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寒衣節是怎麼來的呢
寒衣節是怎麼來的呢
更新时间:2025-07-04 22:10:12

寒衣節是怎麼來的呢?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衆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寒衣節是怎麼來的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寒衣節是怎麼來的呢(寒衣節是什麼節)1

寒衣節是怎麼來的呢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衆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于周代。

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秦人過年的節日食品是“黍臛”,《荊楚歲時記》記載:“十月朔日,黍臛,俗謂之秦歲首。”陰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秦朝雖然早亡,但秦歲首之習,不僅在漢初沿用,而且在漢行《太初曆》之後,仍有影響。宋人蒲積中編《古今歲時雜詠》卷38載詩人沈遘的《初冬近飲酒作》,其中詠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猶遺俗。”從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遺存。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節流行于北方,南方鮮有耳聞。[1]

在北方到了農曆十月一之後,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為此,人們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就是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活動。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一下,圖個吉利。男人們則習慣在這一天整理火爐、煙筒。安裝完畢後,還要試着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2]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作"送寒衣"。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參考資料

1. 昨日“寒衣節” 北方人紀念仙逝親人 南方人卻鮮有耳聞 [引用日期2018-10-12]

2. 十月一送寒衣是哪天?寒衣節的來曆及習俗鬼節的民俗禁忌 [引用日期2018-10-15]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halo參與編輯。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小雪節氣詩詞
小雪節氣詩詞
小雪節氣詩詞?1《江雪》唐·柳宗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小雪節氣詩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小雪節氣詩詞1《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早冬》唐·白居易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霜輕未殺萋...
2025-07-04
姜幾月份種怎麼種
姜幾月份種怎麼種
姜幾月份種怎麼種?在每年的4一5月上旬進行姜的種植,但對于溫度較高的河谷地區,可将播種的時間提前,在每年的3一4月上旬就可以進行種植,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姜幾月份種怎麼種?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姜幾月份種怎麼種在每年的4...
2025-07-04
白露節氣吃什麼
白露節氣吃什麼
白露節氣吃什麼?梨:清心降火解秋燥梨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緩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涼,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過多脾胃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方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白露節氣吃什麼?以下内容...
2025-07-04
媽媽的生日是指幾月幾号
媽媽的生日是指幾月幾号
媽媽的生日是指幾月幾号?作為90後老年團的一員小時候過生日就各種雲裡霧裡,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媽媽的生日是指幾月幾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媽媽的生日是指幾月幾号作為90後老年團的一員小時候過生日就各種雲裡霧裡陰曆還是陽...
2025-07-04
芒種和夏至是什麼意思
芒種和夏至是什麼意思
芒種和夏至是什麼意思?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黍類作物播種的節令大暑是表示天氣酷熱,最炎熱時期到來小暑是說炎熱的夏天到了,但還沒有達到最熱的時候夏至是表示炎熱的夏天來臨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芒種和...
2025-07-04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