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減重代謝手術在我國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重度肥胖患者通過手術方式來達到健康的目的,越來越多的中心也在開展減重代謝手術,縱觀國内來看,袖狀胃切除手術依然在減重代謝外科有着絕對的優勢。但是随着減重代謝手術開展的時間越來越長,袖狀胃術後的反彈成為減重代謝外科醫生面臨的挑戰,當然手術反彈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初次手術欠規範、術後再次暴飲暴食等等……
因此近幾年我們中心接診了越來越多的袖狀胃術後5年以上出現體重反彈或者糖尿病複發的患者,他們再次傾向選擇手術來解決自身的問題,因此對于減重代謝外科醫生來說,修正手術采用什麼手術方式成了一個不小的挑戰,在我們中心我們采用過再袖狀胃切除(re-SG)、胃旁路(by-pass)、袖狀胃 十二指腸空腸轉流(SG DJB)、袖狀胃 單吻合口十二指腸空腸轉流術(SADI-S),每一種手術都有它的優缺點,今天就SADI-S作為修正手術,談談我自己的一點思考。
要談思考,不得不提一例典型的病例:患者30歲,6年前體重210斤,最低體重108斤,在外院行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今年因為疫情在家3個月,體重反彈至180斤,因此再次入院想做修正手術,當然患者來院前已經做足了功課。作為胃癌高發的山東省,患者不想做胃旁路,畢竟曠置遠端胃,以後監測困難,通過評估患者袖狀胃擴張明顯,最後我們選擇了再袖狀胃切除 單吻合口十二指腸空腸轉流術。
SADI-S手術的設計理念,來自于對經典的BPD-DS手術,主要計算吻合口距離回盲部的長度,而單吻合口減少了操作,手術難度降低,手術所需時間變短,内疝發生率降低,不存在因回腸-回腸吻合而有可能造成術後梗阻問題。目前指南建議十二指腸-回腸吻合口距離回盲部的長度為300 cm,個人認為由于人小腸長度變異較大,不論近端小腸長度,隻計算遠端小腸,對手術的一緻性及臨床結局更加具有可預測性。
因此個人認為,對于袖狀胃術後反彈及失敗的患者,SADI-S似乎更适合胃癌高發的中國人,它有胃旁路所沒有的優勢。
當然,SADI-S有優點,也有局限,它的操作也是相對複雜的,第一手術需要離斷十二指腸,十二指腸回腸吻合口需要腹腔鏡下純手工縫合,對術者要求極高,因此對于剛開展減重代謝外科的中心依然建議慎重開展。(附一張我們患者的術後造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