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小潔:
您好,有一個問題,一直想問您。
我是90後的,但是我爸爸是固執的家夥,他不允許我大學談戀愛,不允許我做很多我想做的事,不準我與男孩子接觸。甚至就連我去溜冰,他都說那地方會有危險,我是一個高中畢業生,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他卻一直要求我這樣那樣,我說我有自己的想法,他就罵我說我什麼都不懂。
現在的我,隻想快點離開家,不要再回來,我和他從小不怎麼在一起,卻對我意見還是很大,考上本科還要罵,什麼事都是我做的不好,我知道這是他對我期望高的表現,但是這樣我很累,我開始讨厭這個家,讨厭與他說話,甚至不想再回家了,上了大學就不再回來。這樣和我爸爸鬧下去也不是辦法,不要給我提什麼多和他說說話的建議,行不通的,謝謝!
我該怎麼辦啊?請您幫助我好嗎?盼複!
回複:
小潔,
您好!看到你的傾訴我感到理解,因為我想我們都有過那麼一段時期,所以我們有共同的思想和想法。
我想我們的青春期都是叛逆和暴躁的,所以我理解你的思想和行為;這是正像你所說的,你确實和父親的溝通不夠,從小開始,這是問題的關鍵。那麼解決問題的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自然就是溝通了,當然我說的溝通是有效的合理的溝通,而不是離家出走或者不溝通。希望聽完我的解析,你能夠理解和明白,最主要希望還是你們的問題能夠解決。
父母生我們,是無罪的;管我們,從本質上說,更是無所謂錯的。
有些時候,我們認為父母對我們的壓力過大,教育有誤,或者像是害了我們;父母認為你們不聽他的話就是一種不孝順,就是大逆不道:這些都是因為我們之間的理解溝通的還不夠,所以才會造成誤解,甚至讓我們有過短暫的痛恨。
下面我以父親和你的角度分别分析一下你和他的想法吧:
“不讓你戀愛,不讓你和男孩子接觸”,是因為他希望你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他希望你有一個光明的前途,不要走他的“吃苦”的路;他看到男孩子太壞,這個世界太複雜,怕你上當,才會這樣做的。
而你需要的是空間,是自由,像是“初生牛犢不畏虎”那樣的,對這個世界知道的太少,有太多的好奇有太多的期望,想要擺脫這樣被束縛的生活,單調的模式;而父親越是不讓,你的好奇心就越強,就越想沖出去,于是激勵的矛盾就産生了。
可以說,你和父親都是“不懂事”的,都不懂得主動地理解,不會換位撕開,不會承認錯誤。誰都不肯主動去理解、溝通,那麼繼續下去,你們會越鬧越僵的。可能你向我反饋的信息有着你過多的對父親的“厭惡”,那麼你可知道父親也在痛哭或者也在為對你沒有任何辦法而犯愁嗎?
所以,既然父親固執,沒有你的文化高;想一想,他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已經40多年了,還怎麼可能去主動去理解新事物?所以你就更要學着溝通,要懂得讓步。其實說白了,就是要學會去“忍”,而不是要“遇強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