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靜副校長的教育教學感悟《班級管理之“三自一包”制度》,分享給大家:
2016年9月,中國學生核心素養發布,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
我校“三自一包”責任教育模式,“三自”是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主發展”,“一包”是指班級事務承包責任制。“三自”是目标,“一包”是抓手。
班級常規管理是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最基礎、最重要的途徑。“三自一包”模式的目标是:班級事務“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事事都高效”;建立全體學生的歸屬感,激發學生責任擔當意識,提升學生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學生在有效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能夠認識和發現自我價值,發展成為有明确目标,有生活品質的人,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培養一批有責任擔當、有管理水平、有協調能力的優秀班幹部;在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的同時,将班主任們從繁雜瑣碎的班級常規事務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學中,提高班主任綜合素養,提升班主任幸福指數。
在“三自一包”責任教育模式實施過程中,我們做了以下紮實有效的工作:
一、制度建設:制定了“三自一包”責任教育模式實施方案,“雙班委”制度模版,“班級事務承包分工明細”模版。
二、人員培訓:通過政工例會、班主任例會、班主任培訓會、班主任經驗交流會、班幹部培訓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隻有培訓到位,才能落實到位。做到政教處、年級、班主任、學生四個層面都熟知“三自一包”内容與具體要求,齊抓共管、同心協力方能出效果。
三、檢查督導:以每天早聯查、學生會一日三查,年級、政教處随機抽查等多種形式,對每個班級的五項常規工作展開全方位檢查評比,以此為依據考核班級,評選優秀班集體和優秀班主任。
四、現場觀摩,經驗交流:每學期召開“三自一包”專題現場會或“班級管理經驗交流會”,組織班主任或班幹部學習參觀優秀班級,聽取優秀管理經驗介紹。初中部和高中部分别組織班長參加現場會,到每個班進行現場參觀,同時打分評比,寫收獲和反思。活動效果很好,促進各班常規工作再上新台階。
經過各年級、各班共同努力,“三自一包”責任教育模式成效顯著。學生自主性提高了,責任心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了,班級凝聚力和榮譽感更高了;班級管理有序有力,班主任不同程度得到解放;校園環境更加整潔有序,美麗和諧了。
相信功夫下到哪兒,哪裡就開花!
要求從以下幾方面做好“三自一包”的落實:
1、 加強制度建設。
(1)完善班級承包制度。分工精細科學,标準明确可操作可量化。幹什麼?什麼時候幹?誰幹?幹到什麼程度?
(2)建立監督檢查機制。誰檢查?什麼時候查?檢查标準?發現問題如何改正?
(3)建立獎懲機制。
2、 加強培訓班幹部,全體學生。
培訓時不僅要講清如何分工,如何承包,如何落實督察,更要講明白“三自一包”的落實對學生、學生幹部、班級、班主任以及學校有哪些重要意義,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們落實好工作的内在動力。
3、 重視問題研究。
要思考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探索改進的有效措施,如果作為校本教研課題就更有意義了。
4、 重視經驗總結。
寫出論文或案例分析,不斷提升班級管理水平,向專家型班主任發展。
意識決定行為,從思想上高度重視“三自一包”制度的落實,行動上才不會懈怠、應付。讓我們努力做到“高标準、嚴要求;包到人,查到位;勤反饋,立刻改;多表揚,常培訓;堅持抓,成習慣”。落實好“三自一包”,讓學生成長,讓班主任幸福,讓學校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