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
更新时间:2025-05-17 07:47:10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春節了,春節是中華民族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是華夏民族的傳統曆法的元旦。在民間,我們又叫農曆新年、陰曆年,俗稱過年。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1

為了慶祝中國這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節日,各地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民間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習俗。這些活動和習俗都以祭祀祖先、除舊布新、祈求豐年和迎接新福為主要内容。,關于這些習俗的來源你都了解了麼?不看不知道,原來這裡面有這麼多講究。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2

01春節習俗之一——貼春聯和年畫

在春節這個重要的日子裡,怎麼能少的了春聯和年畫這兩個重要物件呢?但是關于春聯和年畫的由來,要追溯到上古時期的驅鬼習俗。

春聯和年畫起源于桃符,也就是懸挂在大門兩邊的長方形的桃木闆,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桃符上面寫上驅鬼大神“神荼”“郁壘”的名字驅鬼。所謂“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到後來就發展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宋代,桃符的桃木闆開始用紙張代替,叫“春聯”。此時,春節家家戶戶貼門神也已經成為一種風尚,從最早的桃符、葦索、金雞、神虎,到神茶、郁壘,再到後來的關羽、趙雲、尉遲恭、秦叔寶等武将和鐘馗、天師、東方朔等神仙,門神從鎮宅消災演變成了祈求人壽年豐、吉祥如意、招财進寶的習俗, 年畫也已經相當盛行。這就是春聯和年畫的由來。

時至今日,春聯和年畫仍然是春節表達人們心願和增添節日氛圍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3

02春節習俗之二 放爆竹

每到春節,華燈璀璨、鑼鼓齊鳴,鞭炮聲此起彼伏,為到來的春節奏起了新春歡騰的樂曲。為什麼會出現爆竹?

爆竹起源的最原始目的是驅除鬼怪,後來才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号。成為了新年最有特色的民俗标志。

而關于爆竹的最早記載是在南朝《荊楚歲時記》中,“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當時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裡燒,會産生巨大的爆裂聲,用以驅瘟逐邪。這說明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4

宋代出現了火藥之後,用紙把火藥卷起來,兩頭堵死,點燃引線,就有了火藥爆竹。此時沒有竹子的地區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就成了一種全國性的風俗。

再到後來,爆竹本身蘊含的喜慶色彩使得人們對于爆竹的的象征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後在每年的新年到來之際,放爆竹的“辭舊迎新”的象征符号,讓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新與舊的更替,讓生活更加富有意義。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5

03春節習俗之三——餃子

過年的時候,在中國的北方,最流行的新年吃食就是餃子,餃子又叫水餃。

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宋代以前把餃子稱之為“角子”。在元代又叫“扁食”,至明清時普遍用“餃子”一詞。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6

為什麼叫“餃子”呢?對此一般的解釋是“角子”與“餃子”諧音“交子”,即相交子時的意思,也就是象征新年到來,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在清代,餃子一般都是在三十晚上之前包好,在新年子時一過,家家戶戶就開始煮水餃,這也成為新年的第一頓飯。史書記載“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饽饽,舉國皆然,無不同也”

對崇尚親情的中國人來說,在除夕、初一的時刻來一頓熱騰騰的餃子,把所有的祝福與思念,都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裡,伴随着辭舊迎新的鞭炮,盛上餃子,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當人們吃着這潤滑可口的水餃時,如果再知道有關它的來曆,誰能不驚歎我們傳統文化的面食魅力源遠流長呢!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7

04春節習俗之四——拜年

拜年是新年期間強化社會關系、親情關系的重要活動,是人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在古代,“拜年”以此本來的含義是給長者祝賀新年。包括問候生活安好、祝賀新年如意以及向長者口頭施禮等。遇到一些同輩的親戚好友,也要施禮道賀。在宋代,拜年不僅是民間百姓祝賀新年、交流思想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8

增強家族團結的一種形式,也是上層社會聯絡感情、擴大人際關系的一種手段。并且士大夫已經有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明代的百姓以投谒代替拜年,其賀年片設計更加完美、精緻,帖上不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還寫上了“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的祝辭。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

随着社會的發展,拜年也不斷地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包括現在的網絡拜年、微信拜年等。而拜年的時間一般為初一到初五,在這之前的拜年稱為拜早年,在這之後的拜年稱為拜晚年。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9

在家庭裡,過年時,晚輩早晨起床後要首先向長輩磕頭,祝願長輩健康長壽。之後依次到各個親戚朋友家裡向長輩拜年。作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就是給拜年者壓歲錢。如果家裡親戚朋友比較多,那拜年活動要一直持續很多天。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10

05春節習俗之五——壓歲錢

在春節,年夜飯後,小輩要給長輩口頭拜年祝長輩健康長壽。而長輩則要給小輩紅包,即壓歲錢。

壓歲錢的起源比較早,最初的用以是鎮惡辟邪,避免小孩受到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11

關于壓歲錢的由來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廣為流傳。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裡出來,專門摸睡熟的小孩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也就變成“祟”。

春節的九大習俗是什麼(春節這五大習俗的由來)12

據說有一大戶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年三十晚上,為防小偷,兩人将錢币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後,包着的八枚銅錢就放在枕邊。半夜裡,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頭,突然孩子枕邊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祟不敢再來了。很快,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裡用紅紙包上放在孩子的枕頭下面,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在古代一開始,壓歲錢并不是給真錢,而是一種象征錢的東西,希望能起到威懾的作用,但是随着社會的發展,人們把壓歲錢的實用性意義強化了,因此就變成了給真錢。

不管怎麼說,壓歲錢成為過年一道不可或缺的習俗,更多的是傳達一種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的祝願。

這些春節習俗你都了解了麼?

全國農村改革催生賺錢新行業,點擊“了解更多”搶占家鄉市場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夏天還有多久來到
夏天還有多久來到
夏至,是地球北半球日照最充分的一天。NASA夏至。維基百科夏至(summersolstice)是夏天的正式開始。夏至這一天,生活在地球北半球,約占總數88%的人類,将迎來一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通過計算,我們能夠獲知夏至到來的精确時...
2025-05-17
三潭印月來曆簡介
三潭印月來曆簡介
西湖裡有三座石塔,象三個寶葫蘆一樣,長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當空,人們喜歡在石塔的圓洞裡點上燈燭,把洞口糊上薄紙,水裡就會映出好多小月亮,月照塔,塔映月,景色十分绮麗。那就是有名的“三潭印月”。那麼,這三座石塔是哪裡來的呢?...
2025-05-17
芒種節氣的寓意和傳統
芒種節氣的寓意和傳統
芒種節氣的寓意和傳統?芒種節氣的含義: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芒種節氣的寓意和傳統?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芒種節氣的寓意和傳統芒種節氣的含義: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
2025-05-17
魯迅故鄉說的是紹興嗎
魯迅故鄉說的是紹興嗎
從魯迅的社戲看浙江鄉村的地理人文風俗魯迅的社戲,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主人公小時候在外婆家,一個浙江沿海的小村的風土人情習俗。這篇小說裡,看不到魯迅其他小說中抑壓沉重的氣氛,小說中的人物不管大人小孩,都善良熱情,樂于助人。小說中提到的平橋村,是...
2025-05-17
國際護士節緻敬白衣天使們
國際護士節緻敬白衣天使們
今天是第110個國際護士節,祝全體護士們節日快樂!感謝你們在這場戰“疫”中舍身忘我的付出!感謝你們用生命守護生命!向你們緻敬!來源:新華社微博,
2025-05-1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