至養生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由于夏季白晝較長,夜晚較短,一些上了...
2025-11-26
世界上最長的城牆是什麼?中國萬裡長城有多長
世界上最長的城牆是什麼?中國萬裡長城有多長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遊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裡,因此又稱作萬裡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迹主要為始建于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世界上最長的城牆是什麼?中國萬裡長城有多長據2012年國家文物局發布數據,中國曆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
2025-11-26
小寒吃什麼 小寒進補注意事項
小寒吃什麼 小寒進補注意事項
不知不覺我們就将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節氣,小寒來臨,氣溫随之降低,人們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的同時小寒養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做好小寒養生并不困難,隻要我們注意小寒進補的注意事項就可以了。那麼我們究竟在小寒吃什麼哪些東西呢?不要着急,跟着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小寒節氣寒冷正當時,進補不在話下。而藥膳進補更...
2025-11-26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