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我想要孩子,戒酒了。”坐在酒桌上卻不肯喝的彭先生其實在撒謊。不過這招挺靈,使得彭先生昨晚得以“逃脫”酒精的刺激。記者了解到,随着應酬的增多,近來一些人開始用“準備要孩子”在酒桌上“擋酒”。
家住馬鞍街的彭先生稱,他這招兒是從在一家公司任公關部經理的朋友那兒學來的。朋友幾乎天天有應酬,半年前,他和妻子想要個孩子,于是開始戒煙戒酒。并且在酒桌上實話實說,結果朋友們一般都看在下一代的份上放他一馬。随後,不嗜喝酒的彭先生也學會用這個“擋箭牌”,且屢屢奏效。相比以前的“動過手術,醫生叮囑不能喝”,“不喝酒”,“喝酒過敏”等擋酒“盾牌”管用多了。
據悉,我國的白酒消費量已經超過了牛奶。川大華西分院的一位教授說,在他治療的流産和不育病人中,酗酒已成為明顯緻病因素。據統計,在過去的50年裡,世界範圍内男性精子幾乎減少一半,并且還在以每年2.1%的速度遞減。1960年,每毫升精液中精子少于2000萬個的男性占5%,到90年代,這個比例猛增至15%。專家指出,這與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的增加及煙酒攝入量的升高有關,而要使卵子順利受精,2000萬個精子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