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點贊怎麼統一回複?産後第二天,我簡短地發了條朋友圈:“順産女寶寶一枚,感謝各位師長親友給予的關懷”再配上張新生兒醜醜的照片,一件人生大事的信息發布就此完成兩個小時之後,當我得空再看手機時,這條朋友圈動态下已經有了98條評論:“恭喜恭喜!”“衷心祝福!”“寶媽辛苦了!”“娃真可愛!”還有很多表情評論:撒花、點贊、愛心、親親……而我則不假思索地統一回應:“多謝大家!”,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朋友圈點贊怎麼統一回複?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朋友圈點贊怎麼統一回複
産後第二天,我簡短地發了條朋友圈:“順産女寶寶一枚,感謝各位師長親友給予的關懷。”再配上張新生兒醜醜的照片,一件人生大事的信息發布就此完成。兩個小時之後,當我得空再看手機時,這條朋友圈動态下已經有了98條評論:“恭喜恭喜!”“衷心祝福!”“寶媽辛苦了!”“娃真可愛!”還有很多表情評論:撒花、點贊、愛心、親親……而我則不假思索地統一回應:“多謝大家!”
一般來說,除了結婚生子這種一望即知會收到很多點贊、評論的大事,我很少對評論統一回複。那感覺就好像過年時,朋友專程發來信息親切問候,我卻回以模闆式群發短信敷衍,多少顯得有幾分輕慢。而且朋友圈的規則是在同一條動态信息下,發布者在這端覺得評論太多,以統一回複回應簡便省事;評論者在那端看到的卻可能隻是一個人在自說自話,搞不好還會産生“戲精本精”的誤解。要是回複時再多此一舉,把“統一回複”四個字标明出來,那更是雪上加霜——隻是回複評論而已,你以為是明星開新聞發布會嗎?
不過,逐條回複評論有時也會遇到尴尬。某年夏天我發了張身穿短褲的照片,評論齊刷刷20多條:“美腿”“腿長兩米八”、愛心、流口水的表情包……這種情況,統一回複一句“多謝大家喜愛本人玉腿”肯定不太正常,但每條都謙虛一下“其實還好”“角度問題”“你的腿更長呢親”,佐以害羞、微笑、調皮表情,不但啰嗦,還莫名流露出一種自鳴得意。更重要的是,每回複一次都會打擾到其他共同好友——朋友圈上的小紅點亮起,點開總是别人在尬聊,換成是你,鬧不鬧心?
然而,不回複評論也難做人,就像對别人的話置之不理,未免不禮貌,實在沒話說,也要回個表情才說得過去。對評論有的回複、有的不回複,那更是要不得,被共同好友看到差别對待,隻怕會被怪罪“小丫頭片子還有兩幅面孔”……每每想到這些,我簡直都不想發朋友圈了。
朋友圈是另類社交場。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交流是實時的、面對面的,信息一來一往,需要當即作出回應。而朋友圈幫我們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制約,用更簡便的方式維系更多更廣的人際關系。在這裡,評論和回複之間存在的時間差改變了信息回應的方式和程度——人們可以對每條評論做個性化回複,或是用簡單的一句話對所有人做統一回複,不知如何回答,可以用表情回複,甚至根本不回複……
如此看來,朋友圈裡的人際交往似乎遠比現實生活中輕松随意。但實際上,朋友圈交際反而容易造成誤解,有時甚至對人際關系産生負面影響。這種誤解是由物理上的距離導緻的——隔着一個手機,心理上就會有距離,更何況,我們對信息接受者和回複者所處的情境也并不了解……
而且,除了朋友,我們的微信好友還包括老闆、同事、客戶……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并沒有深入交流。朋友圈的評論、回複功能為這些“一面之緣”“點頭之交”“素未謀面者”創造了溝通的機會,但由于現實交情不深,一旦回複或評論不當,就很容易産生被無視、被輕慢的誤會,徒生嫌隙,更進一步增加了人們的防禦心理。正因如此,才有了那些關于是否回複、怎麼回複的顧慮。越來越多的人在朋友圈裡分組,而更多的人選擇沉默。
說到底,朋友圈的社交功能依然體現現實人際交往的規則。無論圈内圈外,是“相識”還是“朋友”,都要顧及自己的“社交形象”。在摯愛親朋面前,我們總無懼于從心所欲、“放飛自我”,因為那不是所謂社交,而是真正的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