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七夕節也叫女兒節
七夕節也叫女兒節
更新时间:2025-11-25 02:22:31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發源于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

夏曆七月七日夜裡,女孩子在庭院對着星空祈求,希望像織女那樣的心靈手巧,故稱為“乞巧”。

七夕節也叫女兒節(七夕又名女兒節)1

▲(清)《七夕圖軸》,姚文瀚繪

七夕又名“女兒節”,是我國女性的傳統節日,也是道教五臘日之一的“道德臘”。

道教齋日,“五臘”之一的“道德臘”

道教是我國唯一的本土宗教,其教理教義中包涵着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

據道書《赤松子章曆》載:“七月初七道德臘,五帝校定生人骨體枯盛,學業文籍,名官降益。其日可謝罪、請福、服氣、沐浴、祭祀先亡。其日不可伐樹碎石、食啖酸鹹、乘騎臨險。可導引攝理,展舒筋骨。”

《赤松子章曆》說明了一些道德臘日中的禁忌與可取的行事方法,這一天裡,不可以砍伐樹木、破碎石頭,不可食用酸鹹的東西以及有危險性的騎行動作,可以導引強身,舒緩筋骨。

七夕節也叫女兒節(七夕又名女兒節)2

▲作為齋日,道教徒要在七夕這天齋戒悔過

道德臘日神明考校信衆,陟罰臧否,适宜謝罪、齋戒以及祭祀。

道教徒于這天誠心忏悔,修正向道,滿心歡喜地度過齋日。

尊重女性,培養女德的“女兒節”

回歸到女兒節上。

古代女性認為織女心靈手巧,令人羨慕不已,所以每逢七夕,她們都會向織女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的姻緣。

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為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所以七夕又稱“蘭夜”,因為這天有穿針的習俗,也稱“穿針節”。

千百年來,生活在中國各地的民衆圍繞着這一節日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培養女性的德才。

七夕節也叫女兒節(七夕又名女兒節)3

▲(清)《乞巧圖卷》,丁觀鵬繪

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傳說為載體,表達的是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七夕”存在的重要意義,莫不是對中國女性養成德行的良好期盼,對中國女性追求心靈手巧的極大尊重。

同時,也向女性們傳遞出了中國傳統的美好愛情觀念: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風雨同舟,不離不棄。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國際護士節緻敬白衣天使們
國際護士節緻敬白衣天使們
今天是第110個國際護士節,祝全體護士們節日快樂!感謝你們在這場戰“疫”中舍身忘我的付出!感謝你們用生命守護生命!向你們緻敬!來源:新華社微博,
2025-11-25
郭京飛祖籍
郭京飛祖籍
一年一度的上海電影電視節終于開幕了~在已經公布的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項入圍名單裡,有5位來自北京文化的演員和導演,入圍占比将近20%。從《戰狼2》到《我不是藥神》再到《流浪地球》,很多人對“北京文化”這個爆款收割機并不陌生。不過你可能...
2025-11-25
魯迅故鄉說的是紹興嗎
魯迅故鄉說的是紹興嗎
從魯迅的社戲看浙江鄉村的地理人文風俗魯迅的社戲,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主人公小時候在外婆家,一個浙江沿海的小村的風土人情習俗。這篇小說裡,看不到魯迅其他小說中抑壓沉重的氣氛,小說中的人物不管大人小孩,都善良熱情,樂于助人。小說中提到的平橋村,是...
2025-11-25
清明前一天是什麼節日
清明前一天是什麼節日
清明前一天是什麼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即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或二日在這一日,禁煙火,隻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清明前一天是什麼節日?接下來我們就一...
2025-11-25
除夕的來曆與習俗你知道嗎
除夕的來曆與習俗你知道嗎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那麼你知道關于除夕來曆、風俗和禁忌嗎?1、除夕來曆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年),每到...
2025-11-2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