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橘子種類,品種間的耐貯性差異較大,一般而言,早熟品種耐貯性差,中晚熟品種耐貯藏以此增強,即是相同的品種,栽培技術有差異,樹齡、樹勢不同,其耐貯性也有差異。橘子的耐貯性和它的質量和成熟度直接相關,未成熟的橘子貯藏期失水比成熟的高,成熟的橘子不論是腐爛還是損耗都比未成熟的少,采後成熟的橘子進行貯藏是保鮮成功的基本,應在橘子發育到品質最佳時進行采收。橘子是非呼吸越變型水果,橘子在樹上成熟的時間比較長,成熟過程中的變化沒有呼吸躍變型水果那樣劇烈。果實成熟期間,糖分和可溶性固形物逐漸增多,有機酸減少,葉綠素消失,類胡蘿蔔素形成。在貯藏期,橘子仍是一個活的生命體,随呼吸作用的消耗,糖和酸含量不斷減少,特别是酸含量下降較為明顯。
橘子貯藏運輸及貨架期保鮮技術
常溫下有無使用保鮮袋60天後的試驗效果對比圖
橘子的适宜采收期可根據果實的顔色和主要化學物質的含量來确定,顔色覆蓋一半以上、可溶性固定物大于10%,酸低于0.7%為貯藏采收時期,采收過早,降低橘子的産品品質和種類,采收過晚會增加落果率。采前一周停滞澆水,雨霧天不易采摘,采收時避免機械損傷。對傷果落地果病蟲果和次果分别放置。采後處理橘子在貯藏前進行短期預冷處理,蒸發外皮水分,遇傷防病。一般3~5天,果實失重4%左右即可,預冷處理時堆碼在陰涼通風處。貯藏條件橘子的适宜貯藏溫度為4~6℃,濕度80%~90%,氣體成分O2為10~15%,CO2<3%,貯藏保鮮方式通風庫貯藏:橘子入庫前24h,通風換氣,根據庫型條件,每跺寬3~4米,長不限制,碼垛間留有約50厘米通道,沒件保留約10厘米的空隙,四周與牆垛保留約20厘米距離,堆碼高根據儲存箱或框的強度而定,距離庫頂留大于60厘米的空間。庫内溫度為4~12℃,相對濕度85%,入庫初期,果實代謝旺盛,易出現高溫高濕,在外溫低于庫溫時,打開所有通風口,加速氣體交換。中期,庫溫小于4℃時,注意庫内保溫措施。後期,溫度高于20℃,注意晚間換氣。利用通風庫貯藏橘子保鮮時間為4個月左右。氣調冷庫貯藏為使庫内溫度迅速将至4~6℃,入庫前的橘果要進行預冷處理,遇冷後采用氣調保鮮袋進行包裝,自發調節袋内O2和CO2比例,達到合适氣體濃度,且自發調節袋内水分,保持相對濕度85%左右,裝箱或框置入冷庫,同通風庫相似的地方,同樣橘子箱或框之間要保持通風,氣調冷藏保鮮相對于單純冷庫保鮮,保鮮時長可延長2倍左右。
橘子貯藏運輸及貨架期保鮮技術
物理活化保鮮袋機理
運輸保鮮運輸車輛箱内必須清潔無異味,裝卸時輕裝輕卸,分批次出庫,堆碼整齊,通風性能好。冬季南方橘果暈倒北方時,路途要防止低溫傷害。
橘子貯藏運輸及貨架期保鮮技術
到達市面上的橘子,現在很多開始采用單果保鮮包裝,即常溫下微呼吸單果保鮮,防止水分流失,提高商品價值,保持橘果原有色澤,比打蠟效果保鮮效果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