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新生兒睾丸、附睾炎一例的簡單病曆。
患兒男,7 d,第1胎足月自然分娩,主因“皮膚黃染4 d”入院。入院第3天發現一過性陰莖紅腫, 尿道口無紅腫。第5天雙陰囊紅腫,以右側為著,表面皮溫升高伴發熱,最高體溫37.7℃,哭鬧,無陰囊損傷。急查血常規白細胞18.6×109/L,中性粒細胞68%,C-反應蛋白20.9 mg/L。TORCH。睾丸B超、附睾明顯腫大,可見鞘膜積液,陰囊壁也明顯增厚,回聲增強。彩色多普勒血流 (CDFI)示,考慮睾丸及附睾炎。給予頭孢孟多酯鈉抗感染治療9 d,陰囊紅腫好轉, 皮溫恢複正常,血培養回報無細菌生長。複查B 超CDFI顯示正常血流信号,遂出院。
新生兒睾丸、附睾炎,臨床表現為局部紅、腫、熱、哭鬧不安,按病因分為感染性和缺血壞死性,主要依靠CDFI鑒别。感染性睾丸炎、CPFI顯示較有特點,表現在腫大睾丸内血流信号明顯增多,睾丸動脈、睾丸包膜動脈以及睾丸内動脈均增寬。缺血壞死性睾丸炎表現拿丸中心壞死區呈低回聲,内部未見血流信号,而周邊可見少量斑點狀血流信号。新生兒缺血壞死性睾丸炎多見于紅細胞增多症,引起睾丸動脈栓塞缺血壞死。本患兒CDFI示睾丸内血供增多,考慮感染性睾丸炎。兒童多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如腮腺炎病毒、柯薩奇病毒B,也有幼兒急疹并發肇丸炎的報道。新生兒則以細菌感染多見。引起感染的途徑多為血行感染及逆行感染,血行感染由病毒及細菌引起。本患兒娩出前2周母無感染史,血常規白細胞明顯升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C反應蛋白升高,為細菌感染,血培養陰性,排除血行感染。患兒于發病前曾有陰莖腫脹,考慮為逆行感染。逆行感染多伴有泌尿生殖系統解剖位置的畸形,本患兒是否有畸形存在還需随訪觀察是否有反複感染性睾丸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