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清明節原本是二十四節氣
清明節原本是二十四節氣
更新时间:2025-08-03 06:27:26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清明節,中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按照習俗,人們要祭祀祖先,還要踏青郊遊、放風筝。

但你知道嗎?早先的“清明”,其實不是現在的模樣。

清明節原本是二十四節氣(清明節簡史如何從節氣)1

資料圖:圖為小朋友在老師指導下包餡做青團子。王思哲 攝

“清明”曾經隻是節氣

對二十四節氣,大家都不會覺得生疏。中國古代屬于農業社會,為了方便生産,就得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決定什麼時候栽種什麼作物。

早先,人們使用的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其制定既考慮太陽的運行也考慮月亮的運行。後來,就在曆法中加入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一來作為農事指南,二來當作确定閏月的标準。

二十四節氣中,夏至确定較早,慢慢又确定冬至、春分、秋分等其他節氣,除了有利于準備農業生産外,許多節氣還能反映氣候變化,提醒人們及時增減衣物。

古代比較受重視的是冬至、夏至等節氣,尤其是前者,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每到這個時候,總是會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清明節原本是二十四節氣(清明節簡史如何從節氣)2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王中舉 攝

此刻的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卻很缺乏存在感。人們熟悉的插柳折柳、吃青團等一系列習俗,跟它還沒多大關系。

時間相近的寒食節與上巳節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與清明日期相近的還有兩個重要節日,一個是寒食節,一個是上巳節,都在農曆三月上旬。這倆節日的加盟,才有了後來的清明節。

傳說中,寒食節的确立跟古人介子推有關。但也有學者考證,它其實源于周代禁火制。

古時候生産力不發達,人們會保存火種。初春天氣幹燥,一個不小心,存留的火種很容易引發火災。此時,古人會舉行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火,叫做“改火”。

在禁火與改火之間的時期,人們隻能吃冷食,所以叫“寒食節”,後來,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等風俗,據說,這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上巳節則是農曆三月初三,在古代是一個相當盛大的節日。人們會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詩》中還記載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的故事。

清明節原本是二十四節氣(清明節簡史如何從節氣)3

資料圖。 孟德龍 攝

此後,上巳節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觞等内容。比如,大書法家王羲之與朋友們的“蘭亭之會”就是曆史上一次著名的“曲水流觞”活動。

節日内容趨向融合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兩個節日和一個節氣基本互不幹擾,隻是偶爾有一些習俗相似。直到唐朝,随着清明影響增大,吸收了上巳節與寒食節的習俗,趨向融合。

據史料顯示,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将寒食節掃墓視為慎終追遠的重要儀節,由于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往往将掃墓延至清明。

詩人們的作品中,也常常會寒食、清明并提,如詩人韋應物寫道:“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當時的朝廷考慮到民間寒食、清明并舉已經成了習慣,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

也是大約在唐代,清明吸收了上巳節的内容。比如,掃墓要去郊外,在追念祖先之餘,人們多數時候回趁着春光明媚,賞花、踏青,調節思念故去親人帶來的哀痛,因而“兼并”了上巳節的許多習俗。

唐代大詩人王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最終,吸收了其他節日精華的清明,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将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重要傳統節日,大體延續至今。

清明節原本是二十四節氣(清明節簡史如何從節氣)4

資料圖。劉新 攝

習俗其實很豐富

古往今來,清明節承載了十分豐富文化内涵,其習俗則因為地域不同存在略微差異。但是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的主題。除此之外,人們會在清明節植樹,據說與戴柳插柳的風俗有關。

放風筝是清明節時另一項歡迎的活動。風筝又叫“紙鸢”,拿竹篾等物做骨架,再糊上紙或絹,栓上長線,借助風勢令其飛上天空。也有人會剪斷風筝線,任天上的風筝飛走,據說能除病消災。

此外,民間還有蕩秋千、插柳、射柳、蹴鞠等一系列好玩的習俗,恰好切合了人們在春天放松身心的需要。

在飲食方面,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流行吃青團。北方一些地方仍然留着一些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饽饽;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可以眼睛明亮。

民俗學專家蕭放說,清明節祭祀亡人的根本目的在于求旺盛的生命力,并非僅僅表達紀念之情,很多習俗因此展開,這堪稱中國人生命觀的一種體現。(完)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二月二十九觀音菩薩聖誕(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
二月二十九觀音菩薩聖誕(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
              百米觀音立海潮,   三身法眼鑒端毫。   祥雲五彩常結頂,   四面佛光射壤霄。   垂目為憐人世苦,   慈航普渡不辭勞。   微軀仰望覺空渺,   一念無塵萬慮消。      2019年3月25日農曆二月十九,是觀音菩薩聖誕。觀世音菩薩,全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集智慧、慈悲,救苦救難等良好品德于一身,...
2025-08-03
套娃由來的傳說(套娃裡面的秘密)
套娃由來的傳說(套娃裡面的秘密)
  俄羅斯人有個傳統玩具,叫做套娃,大概就和我們泉州的提線木偶一樣。      傳統套娃   從外面看,它就是一個穿着俄羅斯傳統服飾的女孩,當你打開這個娃娃,裡面有另一個娃娃,再打開一個,又出現一個娃娃,有的套娃裡面甚至裝有幾十個娃娃,據說最多的有60個。      依次排列的套娃   套娃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相傳在很久以前,俄羅斯有兩家...
2025-08-03
百年老枞鐵羅漢(武夷名叢之鐵羅漢)
百年老枞鐵羅漢(武夷名叢之鐵羅漢)
  鐵羅漢鐵羅漢是武夷山最早的名叢之一,相傳宋代已有鐵羅漢名。據清代郭柏蒼的《閩産錄異》 (1886年)記載:“鐵羅漢、墜柳條,皆宋樹,又僅止一株,年産少許。”      母樹原産,一說是在内鬼洞,兩旁懸崖峭壁,鐵羅漢樹就根植于一狹長地帶的小溪澗旁;一說是在竹窠。不論是内鬼洞,還是竹窠,兩者都是武夷山出産正岩茶的知名山場,且均屬于慧苑坑範圍。   目前,主要...
2025-08-03
我們的端午假期時光(我們的節日端午佳節)
我們的端午假期時光(我們的節日端午佳節)
  今天,迎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   家家年年過端午,今年内涵有不同。   端午節期間,我市不少家庭、公益組織、社區開展了和睦鄰裡、助老助困活動,并将愛國元素融入其中。孩子包粽子送長輩、鄰裡互助獻愛心、社區活動頌祖國、“金陵吟”端午吟誦快閃……博愛之都金陵正書寫着一個别樣的“有愛”端午。      近日,鼓樓區湖南路街道丁家橋社區的40多名居民前往江蘇...
2025-08-03
看皮影戲要注意什麼(周末帶孩子看皮影)
看皮影戲要注意什麼(周末帶孩子看皮影)
  又到一年開學季!孩子們又開始進入學習模式。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入學校就可以學到知識,其實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周末帶着孩子們來一場别開生面的親子教育課,寓教于樂,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周,就先帶着孩子們前往各個景點,了解各種特色民俗吧!      小雁塔的皮影戲      小雁塔的皮影戲      小雁塔的皮影戲   小雁塔内看皮影、做拓片   民俗...
2025-08-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