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小暑節氣 小暑和入伏是一個意思嗎
小暑節氣 小暑和入伏是一個意思嗎
更新时间:2025-11-26 16:37:42

  小暑,這是屬于24節氣中的一個,那麼你知道節氣是什麼意思嗎?小暑的到來意味着夏季的溫度又會高上一層,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好防暑工作呢?小暑和入伏是同一個概念嗎啊?帶着這些問題一起接着往下面看吧!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說三伏天一般是在小暑的前後,所以小暑和三伏有差别又有相同。那麼小暑就是入伏嗎?

  小暑就是入伏

  小暑是相對大暑而言,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每年7月7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05°時,小暑節氣開始。

  俗話說:“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後的第28天,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中國曆法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入伏,其中第一個10天為初伏,初伏最早離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離夏至16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約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一段時間。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從小暑至立秋這段時間,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的時候,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

  小暑期間是雷暴、雨水最多的季節,二十四節氣之小暑後還有一周時間就将“入伏”,進入一年中最酷熱的日子。今年的伏天有40天,比去年多出了10天。

  小暑節氣的到來标志着将進入夏季最炎熱的階段。小編提醒,小暑與入伏不同,小暑不是入伏,但小暑和入伏期間均是高溫天氣要注意防暑。

  小暑如何養生?

  小暑節氣,流傳最廣的是吃炒面之俗,史書記載,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下賜炒面,可見這種風俗已經滲入皇宮。在江南一帶流行吃蓮藕、黃鳝,并有諺語雲“小暑黃鳝賽人參”。中醫認為黃鳝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小暑前後多吃淡水魚、海帶等對身體也有益處。

  此時節,要合理作息,晚睡早起,穿淺色衣服,随身帶防暑降溫用品,如防曬霜、清涼油、仁丹、藿香正氣水,多喝水、尤其是加鹽的涼白開水。在飲食調理上,少油膩,多清淡,可适當多吃一些苦味和酸味食物,清洩暑熱,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欲。

  另外,小暑養生重點應突出“心靜”。此時心髒最脆弱,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易傷心血。蓮子芯的味道雖然比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養心安神的佳品。養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避免熬夜。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三伏天飲食: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在夏至後氣溫驟升,形成灼熱的暑天。把最熱的暑天稱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雲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着很多食俗。

  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說的是舊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

  為什麼有這個食俗和俗語呢?據說與節氣和那時菜農生産技藝有關:農業落後,也沒有暖棚設施,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百姓,夏至數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也因老北京伏天時特炎熱,汗流浃背的人們都願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面條、烙餅的食俗。

  養生原由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正是民間繁忙的時候,種植蔬菜,備足過冬;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間管理。炎熱的氣候,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勞累,人們更不能忽略對身體的養護。

  “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内的各種毒素。

  天氣熱的時候要喝粥,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或甜或鹹,非常适合此節氣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但是不要食用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嚴重的會造成腹瀉。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裡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幹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結語:以上就是作文庫知識百科為您總結的關于小暑節氣的内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知道小暑和入伏的區别了吧,兩者到來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但是還是有一些差别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哦!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驚蟄養生 驚蟄過後3點要注意
驚蟄養生 驚蟄過後3點要注意
"春雷響,萬物長"。從3月6日開始,就進入了春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驚蟄時節,春雷初作,震醒了冬天藏在地下的昆蟲和動物,讓它們陸續出來活動,也就是古語說的"春雷驚百蟲"。驚蟄時節,民間素有将豆、米谷等放在鍋裡爆炒的習俗,寓意"除百蟲";也有人敲房震梁"吓百蟲",将蟲子驅出房外。驚蟄萬物動,養生要...
2025-11-26
收了那麼多年壓歲錢,你知道它的來曆嗎?
收了那麼多年壓歲錢,你知道它的來曆嗎?
收了那麼多年壓歲錢,你知道它的來曆嗎?壓歲錢是我國的特有的一種傳統習俗,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除夕那天父母都會給孩子壓歲錢,是對孩子的一種祝福,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可以更好的成長,可以健康快樂。壓歲錢的簡介壓歲錢是指中國春節時長輩送給未成年晚輩的紅包。到清代,才有兒童慶歲,長者與以錢,貫用紅,置之卧所,...
2025-11-26
立秋後還熱嗎 立秋後南北方溫差較大
立秋後還熱嗎 立秋後南北方溫差較大
持續的高溫天氣讓人實在受不了,我國局部地區居然有高達40度的天氣,那麼還有一周不到就是立秋了,那麼立秋了之後天氣還會熱嗎?我們能夠擺脫炎熱的天氣呢?接下來就跟随小編一起去看一看。立秋後還熱嗎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立秋之後,就由炎熱的夏天進入涼爽的秋天,立秋之後天氣還熱不熱了呢?南北方有很大的區...
2025-11-26
秋分養生 秋分最宜喝七種粥
秋分養生 秋分最宜喝七種粥
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秋分,可是,卻不一定是所有人都知道秋分也是二十四節氣其中的一個節氣。秋分節氣預示着秋季的徹底到來,而在這個時候,我相信大家都想知道在秋分節氣中,我們應該如何做到養生,在這個逐漸變涼的天氣中,我們應該吃什麼。下面,跟着小編一起閱讀這篇文章,找到答案。秋分節氣代表着已經進入到真正的秋季...
2025-11-26
适合于小寒食用的食療方
适合于小寒食用的食療方
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于熱性的食物主要有鳟魚、辣椒、肉桂、花椒等;屬于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刀豆、韭菜、茴香、香菜、荠菜、蘆筍、芥菜、南瓜、生姜、蔥、大蒜、杏...
2025-11-26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