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趙子的姓氏研究報告
趙子的姓氏研究報告
更新时间:2025-10-28 12:15:39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207課,講《說文解字》“走”部漢字中的一個漢字“趙”,詳情如下:

趙。這個字在1986年的《簡化字總表》中被簡化為“趙”(這是一個簡化特例,即用簡單的符号“乂“替代原字的一部分“肖”造成的簡化字,其實我們應當反思這種簡化,因為在簡化的過程中,喪失了文字信息),趙是現代漢語常用字,主要用作姓氏,是《百家姓》第一姓。但趙在古漢語裡卻要複雜得多。

趙有兩個讀音:

(一)zhào。這是它的常用讀音,也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趙,趨趙也。從走,肖聲。”看一下趙的字形發展:

趙子的姓氏研究報告(造父封趙趙姓的由來)1

(趙的字形演變)

趙字自春秋時期一直到漢代,都是“走”部漢字,由兩部分組成,即“走”和“肖”。當然戰國玺印(主要是三晉玺印,在三晉玺印裡,“趙”寫作“肖”是重要的文字特征)裡也大量出現僅有“肖”字字形而釋為“趙”的印,比如:

趙子的姓氏研究報告(造父封趙趙姓的由來)2

(古玺:趙佗)

這很可能是三晉地區(包括趙國)特殊的約定俗成寫法。

依《說文解字》解說,趙是形聲字。本義是疾行,超騰。既然趙字被許慎歸在了“走”部,那麼,它的本義一定跟“走”相關,這是《說文解字》歸部的原則。

《穆天子傳》卷二:“天子北征,趙行囗舍”這裡的“囗”,有兩音,一讀wéi ,同“圍”,一讀guó,,同“國”(囗字是《說文解字》540部首之一,到本字時會詳細說,但在這裡似乎并不能讀作本字音,它很可能是古籍的缺字,用方框以代替,缺的這個字一般認為是“趨”。當然也有人認為是“國”,但如作“國”,語義似乎不好解釋,所以我們認為是缺字補的方框)。郭璞注稱:“趙,猶超騰。舍,三十裡。”清代王念孫的《廣雅疏證》說:“超騰亦謂疾行。”即穆天子(周穆王)北征,行軍神速,一日數舍。

趙子的姓氏研究報告(造父封趙趙姓的由來)3

(《穆天子傳》書影)

這裡的趙,即用趙的本義,疾行,用作其他意義,顯然說不通。

本義之外,趙字的用法還有很多,比如:(1)少。《廣韻·小韻》:“趙,少也。”用作此義,應為肖的假借,肖的本義是骨肉相似,所以說有肖像,不肖子之類的說法,但肖另有一義即衰微,即少、小。趙即通此義。

(2)小。《方言》卷十二:“趙、肖,小也。”錢繹《箋疏》:“趙從肖聲,蓋以聲為義也。”

(3)輕捷。《六書故·人九》:“趙,輕捷也。”實際上,這個意義基本上接近于疾行、超騰之義,應當是引申義。

(4)床前橫木。《方言》卷五:“自關而西秦晉之間謂之杠,南楚之間謂之趙。”郭璞注稱:“趙當作桃,聲之轉也。中國亦呼杠為桃床,皆通語也。”這是方言,各地對它有不同的稱呼。

(5)虛妄,瞎說。明李诩《戒菴漫筆》卷三:“今人以虛罔不實而斥其妄行者則曰趙。”《爾雅》:‘休,無實李’郭璞雲:‘一名趙李。’蓋無實者虛也,疑即此趙字。“清代翟灏《通俗編·言笑》:“今俚語雲‘趙七趙八’,乃戒菴所謂斥之之辭。”比如馮夢龍《新灌園傳奇·灌園邂逅》有:“無腔笛吹介兩聲,自道有趣,用起村學問,亂嚼蛆趙介兩句。”現代漢語中,有些地區的方言中,也說某人“趙三不趙四”(河北、河南、山西皆有),稱呼此人不着調,辦事不牢靠,總是瞎說等。

(6)方言。助詞,無實際意義。清代吳任臣《十國春秋·吳越四·忠獻王世家》:“是時(天福八年)浙地兒童聚戲,動以趙字為語助,雲得則曰趙得,雲可則曰趙可。”翟灏《通俗編·語辭》也記載:“今謂所言之是曰照,疑即趙可之遺。”

以上4、5、6,都是方言中的用法,随着語言的發展,這些用法漸漸消失,了解即可,其實際意義不大。

(7)古代國家名。《玉篇·走部》:“趙,國名。”趙作為國家的名字,至少有以下四次:其一、周穆王封造父于趙,故址在今山西省趙城縣西南;其二、戰國七雄之一。戰國時晉卿與韓魏分晉自立,國号趙,在現在的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

趙子的姓氏研究報告(造父封趙趙姓的由來)4

(戰國七雄中的趙國)

其三、東晉十六國之一,東晉時劉曜稱帝,國号趙。地盤占現在的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各一部分,史稱前趙;其四、東晉十六國之一,羯族石勒滅前趙後稱帝,史稱後趙。地盤較廣一些,包括現在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陝西和江蘇、安徽、甘肅、湖北、遼甯的一部分。

