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
更新时间:2025-11-09 15:12:52

作者:貝貝媽媽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别急小兒持續低燒)1

小兒低燒往往比高燒容易被家長忽視。但是長期低燒其實提示寶寶的健康存在安全隐患,應引起家長足夠重視。超過三天以上的持續低燒不退也應帶孩子到正規的兒科醫院就診。
  • 一般孩子的體溫高于38.5度才算高燒,低于38.5度為低燒。而孩子腋溫持續高于37度時,家長都應密切觀察。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别急小兒持續低燒)2

生病小孩與床層溫度

  • 一歲以内的嬰兒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成熟,所以體溫會比幼兒以及成人要高一些。而體溫在38℃以下都可以再加觀察,孩子并不一定是真的發燒。嬰兒體溫偏高的原因是嬰兒大腦内控制體溫調節的中樞發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體溫能力不夠強,緻使嬰兒的體溫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炎熱天氣或包裹過多,體溫會輕度升高,但不應超過38℃。寒冷天氣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體溫可降至36℃。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别急小兒持續低燒)3

生病的男孩躺在床上

  • 介于37-38度之間的體溫波動,是很小的一個範圍,但是又介于正常體溫和低燒之間,屬于臨界體溫範圍。這時,家長更應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态和體溫的變化情況。尤其是準确測量體溫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擔心和漏診。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别急小兒持續低燒)4

睡着的嬰兒,手用溫度計

  • 寶寶是否低燒,測量和護理時主要應注意辨别以下幾點:

1、基礎體溫有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基礎體溫較高,稍微活動後體溫即可達到37度附近;

2、測量部位影響正常體溫标準——腋溫、口腔溫度和肛溫的發燒标準不同: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

3、測量時機非常重要——避免寶寶在劇烈運動、進餐、穿多蓋多和喝湯水後測量體溫,這時體溫常常會高于正常範圍;

4、測量設備也會影響測量值——一般來說,越方便的測量儀器,誤差也越大。不太專業的家長不妨多測量幾次寶寶體溫,也可以在自己體溫和孩子體溫之間做橫向比較,從而判斷和校準溫度計的準确性。

5、低燒一般不建議使用退燒藥。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别急小兒持續低燒)5

兒科醫生以嬰兒溫度


更多育兒知識請參考《懂兒方知如何愛——貝貝媽媽育兒經》人民衛生出版社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别急小兒持續低燒)6

小兒反複低燒三天了怎麼辦(别急小兒持續低燒)7

微信公衆号ID:defzrh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懂兒方知如何愛"育兒科普團隊溫馨提示家長:

懂才是愛-When parents know, children grow.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山西省内中小學放假時間
山西省内中小學放假時間
【山西榆次緊急調整中小學放假時間】關注新冠肺炎記者從山西晉中榆次區教育局獲悉,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為确保全區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山西晉中榆次區緊急調整學生放假時間:①小學學生1月12日下午進入假期;②初中和高中學校(含中職)高一、高二...
2025-11-09
形容高考文科很難的語句
形容高考文科很難的語句
我在世界500強企業工作,80後,職位QM,二本畢業,在職場上打拼10年,手底下帶領着5名知名大學的下屬。20多個檢驗員。Oliver是我同事,90後,公司的PM,他是清華畢業,德國海歸.老闆宣布:我們一起競争公司的運營總監。“快看.官宣了...
2025-11-09
高考物理一輪備考策略
高考物理一輪備考策略
區域課改交流平台2022-10-0509:47發表于江西高考物理一輪複習創新方案:核心素養提升【免責聲明】材料來自網絡,僅用于學術交流。作者:金版教程,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聯系立删。本文由sunshine-qykgj...
2025-11-09
全國211大學彙總表
全國211大學彙總表
沒想到江蘇的211大學數量比上海還多,排名全國第二,更沒想到浙江這麼發達,就一所211大學,東北三省的雖然現在經濟不好,但211大學數量是真的多。,
2025-11-09
15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
15篇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
教育故事之一:你的眼神它能察覺到春秋時期,一位有名的智者路過一片稻田。他看到一個農夫趕着兩頭牛奮力地耕田,就随意地問道:你的哪頭牛幹活更好一些?老農沒有答話,等到了田邊他給兩頭牛拴好、喂上料,才來到智者身邊,背對着牛小聲對智者說:就那頭正搖...
2025-11-09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