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旅行,叫到古鎮裡走一走。
遠離生活的煩躁和喧嚣,隻管漫步在舊時光裡。
見識過烏鎮周莊的喧嚣,總想要回歸甯靜,找回舊時水鄉的韻味。
幸好在繁華之外,有些地方卻總是低調地伫立在那裡。
鎮上的居民在那充滿詩意的風景中生活着,更是藏了不少舊時的故事。
古堰畫鄉,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存在,它比南浔更古樸、比烏鎮更清淨,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對很多人來說, 麗水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地方,這裡卻是拍照聖地:瓯江帆影、梯田雲海、仙都秘境……這裡的風景有着濃濃的中國古風味兒,似神仙居 住過一般,有點世外 桃源 ,與世無争的感覺。
正因為照片張張帶有仙氣,這裡也是很多電影,如《花千骨》、《仙劍奇俠傳》……的取景地。
瓯江水面寬闊江流平緩,讓人油然而生出“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意境。
也正是這一汪江水将古堰畫鄉一分為二,“古堰”是北岸的堰頭村,“畫鄉”指的是南岸的大港頭鎮,二者隔河相望,沒有橋隻有畫舫往返兩岸。
河流的這頭是古堰,那頭就是畫鄉。
古堰因為有通濟堰而出名,是距今1500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這座水利工程讓30000萬餘畝農田得以旱澇保收,至今仍發揮供水興利、造福碧湖平原的作用。
是迄今為止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拱壩,也是中國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是我國建築史上的一件瑰寶。
古堰的所在位置叫堰頭村,是一處古樟樹遮蔽下的古村落。
村裡當初為鞏固通濟堰壩基種植的樟樹,曆經千年成長,如今已經成了,村子裡最具标志性的植物群。
走在鵝卵石鋪就的鄉道,河岸上的各種古樟樹形态百變。
長滿苔藓的牆體石階,詩韻的江南水鄉呈現在你的眼前。
走近古堰,詩畫江南入夢來,“閑心對綠水,清淨兩無塵。”
江南風情特有的黑瓦白牆,小弄堂的戶戶院落人家,都是印象裡江南該有的樣子。
此時若是有一場雨,就完美了。
這裡沒有日常生活的繁瑣,也不會讓你生出心煩的雜念
在秀麗的山水旁、茂密的樹蔭下,單純的發發呆、看看景,就能獲得我們平時難以達到的安甯從容。
走進畫鄉,一不小心你就成了那畫中的人兒。
帆影重重、船槳聲聲。畫鄉抹上了濃重的人文氣息。
散步在清幽街巷、水岸埠頭、千年古樟下,又或是水中漁舟、村落老屋,都是動态的畫卷。
一條筆直的老街,沿着古街往西走,這條由古色古香的石闆鋪成的古街,臨溪而建,兩邊的房子大多是明清建築。
江濱古街,一條挂着紅燈籠的古街,兩邊是經曆無數風雨的江南小築,腳下是鵝卵石鋪成的街道。
在這樣的老街上,沿街的店鋪經常會給你帶來小驚喜,街道兩邊大多是畫室或者和畫有關的店鋪。
村子裡還有一座“巴比松油畫陳列館”,是十幾年前麗水油畫家群體受到巴比松畫派的啟迪,在最普通的景物中發現審美價值,用油畫去表現麗水的風土人情、秀山麗水最好的見證。
古堰畫鄉,永隔瓯江水,可拼起來才完滿。
徜徉古堰畫鄉,尋得喜歡的居所,一面臨水而居,一面入内别有洞天。
住進青瓦白牆,便是一場山水畫卷裡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