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的習俗
更新时间:2025-05-29 05:15:02

中秋節的習俗?走月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着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鱿生《海陬冶遊錄》)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味在,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中秋節的習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中秋節的習俗(11個中秋節民俗你知道多少)1

中秋節的習俗

走月。中秋節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着華美,三五結伴,或遊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遊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中秋夜出遊賞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鱿生《海陬冶遊錄》)。所謂走三橋者,明顯度厄之味在。

祭月。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祭月神。自古至今,在廣東部分地區,人們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習俗。拜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賞月,托月追思,表達了人們的美好祝願。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延續至今,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托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态。

賞月。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文字記載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追月。所謂“追月”,即是過了農曆八月十五,興猶未盡,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約親朋好友,繼續賞月,名為“追月”。據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序雲:“粵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親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

乞月照月。舊時東莞有些婦女相信“月老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無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時,在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相傳中秋之夜,靜沐月光,可使婦女懷孕。在一些地區,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婦女便走出家門,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貴子,謂之“照月”。

觀潮。中秋觀潮的習俗由來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轼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

吃月餅。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月餅象征着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中秋節這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燒鬥香。江蘇中秋夜要燒鬥香。香鬥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鬥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鬥的風俗。

拜祖先。廣東潮汕地區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當天下午,各家廳裡就擺台設祭,置祖先神主牌,獻上各色供品。祭畢,把祭品逐樣烹調,合家同時一次豐盛晚餐。

燃燈。燃燈以助月色。中秋夜,燈内燃燭,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猜謎。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挂着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媽媽過生日送什麼禮物好
媽媽過生日送什麼禮物好
今天是您的節日祝您節日愉快我沒有鮮花和禮物隻有贊美文字在愛您的節日裡泛濫媽媽~媽媽而此時畫面又在展現銀發淹沒了您的青絲疾病纏繞着你的身您還是那樣慈祥裝着不知道唯恐兒女擔心媽媽~媽媽眼看一年未見心裡有無數的話兒對您訴說隻能在文字中閃現疫情擋住...
2025-05-29
冬至吃餃子的簡單由來
冬至吃餃子的簡單由來
今天冬至了,北方人一般都準備吃餃子。餃子在早期的時候被叫做“嬌耳”,發明人是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傳說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後,看到自己的家鄉很多窮苦百姓由于貧窮,耳朵都凍壞了,作為醫聖的張仲景很不...
2025-05-29
華夏民族形成的關鍵戰役
華夏民族形成的關鍵戰役
引言河北自古多戰事,傳說時代的黃帝蚩尤涿鹿之戰、黃帝炎帝阪泉之戰就發生在今河北域内。河北地處中原農耕文化和北方遊牧民族草原文化的結合部,文化的沖突往往轉化為戰争。曆史上就有“冀之得失,關乎國之興亡”的名言,因而在河北大地發生了許多著名的戰争...
2025-05-29
南鬥星君坐家中行嗎
南鬥星君坐家中行嗎
2022年6月29日,農曆六月初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民俗稱“過半年”、“半年節”、“小年”等。民諺有“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的說法。農村有在六月初一祈福豐收的習俗,商家有在這一天犒賞夥計,放假酬勞的習俗。為何六月初一如此重...
2025-05-29
二月初八日恭迎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二月初八日恭迎釋迦牟尼佛出家日
今天是2019年3月21日,農曆二月十五,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值此殊勝日,吃素、念佛廣做功德,回向、祈願一切有情衆生離苦得樂,究竟圓滿。祈願佛日增輝,正法久駐,世界和平,國泰民安,衆生解脫!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創始人。釋迦牟...
2025-05-29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