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文字主要是來談些在圈内讨論中常見的詞彙,一來作為科普,二來也談點個人心得 如标題所見“讨厭”二字加了引号,一些詞是長久積累的約定俗稱,雖然我不喜歡使用,但大家用的開心不會有歧義才是重點。而另一些詞則屬于人雲亦雲,誤導意義很重,需要糾正的了。
第七篇
信息量
今天我想偷懶……講一個比較理論性的
作為一個學通信、信号出身的人,看到這個詞被亂用,我還是有點不能忍的……
無論百度百科也好,維基百科也罷,你所能搜到的這個詞條的含義絕對和音頻圈子裡的含義是徹頭徹尾不搭界的!
其定義也是香農信息論的基礎(信息論是大學專業課 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找書來看 公式如題圖 帥哥是香農):
私以為這個詞被如此使用并沒有太多不妥,畢竟他和解碼 轉盤一類算是約定俗成。隻不過其最大的問題還是過于泛泛了。我們明明可以更細緻的去讨論聲音,用細節表現力、解析等等詞彙更詳細的讨論。于是如果想把聲音描述的更清楚,還是詳細列舉的好。
為了不顯得過于偷懶,我順便也談談 解析 這個詞。
一直以來,我認為,解析并不指的是像庖丁解牛一樣把音樂中所有的東西都擺在你面前——那個是解剖,是直白生硬粗魯的把一個整體拆散,隻算做到了“解”,而沒有做到“析”。
私以為,解析不僅要把音樂中的元素表現出來,還要分得清明暗、主次、強弱、快慢,這樣才能表現出音樂的本身包含的感情與意義。就像我們說的,許多樂器同時發聲,隻是合奏,分出了層次,能交相輝映起來,才是交響!
這就是“析”做到的,讓音樂中的元素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