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健康
/
老年人可能會犯的急性病
老年人可能會犯的急性病
更新时间:2025-11-27 07:57:25

海派中醫因其開放兼容的特質,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活力,随時代進程傳承發展。此間,上海湧現出一批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名醫名家,當前我國中醫藥領域的最高榮譽——國醫大師,更是他們中的突出代表。

近日,2022年上海市級醫院“市民健康科普宣傳周”和“醫院開放日”活動帶來《大醫精誠,守正創新》線上直播,國醫大師談從醫路、健康觀,不約而同談到“心”。

老年人可能會犯的急性病(有些病表現在老年)1

慢性病防治需求日益凸顯,中醫智慧現優勢

我國60歲以上人群已超2.6億,占總人口18.9%。随着社會老齡化加劇,國醫大師施杞教授直言,對中醫骨傷科醫生來說,關心較多的就是慢性筋骨病。

以慢性頸椎病為例,20多年前的發病率也就1%-2%,而今則達到20%-25%,且發病率還在不斷上升。再看腰椎病,如今的發病率也不低,約達到25%,50歲以上人群更是達到50%。此外,慢性關節病也困擾着越來越多的人。施杞直言,慢性筋骨病的高發病率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對醫療需求提出新要求,對個體的生活質量帶來影響,從而也提出一個迫切的現實問題:如何更好預防這類疾病。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施杞就提出“慢性筋骨病”的概念,并将相關防治方法應用于臨床實踐。他認為,慢性筋骨病這一類病有其發生發展過程,與年齡很相關,老齡化之後,筋骨衰老,屬人體自然退化過程。但他特别強調,大部分的病不是一天之間突然發生的,而是經年累月形成,表現在老年時期的病,根子或埋于青年時期,所以,未病先防、治愈後的康複過程,包括從觀念上加以重視,這些都很重要。

無獨有偶,國醫大師嚴世芸教授也圍繞當前高發的心血管疾病,帶市民認識中醫“治未病”思想的四個層次——“未病先防、将病救萌、已病防變、愈後防複”。

嚴世芸特别提示到,所謂“将病救萌”是指,如果感覺到胸部隐隐作痛,或到了高發年齡段,就要有所警惕,在疾病萌芽狀态就予以關注。此外,疾病往往有一個由輕到重的發展過程,心血管疾病患者要規律随訪,忌情緒波動、過度勞累,以免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等嚴重後果。

針對心梗病人,他也談道,經搶救順利出院後,有些病人或許感覺“難關過了”,但其實“關口”依舊在,一枚枚支架植入後,疏通了梗塞的血管,但引起梗塞的根本原因并沒去掉,故此,調整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依然重要。

“中醫治未病思想綿延2000多年,中醫智慧在疾病發展多階段都有意義,總結來說主要是先一步截斷,讓疾病不要進一步發展。”嚴世芸說。

中醫藥防治疫病成效明顯,值得進一步研究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在我國的疫情防控一線,總有中醫藥的身影。中醫藥這座古老寶庫裡,蘊藏着什麼與大“疫”戰鬥的密碼?嚴世芸以今春這輪上海戰“疫”為例說,我們經曆了一段艱苦的防控過程。特别是在疫情嚴峻的時刻,上海市衛健委、市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中醫藥專家每晚會診重症病例,中西醫協作,搶救了一大批老年危重病例。可以說,上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堅持中醫藥全程介入、貫徹始終,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他談道,中醫藥工作者在投入臨床防治工作的同時,也進行了臨床研究,得出不少令人欣喜的結果。比如,發現對高風險人群、重點人群,使用中醫藥幹預後的感染率風險可以減少40%;沒有中醫藥幹預的密接人群的陽性檢出率是幹預人群的3-6倍,這顯示中醫藥在感染預防方面的效果。

“上海在戰‘疫’過程中形成了多張中藥方子。對無症狀感染者、高危人群的研究首次證明了中醫藥幹預對感染者縮短轉陰時間、降低重症率的效果。”嚴世芸認為,在抗擊新冠疫情中,上海中醫藥早期參與、早期幹預的做法,已在兄弟省市疫情防控工作中獲借鑒、推廣,中醫藥在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值得進一步加強研究。

養生大熱誤區也多,對違背科學的“養生經”要高度警惕

經曆疫情,不少人對于健康極為關注,“養生”更是市場大熱、大衆關切。

嚴世芸直言,如今的養生節目不少,但其中錯誤的觀點也不少。他舉例,現在最易将養生觀市場化的是飲食,結果就有人推薦去吃一些特别的東西,标榜可以增加抵抗力、少生病甚至不生癌。“如果聽到這類話,建議大家要提高警惕,去想想這是否符合中醫‘中正中和’的養生理念呢,是否走偏了呢?正常的飲食,應該是葷素搭配、品類廣泛而全面。”

那麼,如何才能“中和中正、不偏不倚”養生?嚴世芸教授給出四條建議:天人合、心身合、飲食合、動靜合。簡言之,天人合講究人要順應天時、天人合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規律作息。心身合,則強調身體、心靈一并關照。而飲食合、動靜合,談的是生活中的飲食與運動觀。

嚴世芸還專門就“動靜合”給出提示:人要根據年齡、身體條件選擇合适的運動,沒必要為了炫耀過激運動,“老了,要服老;服老了之後,再不服老。”(記者唐聞佳)

來源: 文彙報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西紅柿山藥能一起吃嗎
西紅柿山藥能一起吃嗎
西紅柿山藥能一起吃嗎?可以一起吃山藥和西紅柿不相克,當然可以一起吃,二者可炒客做湯,菜的特點是:紅白相間,清淡爽口,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西紅柿山藥能一起吃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西紅柿山藥能一起吃嗎可以一起吃。山藥和西...
2025-11-27
吃隔夜飯對身體有害嗎
吃隔夜飯對身體有害嗎
吃隔夜飯對身體有害嗎?隔夜飯對身體有不利的一面,尤其是菜類的,剩菜隔夜以後容易産生亞硝酸鹽,這是一個緻癌物,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吃隔夜飯對身體有害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吃隔夜飯對身體有害嗎隔夜飯對身體有不利的一面,尤其是菜類的,剩菜...
2025-11-27
酵母粉發面能長期吃嗎
酵母粉發面能長期吃嗎
說到酵母食物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面包?饅頭?很多人每天都吃酵母食物天天必備蛋糕、小甜品網絡上有一個說法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容易得胃病究竟是真是假?一起來了解下真實情況……酵母,到底是什麼?酵母既不是膨化劑也不是松軟劑等工業原料,它其實是一種單細...
2025-11-27
濕熱體質喝什麼湯
濕熱體質喝什麼湯
濕熱體質養生茶1、濕重以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三仁湯、平胃散等。(2)三仁湯成分:杏仁、白蔻仁、薏苡仁、飛滑石、白通草、半夏、竹葉、厚樸。功效:清利濕熱,宣暢氣機。注意:杏仁用量不宜過大,常用量為15g,過量後易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2025-11-27
男性養生小知識大全
男性養生小知識大全
現如今大多數人的生活條件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養生上面,但是許多年輕男性卻會忽略自身的養生,認為自己現在還年輕,并不會出現健康問題,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有些疾病的發生并不分年齡階段,甚至有些老年疾病有了年輕化的機制,...
2025-11-2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