(8)戰國七雄時秦的别稱。《法言·重黎》:“或問:‘趙世多神,何也?’”汪榮寶《義疏》稱:“趙謂秦也。”曹植《求自試表》:“絕纓盜馬之臣赦,楚趙以濟其難。”李善注稱:“此秦而謂之趙者,《史記》曰:‘趙氏之先,與秦共祖。’然則以其同祖,故曰趙焉。”秦地人與趙人有共同的祖先,所以秦人也自稱為趙人(外人并不這樣稱呼)。

此外,趙字最常用的用法就是用作姓氏。《風俗通·皇霸·六國》:“趙之先與秦同祖,其裔孫曰造父,于周穆王為禦骅骝騄耳之乘……帝念其功(下面會詳說),賜以趙城,因以為姓。”還是上面說的造父封于趙縣,因此以趙為姓。《史記·趙世家》同樣也有:“(缪王)乃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關于造父的事迹,因為他是趙姓的始祖,我們就介紹一下:

造父,嬴姓,伯益(嬴姓各族的祖先)的後代,蜚廉的四世孫,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善于禦(駕駛)車者。傳說他在桃林一帶得到八匹駿馬,訓好之後獻給了周穆王。周穆王配備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為他駕駛,他們經常外出,有次他們西行至昆侖山,正好遇到了西王母(這已經有傳說性質了),樂不忘歸。而正在此時,傳來了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卻又無可奈何,在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裡,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鎬京,從而及時發兵平定了叛亂。因為這份功勞,周穆王便把趙城(山西省趙城縣西南,一說是洪洞縣)賜給了造父,造父及其子孫便以封地作為姓氏,就是趙氏。

造父就是普天下趙姓的始祖,當然,這也是趙姓的由來。

趙子的姓氏研究報告(造父封趙趙姓的由來)5

(造父封趙)

(二)diào。這個讀音出自《集韻》,義為扒地,刺地,除草。也作“㨄(zhào)”《集韻·筱韻》:“趙,刺也。或作㨄。”《詩經·周頌·良耜》:“其镈斯趙,以薅(hāo,艸部漢字,我們講過的字,拔草。)荼蓼。”《毛傳》:“趙,刺也。”鄭玄箋稱:“以田器刺地,蓐去荼蓼之事,言闵其勤苦。”孔穎達疏稱:“趙是用镈之事,镈是鋤類,故趙為刺地也。《詩經》這句詩的意思是:揮鋤翻土,除去雜草。

趙字小篆的寫法如圖:

趙子的姓氏研究報告(造父封趙趙姓的由來)6

(趙字小篆的寫法)

(【說文解字】之207,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上墳的由來簡介(新墳的來曆)
上墳的由來簡介(新墳的來曆)
  清明節的前一天是新墳,就是從清明前一天死去夠百天的人就燒新墳紙。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親朋好友,聚集在這天來祭拜,這個習俗的來由有一段故事。      網絡配圖   不知是哪朝哪代,皇宮正殿要換一根頂梁柱,能工巧匠走遍大江南北,也沒有找到一根合适的木材。還是皇上能耐,竟在夢中見到井陉南邊的黑紫老山溝裡有棵大槐樹,不粗不細,不長不短,正合适。皇上一聲令下,...
2025-10-28
碑文怎樣寫才有意義(民俗禮儀如何寫墓志銘)
碑文怎樣寫才有意義(民俗禮儀如何寫墓志銘)
  大家好,我是蜀山江哥!本是後山人,偶作前堂客,喜歡信手塗鴉、傳統文化、時事熱點。關注我,一起“詩”與“遠方”!   我們國家有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其中為已逝長輩或功成名範之人立碑傳說也是我國曆史悠久文化的一種體現。墓志銘是一種悼念性的文體,一般由志和銘兩部分組成。志多用散文撰寫,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貫、生平事略;銘則用韻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對逝者一生的評價。但...
2025-10-28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簡短(清明節志①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簡短(清明節志①清明節的由來)
  講述人:王傑,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   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節日習俗在漫長的歲月中幾經改變并延續至今,我們今天的清明節日成為了一個人們用于懷念,用于祭奠,用于銘記先人和先輩的日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這首《清明》想必我們很...
2025-10-28
2022甯夏非遺講解大賽(銀發全能王河西區海選)
2022甯夏非遺講解大賽(銀發全能王河西區海選)
  初春的大風沒有吹散群衆們的熱情,4月22日,不少市民駐足在凱德MALL購物中心廣場,觀看天視商城首屆“銀發全能王”中老年才藝大賽海選第二站——河西賽區的比賽。在兩天的海選中,四十餘組節目登台亮相,好戲輪番上演。其中,一系列不同尋常的手工才藝展示成為了當天比賽的亮點。   比賽剛一開始,天塔體協節奏舒緩的健身氣功《大舞》與圓夢舞蹈隊激情四射的爵士排舞《嘿,...
2025-10-28
你知道每年的2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你知道每年的2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
你知道每年的2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你知道每年的2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
  達爾文日在每年的2月12日慶祝,以紀念人類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查爾斯·達爾文的誕辰。達爾文于1809年出生于英國,他通過自然選擇發展了進化論,改變了我們對物種起源和地球上不同形式生命之間關系的思考方式。      達爾文的進化論在當時是革命性的,至今仍是最被廣泛接受的科學理論之一。該理論認為,随着時間的推移,物種通過自然選擇的過程進化,有利的特征...
2025-10-28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