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立冬養生保健 重在防寒健腎
立冬養生保健 重在防寒健腎
更新时间:2025-09-04 07:06:13

  過了立冬之後的幾天,就要全面大降溫。那麼在天氣轉冷的時候,我們要先做好防寒的措施,才能保護好自己重要的身體。

  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産生一派寒象。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對應的髒器是腎髒,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适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生重點是“養腎防寒”。

  炖補養生

  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人體陽氣受損,飲食調養應以“補”為主。補法中以炖補為佳,炖補制作時間長,有利于營養消化吸收,而且還可以适當加入藥材,以增強療效。炖補時可根據個人體質選用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适,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

  鵝肉:自古以來流傳着“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常食鵝湯、鵝肉,可以防治咳嗽,還能補益五髒。

  鴨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補陽的食物外,還要注意養陰,鴨肉營養豐富,是滋補妙品,尤适于體内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特别是低燒、虛弱、食少、便秘和水腫的人,食鴨肉最有益。

  進補要因人而異,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傷害自身,導緻血中膽固醇增多,誘發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進補。人參是補藥中的聖藥,所以服用的人多。但濫服人參會導緻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出血。

  三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适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進補過度對身體也有害,因此進補要适量。

  五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藥補不如食補。

  補充水分

  冬季進補一不小心容易補過頭,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因此還需要多食水果、蔬菜,補充足夠的水分,防止血液濃縮和黏稠。冬季北方水果較少,主要可以吃蘋果。

  中醫認為,蘋果性平。在衆多水果之中,蘋果可說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小視。中醫認為它有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的功效。入冬後,很多人常感到皮膚幹燥、頭暈嗜睡,反應能力降低,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蘋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适。再有,冬季許多人進補過多,往往會出現上火的症狀,而蘋果性平,可滋陰潤肺,又可殺菌,對預防上火和感冒很有效果。

  蔬菜裡可以多吃蘿蔔和白菜。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蘿蔔有順氣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淤解毒、清涼止渴、利大便等功效。

  中醫認為,大白菜可以養胃生津、除煩解渴、利尿通便、化痰止咳、清熱解毒。絕大部分人群都可食用,尤其适于偏胖、内熱偏盛、脾胃不和、咳嗽有痰的人士。冬天氣候幹燥,大白菜含水量極高,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吃白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陰潤燥、護膚養顔的作用。大白菜中的纖維素有潤腸排毒作用,還可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對于便秘人士尤為适宜。

  但話又說回來,任何事物都有好與壞,大白菜也一樣。因大白菜偏寒,脾胃虛寒人士應少食。另因大白菜中含有少量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的物質,所以甲狀腺腫大患者應少吃,或與碘鹽、海魚、海産品等一起食用。

  生活防寒

  進入冬季以後,“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養生的重要原則,意思是說在寒冷的冬天應該早睡晚起。早睡以養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後再起床,這時人體陽氣迅速上升,血中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含量也逐漸升高,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而且早晨空氣中負離子濃度高,對人體也非常有益。

  冬季防寒非常重要,要從背、足做起。中醫認為,背部是人體經脈中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陽膀胱經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禦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出現上感或陳疾複發、加重等現象。對于老人、兒童、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暖背尤為重要。背部保暖方法很簡單,隻要穿一件貼身的棉(鴨絨)背心就好。

  民間有一說法,“寒從腳底生”。因為足為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内髒關系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

  運動保暖

  冬季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戶外活動可促進熱量産生,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

  但是,由于冬季天氣寒冷,四肢較為僵硬,所以鍛煉之前的熱身活動非常重要。如先做一些伸展肢體、慢跑、輕器械的練習,等身體微微出汗後,再進行高強度的健身運動。

  衣着要根據天氣情況而定,以保暖防感冒為原則,尤其注意運動後要及時穿上外衣,以免着涼。

  鍛煉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别。例如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做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運動應選擇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誘發急病。老年人更應注意保暖,要避免過早起床鍛煉,以防腦供血不足誘發中風。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鐘馗是怎麼死的?
鐘馗是怎麼死的?
鐘馗是怎麼死的?唐朝德宗年間有個叫鐘馗的舉子此人長得豹頭虎額鐵面環眼臉上長滿虬須。這鐘馗外貌雖醜可才華出衆武藝超群。這年恰逢秋季科舉考試鐘馗告别了親友進京趕考。鐘馗風塵仆仆來到長安見京城樓台林立一派繁華景象自是十分高興便在街上遊逛起來。他見前面有個測字卦攤就走到攤前說道:”先生我是趕考的...
2025-09-04
八仙傳奇之何仙姑
八仙傳奇之何仙姑
八仙傳奇之何仙姑何仙姑身世有多種說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傳說為何氏女,途遇仙人,賜仙桃或仙棗食之,成仙,不知饑餓。能預知禍福,善輕身飛行。一說乃呂洞賓弟子。《仙佛奇蹤》說:何仙姑為廣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兒。生時頭頂有六條頭發。十六歲時夢見仙人教他:「吃雲母粉,可以輕身而且長生...
2025-09-04
小暑節氣 小暑節氣與小暑養生知識詳解
小暑節氣 小暑節氣與小暑養生知識詳解
現在又是小暑節氣了,其實每年到了小暑時節,氣溫便要開始升高了,小暑其實是熱天的标志。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小暑一些趣聞和一些傳說,同時也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關于小暑的養生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下文吧。小暑節氣小暑節氣是從7月7日或8日開始,至7月22日或23日結束。這幾天天氣也在逐漸轉熱。此時正...
2025-09-04
冬季養生指南 不可不知的養生十注意
冬季養生指南 不可不知的養生十注意
1、打盹:學會在一切場合,如辦公室、走廊、汽車裡、打盹10分鐘,這會令你精神振奮。2、想象:通過想象一個你所喜愛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松大腦。把你的思緒集中在所想象東西的“看、聞、聽”上,并漸漸入境,由此達到精神放松。3、按摩:緊閉雙目,用自己的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額和後脖頸處...
2025-09-04
冬季養生以斂陰護陽為原則
冬季養生以斂陰護陽為原則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自然界萬物閉藏。冬季養生要順應體内陽氣的潛藏,以斂陰護陽為原則。一、要少出大汗冬季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二、要健腳闆健腳即健身。必須經常保持...
2025-09-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